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蜜蜂》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B.《漏》这篇课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复述课文。
C.《陶罐和铁罐》告诫我们: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如果想不劳而获,只能一事无成。
D.《花钟》这篇课文中让我们知道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无关。
2、下面哪一项的说法不正确?( )
A.童话的世界无奇不有,在阅读时,我们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到童话的魅力。
B.《海滨小城》描写的是作者家乡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表达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
C.泰戈尔是享誉世界的德国诗人,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花的学校》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D.运用预测的策略读故事时,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等方面展开预测,预测的内容可以跟故事中的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上“____”。
节省(shěng xǐng) 数字(shǔ shù) 剥壳(bō bāo)
反省(shěng xǐng) 数星星(shǔ shù) 剥夺(bō bāo)
4、下面课文中不是寓言故事的是( )
A.《守株待兔》
B.《鹿角和鹿腿》
C.《陶罐和铁罐》
D.《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5、成语接龙。
例:大吃一惊——惊天动地——地久天长
1.争先恐后——(______)——(_____)
2.安步当车——(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
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画,第三画是______,可以组词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pái liè kě lián tú àn tiān gāo yún dàn
( ) ( ) ( ) ( )
cuì niǎo shèng kāi mù chái chūn huá qiū shí
( ) ( ) ( ) ( )
8、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chūn rì雨后,qīnɡ shuǎnɡ
的世界如一幅淡雅的shuǐ mò huà
。chí tánɡ biān
,几株垂柳曼妙的身姿dào yìnɡ
在水面上。几个孩童吹起的féi zào pào
qīnɡ yōu yōu
地飘向hú miàn
。
9、课外阅读。
家乡的竹林
在我的家乡,有一片翠绿的竹林。
春天,鹅黄色的新笋从土壤里钻出来,像一只只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漂亮。竹子长到三米多高逐渐变成一身嫩绿,十分新鲜。
夏天,竹林显得更美丽可爱,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在地上,从远处看犹如点点星光。如果你路过这里,它便用叶子遮住太阳,为你解除酷热。
秋天,竹子把自己的旧叶换掉,让人们把落在地上的旧叶当柴火使用。一阵风吹来,无数“花片”在飞舞,像天女散花一样美。
冬天,竹林里的翠竹迎着凛冽的寒风,像哨兵一样站在田野里,深绿的叶子笑容满面地迎着严霜白雪。
我爱家乡的竹林,因为竹林里枝枝翠竹的美好形象启迪着我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1】短文中画“ ”部分的“花片”是指___________。
【2】短文是按照____来写的,请把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事情发展顺序 ②时间顺序
③由远到近的顺序 ④地点顺序
【3】句子“冬天,竹林里的翠竹迎着凛冽的寒风,像哨兵一样站在田野里,深绿的叶子笑容满面地迎着严霜白雪。”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分别是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词语看出修辞方法的。
【4】“我”喜欢家乡竹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花坛
我们校园里有一座花坛。花坛里种了十来种花,有红石榴、石蜡红、月季红、鸡冠花……
每年秋天,各种各样的菊花,朵朵盛开。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红的。
在这许多菊花当中,我最喜欢的一种红菊花。它的茎是墨绿的,挺得笔直,看上去挺神气。叶子也是深绿的,像张开的手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朵朵红菊花。花瓣是一丝一丝的,弯弯曲曲,像是蛟龙的爪子。整个花朵像个火红的绒球,从远处看,花盘微微低垂着,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蛋低头不语。美丽的红菊花,你是多么惹人喜爱呀!
【1】这篇文章一共有(_____)个自然段。
【2】描写菊花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
【3】从文中抄出你喜欢的四字词。
______、_____
【4】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本阅读。
母鸡萝丝去散步(节选)
这天,母鸡萝丝走出鸡舍去散步。它没有发现,一只狐狸从后面悄悄跟了上来。
萝丝穿过农家院子,身后的狐狸扑了上来。可它一脚踩到了院子中央的钉耙(pá),钉耙一个反弹,竖了起来,“啪”的一声,狠狠地打到了它的脸上。狐狸被打得头昏眼花。
萝丝继续往前走,绕过池塘。狐狸扑了上来,可它脚下一滑,扑了一个空,“扑通”一声,栽到了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儿把它淹死。
萝丝继续往前走,翻过干草垛,狐狸扑了上来,可它一头扎进了干草垛,弄得狼狈不堪。
萝丝继续往前走,经过磨坊时,脚钩住了面粉袋上的一根线,狐狸扑上来时,面粉袋的口子正好打开,“哗”的一声,面粉全撒在了狐狸身上,压得它动弹不得。
萝丝继续往前走,钻过栅栏。狐狸看见栅栏的缝隙太小,钻不过去,就用力一跳,扑了上来,可它不偏不倚,“咚”的一声,跌到了栅栏这边的手推车里。手推车顺着山坡“骨碌骨碌”往下滚。
萝丝继续往前走,它从蜂箱下面走了过去,可那辆手推车载着狐狸撞翻了蜂箱,“轰”的一声,蜂箱破裂了,里面的蜜蜂把狐狸追得抱头鼠窜。
【1】用找出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并写下来,至少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选择文中的词语填空。
(1)形容头脑昏晕,眼睛发花的样子。 ( )
(2)形容处境困难、窘迫的样子。 ( )
(3)形容抱着头,像老鼠一样惊慌逃跑的样子。 ( )
【3】母鸡萝丝这一路到过哪些地方散步?狐狸跟在它的后面遭遇了哪些辛苦和失败?照样子,请用简洁的词语填出文段内容的思维导图。
【4】你能够预测情节吗?试着写一写。
母鸡萝丝继续往前走,跳过脏水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几种动物,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哪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回答问题。
A.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
B.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很快很快。
A和B两种说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1)用“ ”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海底植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和 两方面。
13、阅读。
①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驼峰,多难看呀!”小骆驼觉得挺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骆驼妈妈看出了小骆驼的心事,疼爱地对他说:“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②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妈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xiàn)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他们走啊走,走了很远很远,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如果我们饿了怎么办啊?”妈妈说:“我们背上的两个驼峰,里面贮(zhù)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了。”突然一阵风沙刮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③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1】给短文选一个合适的题目,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 )
A.多难看呀
B.沙漠里走一趟
C.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2】联系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字母填在括号里。
(1)小骆驼的脚掌又厚又大,它的作用是______
A.可以让小骆驼走路走得更快
B.在沙漠行走时,可以让小骆驼不会陷进沙子里
C.沙漠里晚上太冷,可以让小骆驼保暖
(2)小骆驼在沙漠里走很久也不会饿,是因为______
A.妈妈会给小骆驼养料吃 B.小骆驼是不会饿的
C.小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养料
【3】读读第①自然段,小骆驼觉得挺委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 ”在文中画下来。
【4】读读第③自然段,小骆驼感到自豪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在文中画下来。
【5】读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
14、书最理解我
即使两个最好的朋友 ,都会有各自保守着的秘密。但我的朋友却不,她不能和世俗的朋友作比较,我把她看作我生命的一部分,必不可少,她用她的心交换我的心,这就是我的朋友——书。
在朋友的身上,当我看到那一个个滑稽( )的文字排成的段落时,我会开怀大笑,当我看到那一段段优美的文字组成的短文时,我会倾情神往,当我看到那一排排文字组成的悲壮的文章时,我会肃然起敬,热泪盈眶( )……
朋友理解我,我很清楚,不然,它怎么会在我心情不好时告诉我:生活不应该由泪作伴,失败也并不意味着扼( )杀成功!这世上没有永恒的不幸让你永久地闷闷不乐,不论遭遇到了何等残酷的厄( )运,何等不开心的事情,一切都会过去,在我孤苦无助时告诉我别心急,精心思忖,困难就如冬天,只是一段霜雪的历程,毋( )须回避,也无法回避,挺一下就过去了,阳光总在分雨后。在我茫然无措时让我别慌,继续保持稳定自若,勇往直前的心态,坚持自己的信念。
朋友和我相守十几年来,我每天都在和她交流,玩耍,虽然我并没有时时刻刻将它搂在怀里,但我却分分秒秒将她记在心中,时常回忆它对我说的话,胜不骄,败不馁( ),永不放弃,坚持到底,十几年来即使我考试失败,她也不责怪,即使我伤害别人,她也不指责,而是让我为清楚自己的错误,鼓励我下次继续努力。
朋友告诉我,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大道,而是布满荆棘( )的崎岖山路,所以她时常提醒我,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要想登上顶峰,不付出怎么会有收获。
有这样的朋友,我高兴。我爱朋友,朋友爱我,我读书,我快乐
(1)给加点的字注音。(9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永恒——
闷闷不乐——
(3)请你说一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4)短文中我的朋友是谁?为什么说他是“我”的朋友?(3分)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象
象都有一条长长的鼻子,它和上唇生在一起,成圆筒状。非洲象的长鼻上面皱纹又多又深,很像救火用的水龙带,鼻端有两个突出的指状物。印度象的长鼻比较光滑,略有皱纹,鼻端有一个突出的指状物。象鼻除了有嗅觉功能外,还是得力的工具,它( )能卷取树叶,拔起树木,搬运木材,驱除身体上的蚊蝇,( )能吸水冲洗身体。吃东西前,大象用鼻子卷起食物送到嘴里,饮水时,先用鼻子吸水,再喷到口中。鼻端的指状物能够捡拾细叶,采摘果实。象鼻又是武器,能把野兽卷起掷到远处。
象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两三百斤食物,喜欢吃嫩枝、嫩叶、青草、无花果、甘蔗、香蕉,有时也吃农作物,如稻谷、瓜类等。
【1】本文是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来介绍象的,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括号内。
虽然……但是…… 不仅……还……
【3】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区分非洲象和印度象?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象鼻的作用不包括( )。
A.可以用来闻气味 B.是得力的工具
C.能吃东西 D.是武器,能把野兽卷起掷到远处
16、比一比,组词。
(1)领( ) 包( )
吟( ) 抱( )
今( ) 跑( )
(2)飘( ) 用( )
漂( ) 甩( )
票( ) 风(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蜘蛛立刻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翠鸟捕捉到了一条小鱼。(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的旁边有一所美丽的学校,学校里有几栋漂亮的房子,房子里每天传出琅琅的读书声。(仿写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抬头望见前面的高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下面的句子开头,写一段话。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词语或句子。
1.百依百顺 百(______)百(______) 百(______)百(______)
四通八达 四(______)八(______) 四(______)八(______)
2.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同学们玩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填空,写几句话。
超市里的人可真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3处错误)。
看见一只采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漂亮啊!
20、修改病句。
(1)春天过去了,还会再来。
_________
(2)在诗词大会上,获得了第一名。
_________
(3)他这道题可能一定写错了。
_________
21、习作。
这儿真美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美丽又整洁的海滨小城;四季景色诱人的小兴安岭,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要求:题目自拟,运用从课文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语句通顺,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