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__),
就让它(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您的窗口,
(____)(____)和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在风里(____)(____),
那是(____)(____)给您(____)(____),
帮您(____)(____)(____)(____)的疲倦。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大雪(______)飞 风景如(______) 春*满(______) 风雨(______)加
神气活(______) 东张西(______) 风和日(______) 欢声笑(______)
3、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三九四九____________”,冬天的北方冰天雪地,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____________,沿河看柳”,天气渐渐暖和,草木开始发芽,春天就要来了。
(2)看到夜晚山上高高耸立的楼宇,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手可摘星辰。________________,恐惊天上人”。
(3)看到成群的牛羊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悠闲地吃草,我不由得想起“天苍苍,______________,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专项复习。
1.读了《玲玲的画》一文,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它两只胳膊抱着腿,____________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__________。
3.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_________,就变成了一只_____________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停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的“____________________”了。
4.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___________,叫月潭。
5、读拼音,写词语。
tóng hào duì qí sōng bǎi shēn chù
( ) ( ) ( ) ( )
xióng māo péng yǒu nóng máng jiǔ nián
( ) ( ) ( ) ( )
6、拼一拼,写一写。
yǔ péng you jiāo,yán ér yǒu xìn。
,
。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在作家严文井的《“歪脑袋”木头桩》的故事中:
【1】木头桩很骄傲。______
【2】木头桩最后被工人们修理修理当一把长椅使。______
8、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大禹治水”都是寓言故事。(______)
【2】通过看书的封面,我们可以知道书名和作者。(______)
【3】所有的标点符号在书写时都只需要占一格。(______)
9、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老渔夫为了就三毛才掉下河死了。(_______)
2.为了看人家店里的烤鸭,三毛被弹簧门撞翻在地上。(_______)
3.三毛扶摔倒的小女孩,得到了阿姨的夸奖。 (_______)
4.三毛没有帮助一个司机和他的老板推车,他不是乐于助人的人。(_______)
5.妈妈叫三毛浇花,可是小弟弟把花栽了,送给爸爸了。(_______)
10、我会根据课外阅读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夏天的三种快乐》讲述的三种快乐分别是:真正的发现,战胜自己,带给别人快乐。( )
【2】《七色花》讲述了珍妮用七色花实现了六个愿望。( )
【3】《神笔马良》讲述了苦孩子马良用神笔帮助穷苦百姓,惩治坏人的故事。( )
11、阅读理解。
奇妙的大自然
大自然真是一本丰富多彩又奇妙无穷的大书。
比如植物中的花,有的花开得十分鲜艳,是为了吸引昆虫以达到传播花粉的目的;靠风传粉的花则相貌平平,风一吹,花粉便漫天飞舞。
还有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时,靠动物传播的种子一定长满钩刺,一有机会就钩在动物或人身上,然后进行一次免费旅行;靠风传播的则轻盈、蓬松、太阳一晒,风一吹,便有了新家。
只要你走进自然,就能发现很多的奥秘。
【1】给下面的字注音。
旅(______) 晒(______)
【2】画线句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比作(______) 。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靠昆虫传播花粉的花通常开得十分鲜艳。
B. 靠风传播种子的植物一定长满钩刺。
C. 大自然中有很多秘密。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把筷(kuài)子
从前,有几个兄弟,常常吵架。
一天,父亲把他们叫到跟前,拿出一把筷子,对他们说:“你们谁能把筷子折断?”
几个兄弟都试了试,谁也折不断。
父亲把这把筷子拆散了,分给每人一根,叫他们再折。这次,他们一折就断了。
父亲说:“你们看,一把筷子多结实,怎么折也折不断,而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断了。以后你们不要再吵了,团结起来才会有力量。”
【1】这篇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2】按要求填空。
(1)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常常——( ) 拆散——( )
结实——( ) 容易——( )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容易——( ) 团结——( )
【3】一把筷子兄弟几个谁也折不断,而一根筷子他们一折就断了,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shèng chéng)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填空。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____)的银碗,一手拿着(____)蘸水,向人们泼洒。
【3】从哪儿可以看出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难忘的泼水节(节选)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填一填。
端着( ) 盛满( )
【2】泼水的时候,周总理是怎样做的?用“ ”在文段中画出来。
【3】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这场面,给“我”的感受是( )
A.不太友好
B.热闹亲切
C.非常乱
15、我是阅读小能手
菜园里的蔬(shū)菜长大了,熊妈妈带着小熊去收菜。
它们走到萝(luó)卜地里,熊妈妈拔(bá)了一个大萝卜。小熊就要吃萝卜的叶子。熊妈妈说:"别吃叶子,要吃它的根,你记住,萝卜的根最好吃。"
它们走到白菜地里,熊妈妈拔了一棵白菜。小熊就要吃白菜的根。熊妈妈说:"你记住,白菜的根不好吃,它的叶子才好吃呢!"
它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熊妈妈说:"你记住,西红柿的叶子不能吃,要吃它的果实。"
小熊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学到这么多知识,真高兴!"
【1】短文共有(___________)个自然段。
【2】用横线把熊妈妈说的话画了下来。
【3】短文中写了____种蔬菜?它们是____ ,_____ ,_____。
【4】小熊学到了什么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连词成句
1.自由自在地 在 鱼儿 游来游去 水草间
__________________
2.帮 我 早晨 妈妈 起来 房间 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
3.奶奶 马路 红红 穿过 沿 不慌不忙地 领着 人行横道线
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 我们 献上 鲜花 给 一束 教师节 那天
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圆的 小猫 眼睛 一条线 在阳光下 眯成
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图意,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句子。
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
我还会写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
18、弹奏着 动听的 春雨姑娘 乐曲(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1)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屋后有一片菜地,________
(2)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绿的叶子。
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练笔。
天上的云各种各样,观察白云,仿照课文第二节,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