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墙壁
B.排烈
C.苍翠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校园里这么干净,你怎么能乱扔垃圾呢?
B.今天的活动几乎全部的人员都到齐了。
C.他没有理睬我,连续做着手头的工作。
3、下列成语表达的意思与“孟母三迁”的故事最为接近的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D.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山东”的意思是( )
A.山东省
B.华山以东
C.泰山以东
5、日积月累。
①在唐代诗人的笔下,大自然有着各式各样的美:《望洞庭》中的“湖光秋月____________,潭面无风____________”是那样宁静;《___________》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是那样壮阔;《山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那样艳丽。
②_____________,理不辩不明;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古胜负在于理。这几句都是有关___________的谚语。
③我爱我的祖国。本册书中我们不仅欣赏了_________的西沙群岛,还游览了_________的小兴安岭,________的海滨小城。(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6、读拼音,写词语。
1.kě lián______的红头,一边liú lèi_____,一边pīn mìng______地大喊“jiù mìng_____ ”。它一点都不想去牛肚子里lǚ xíng______。
2.卖huǒ chái ______ 的小女孩冻死在寒冷的大年夜。我仿佛在là zhú ______的huǒ yàn _______里看到她,向我们诉说:“我和奶奶在一起,多么幸福呀!”
7、用“然”字组词,填到下面的句子中。
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_______)间响起了掌声。
2.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_____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3.它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_______)对狗开枪!
4.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_____)会知道的。现在你们(_____)想听,我就讲讲吧!
8、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chūn rì雨后,qīnɡ shuǎnɡ
的世界如一幅淡雅的shuǐ mò huà
。chí tánɡ biān
,几株垂柳曼妙的身姿dào yìnɡ
在水面上。几个孩童吹起的féi zào pào
qīnɡ yōu yōu
地飘向hú miàn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茂茂,密密层层(céng cén)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填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
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 剑)一样的金光,(射 穿)过树(梢 稍),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chèng shèng)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 )白的( )黄的( )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
【1这段话选自课文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拼音和字,打“√”。
【3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升——( ) 浓——( )
【5文中有一个词能概括野花很多,这个词是
【6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并仿写一个比喻句。
像 。
【7】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1)夏天,小兴安岭的花很多。 ( )
(2)小兴安岭夏天时的美丽景色。 ( )
(3)夏天,小兴安岭的草地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 )
10、课外阅读。
________
秋高气爽的丰收季节来到了。
家乡的田野就像个美丽的新娘,大地为她穿起了鲜艳的绣花衣赏。捧着头发的棉花,裂着嘴的玉米,弯着腰的稻谷,红着脸的高粱……都像出席婚礼的宾客一样,喜悠悠地在秋风中摇摆欢舞。
菜园里,冬瓜围上了白纱巾,茄子穿上了大紫袍。( )的黄瓜,( )的西红柿,都乐得不得了。
果园里,果子一嘟噜一串串,互相掩映,溢彩流芳。苹果抹成了红脸蛋,累累硕果把树枝压得弯下腰来。( )的鸭梨脸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粉,羞涩地直往树叶中卷。香甜的大柿子可就不一样了,像一个个红灯笼似的高高地挂在枝头,冲着人们微笑。葡萄架下挂着一串串水灵灵的大葡萄,像一串串( )的珍珠,深深地吸引着馋嘴的孩子们。
【1】给短文加个标题。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粉红粉红 B.碧绿碧绿 C.晶莹透明 D.黄澄澄
【3】这篇短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地方秋天美丽的景象。
【4】第二自然段中,“出席婚礼的宾客”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把一串串水灵灵的大葡萄比作_______,写得生动形象。
11、阅读理解。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 ),小松鼠找来松果( ),小青蛙在加紧( ),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 ),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 )了。
【1】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过冬 B.造房子 C.挖洞 D.衣裳 E.当粮食
【2】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准备过冬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准备过冬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上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12、阅读《北京的香山》一文,回答问题(16分)
北京的香山有一片美丽的果树林。秋天,金色的梨果结得真多,一簇簇,数也数不清。满树的海棠,像开了一树金红的花 把绿叶挤得都看不见了 最惹人喜爱的是葡萄架下那一串串葡萄,深绿的、浅绿的、深紫的、淡紫的,还抹了一层淡淡的白霜。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1)请在“ ”上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2)请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写在括号里。(4分)
( ) ( ) ( ) ( )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讨厌 ( ) 少 ( ) 深 ——( ) 丑陋 ——( )
(4)短文写了 、 、 这几种果树。(3分)
(5)我从文中“一簇簇 ”“数也数不清”体会到 。
(6)文中的句子写得很美,我能端正地摘抄一个喜欢的句子
(1分)
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2分)
13、阅读《齐白石爷爷》,完成练习。
齐白石爷爷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ěng)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侯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下面哪个事例不是白石爷爷刻苦学画的经历?
A.用柴棍在地上画画 B.在油灯下学画
C.跟着蚱蜢跑进行观察 D.观察夏天的蚊虫
【2】白石爷爷不肯拴住蚱蜢观察的原因是( )
A.拴住蚱蜢太可怜 B.拴住蚱蜢不好玩了
C.拴住蚱蜢太难 D.拴住蚱蜢,动作画不准
【3】第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波浪线画出。
【4】联系短文的内容,填空。
①我能找到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___。
②读了短文第二自然段,我知道了齐白石爷爷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是因为________;后来当了木匠也坚持练习,晚上一直画到________。
③读了短文,我知道了正是因为齐白石爷爷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得他成了深受各国人民喜爱的画家。
14、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校园里有一座花坛。花坛里种了十来种花,有红石榴、石蜡红、月季红、鸡冠花……
每年秋天,各种各样的菊花,朵朵盛开。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红的。
在这许多菊花当中,我最喜欢的是一种红菊花。它的茎是墨绿的,挺得笔直,看上去挺神气。叶子也是墨绿的,像张开的手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朵朵红菊花。花瓣是一丝一丝的,弯弯曲曲,像是蛟龙的爪子。整个花朵像个火红的绒球,从远处看,花盘微微低垂着,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蛋低头不语。美丽的红菊花,你是多么惹人喜爱呀!
望着这些千姿百态的花朵,我猛然间想起,要是没有园丁叔叔的劳动,哪有这么美丽的花朵啊!
1.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2.描写菊花颜色的词语: 、 、 。
3.从文中抄出你喜欢的四字词。
、 、 、 。
4.第三自然段共有( )句话,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
A.在这许多菊花当中,我最喜欢的是一种红菊花。
B.美丽的红菊花,你是多么惹人喜爱呀!
5.文中有几处采用比喻的手法写,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摘抄下来。 。
6.请仿照“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红的。”这句话的写法,用上“有……有……还有……”写一句话。
例:市场里东西真多呀,有零食,有生活用品,还有学习用品。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想对园丁叔叔说呢?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带刺的朋友(节选)
①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拣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②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xī xī)窣窣(sū sū)”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rú)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③“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猬一旦发现有人来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④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蠕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指的是________,“我”给刺猬带去的礼物是________。
【3】选择题。
(1)从第②自然段看,大刺猬匆忙去寻食是为了(____)
A.守护自己的家园B.防止敌人来犯C.喂饱四个小宝宝D.躲避芦花母鸡
(2)文中“我”是用什么办法发现小刺猬的家?(____)
A.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引诱它出来,然后跟踪小刺猬。
B.跟踪它们的脚印,从而发现刺猬的家。
C.请教经验丰富的爸爸,找到了刺猬的家。
D.丢小石子,把小刺猬吓跑,跟踪它。
(3)第③自然段中“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因为我找太久,感觉头变大了。B.我不小心吓到刺猬感到自责。
C.找到了刺猬的家,我十分高兴。D.看到小刺猬后感觉心里很害怕。
【4】在第③自然段中,当我看到刺猬的家里有树叶子、青草和苔藓时,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事还没有结束,从最后一段看,“我”希望不希望小刺猬搬家?请你预测一下刺猬们有没有搬家呢?写写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后来,文字又被人们刻在竹片和木片上。(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有趣的一幅图画。(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翻译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张景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近来,张景沉迷于电脑游戏,爷爷奶奶说也不听,父母多次电话来教育他也不听。如果你是张景的同学,你应该如何劝说他,把你劝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句子大合并。(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我跨进学校门。 同学们开始讥笑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不是一片金色。 草地是一片碧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水把泥姑娘的皮肤冲刷得毛毛糙糙的。 泥姑娘变得越来越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老师温柔可爱。 同学们都喜欢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摄影师没有忘带胶卷。 小摄影师可以给高尔基拍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男孩救不完水洼里的小鱼。 小男孩坚持救这些小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黄瓜、茄子、白菜和西瓜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追出去,爸爸己经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早晨,我穿着校服和红领巾来到了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到了,奶奶家的果园里真热闹,有苹果、山楂、西红柿和梨。
__________________
21、同学们,眨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本期来,在你的生活中每天肯定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写下来。要求:以日记的格式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