2025-2026学年广东广州一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拼音写生字。

shì   wànɡ   zh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没学过的字写拼音)。

______的头发   净化______   一______石桥

______的眼睛   发动______   一______鱼塘

3、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两个。

( )争艳   ( )水秀   鹅毛大( )

( )不虚传   ( )求剑   狐假虎( )

最后一个词讲的是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像这样带有动物名称的四字词语我也能写出两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属虎,表姐比他大3岁,表姐属( );弟弟比他小2岁,弟弟属( )

①鼠       ②猪        ③蛇        ④龙

5、填 空 。

“瓜”字共( )画,第三画是( )

“衣”字共( )画,第五画是( )

“来”字共( )画,第三画是( )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看拼音,写词语。

kuài  huo hái  zi tiào  shuǐ   nǎ  lǐ

huā  pào pō  shuǐ   cāng  máng   tián  yě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仔细观察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废弃口罩请正确丢弃

(1)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市民将口罩丢弃到专用垃圾桶内。

(2)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市民将口罩用开水浸(jìn)泡30分钟或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丢弃到专用垃圾桶内。

【1】身体健康的李明将自己用过的口罩丢弃到专用垃圾桶内。   ( )

【2】小刚这几天在咳嗽,他将用过的口罩丢弃到“可回收垃圾”桶内。( )

【3】小雪发烧了,她用冷水将口罩浸泡后丢弃到“有害垃圾”桶内。( )

8、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于、爪、央、年”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时,部首都取它们的第一笔。( )

【2】科学考察船、消防车、油轮都是在水里运行的。( )

【3】“老虎被蒙住了”句中“蒙住”的意思是吓住、骗住了。( )

【4】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是因为它勤劳;寒号鸟冻死在寒冷的崖缝里,因为他太懒惰。( )

【5】《狐狸分奶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不能斤斤计较。( )

【6】我没带铅笔时,会和同桌商量说:“给我一支铅笔!”( )

9、判断

(1)《雪孩子》中的雪孩子最终变成了一朵很美的云。______

(2)狐狸分奶酪的结局是狐狸把奶酪全吃完了。______

(3)小熊住在山顶,松鼠住在山脚,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交朋友。______

(4)《雾在哪里》中的雾最后把城市藏起来了。______

(5)“狐假虎威是一个含动物名称的成语。______

10、找出下列选项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的部首是”。   _____

(2)“缺点的反义词是优点”。   _____

(3)“灵动的近义词是灵巧”。   _____

(4)“可以组成”。   _____

(5)“的部首是”。 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阅读。

橘子和苹果

小女孩剥开橘子的皮,看见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瓣,就问道:“橘子啊,你为什么长成一瓣一瓣的(   )?”

“为了让你能够分给大家(   )!”橘子回答说。

小女孩又拿起了苹果说:“可是你,苹果呀,你为什么不分瓣呢?是叫我一个人吃的(   )?”

“不,”苹果回答说,“是为了让你能够把我整个送给小伙伴(   )!”

小女孩明白了,快乐要和大家分享。

1选择合适的字填入短文的括号里。

呀   呢   哪   吗

2橘子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瓣是为了________;苹果不分瓣是为了________

3小女孩明白了什么?用“___”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在你的心目中,快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

大树和树叶

秋风刮起来了,树叶纷纷地飘落。

大树说:“别飞远了,别飞远了,大树是你们的家呀!”

春天又来了,枝条上长满了绿芽。

大树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我又有好多好多绿孩子回到了家。”

【1】照样子,写词语。

纷纷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一填。

秋天来了,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来了,枝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绿孩子”指的是什么?你知道“绿孩子”是什么时候来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写毛笔字。他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每天完成功课后,还要练习写一百个毛笔宇。

  有一次,他和蒋妈妈去串亲戚。回来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好心的蒋妈妈催恩来快睡。当恩来走到床前时,突然大叫起来:“呀,我的大字还没写呢!”说着便又回到书桌跟前。蒋妈妈见了,忙上前说:“算了吧,今天不写,明天写二百个不就补上了吗?”

“不行!”小恩来用恳求的目光望着蒋妈妈说:“不,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恩来说完,便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写了起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________ 恳求——________   认真——________

2读短文,填空。

周恩来______岁的时候,要求自己每天________再写________个大字。

3给下列思考题选择合适的答案。

①是谁要求周恩来每天练字?  ____

A.老师   B.蒋妈妈   C.自己

②为什么串亲戚回来天色晚了周恩来还坚持练字? ____

A.因为这是周恩来给自己立得一条规矩

B.因为周恩来想今日事今日做,明日还有明日事

4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4、课内阅读:

大象的耳朵(节选)

①怎么才能让耳朵______起来呢?

②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③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④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______了下来。这样,虫子______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______就能把他们赶跑。

⑤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奔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1】请在短文的横线上补充合适的动词。

【2】大象用竹竿撑起耳朵后,结果怎样?用“ ”画出相关句子来。

【3】“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大象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       

A.只要我们感到不愉快,就应该随便改变自己的看法。

B.要坚持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能盲从。

C.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天来了,到处都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瞧,山那边一片柿子树结满了累累的果实。红彤彤的柿子把树枝压弯了,那么逗人喜爱!

橘子成熟了,老远就可以闻到一阵阵芬芳醉人的香味儿。那黄澄澄的像小皮球似的橘子,挂满了枝头。

【1】为什么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请你用“________”画出来。

【2】选择正确的农事活动写在横线上。(填序号)

①采桑 ②播种 ③打谷 ④插秧 ⑤割麦

夏季的农事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秋季的农事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有什么感谢的话想要对农民伯伯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美术老师想教小朋友们画一辆小轿车,他该怎样给同学们讲呢?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画说一说。

jiào chē

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跟别人商量事情。你想找小明商量多看几天书的事,该怎样跟他商量呢?

__________________

18、排列句子的顺序。

______小芽钻出了地面。

______蓖(bì)麻开花了。

______蓖麻越长越高。

______种子在地里膨(pénɡ)胀(zhànɡ)发芽。

______蓖麻结果实了。

19、品味探究

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蛙为什么会说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鸟为什么会说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他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这句话中的能换成吗?为什么?

 

6)“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青蛙笑小鸟____________,小鸟笑青蛙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我来露一手。(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读一读,想一想)

父亲在什么地方给儿子量身高?他是怎样在树上做记号的?一年后又出现了什么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选一选用一用)

春天   大树下   钉钉子 做记号

纷纷扬扬   冬去春来   量身高 奇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