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哪一则寓言告诉我们“如果目标错了,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成功。”这个道理?( )
A.《南辕北辙》
B.《揠苗助长》
C.《守株待兔》
2、“一年好景君须记”中的“君”应理解为( )
A.君子
B.对对方尊称,相当于“您”
C.男子
D.古代对官员的称呼
3、孟母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下面和“孟母三迁”一样强调环境的重要性的词语是( )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4、下列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这小小的乾坤圈,比一座大山还重。
B.一棵棵大榕树,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
C.这个人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D.他长得很像他妈妈。
5、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18分)
(做)游戏
( )槐米, ( )哈欠, ( )孔雀舞
( )课文, ( )天都峰,( )鱼
(甜甜)的微笑,( )红领巾,有趣的( )
( )的草地,( )脸蛋, 粗壮的( )
( )的老师,( )的山峰,古老的( )
( )的国旗,( )的花朵,( )的树叶
( )的灰雀,( )的石头,( )的月亮
6、看拼音,写词语。
bǎo guì fú zhuāng pái liè wán shuǎ féi liào
( ) ( ) ( ) ( ) ( )
huā tán yăn zòu mǎ yǐ yán hán wēi xiǎn
( ) ( ) ( ) ( ) ( )
7、按要求写句子。
1.《望洞庭》中描写洞庭湖平静的比喻句是:
2.《题西林壁》中蕴含哲理的句子:
8、读拼音,写词语。
qiū shuāng zèng sòng shuǐ ní jīn huáng luò yè
tú àn pái liè guī zé líng luàn yào shi
qīng liáng yán liào yóu piào lǎ ba jiā jǐn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美丽的紫竹院
紫竹院和别的公园一样,一年四季都有美丽迷人的景色。
春天,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叶子。玉兰花蓓蕾初绽,榆叶梅也含苞欲放,嫩黄的迎春花轻轻地向我们招手,粉红的桃花向我们微笑,柳树花像麦穗似的挂满了枝头,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碧绿的湖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的波纹。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南北小湖内,三十余亩荷花竞相开放,有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美人蕉的花也开了,红的、黄的,真是鲜艳夺目,美不胜收。湖里的青蛙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夏天真美啊!夏天真美啊!”
秋天,很多树的叶子变黄了,纷纷飘落下来。这时候是采集树叶标本的好时候。很多花都枯了,但菊花却在阳光下怒放,有黄的、白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一阵风吹过,使人感到身上有些凉意,真是秋高气爽。
冬天,许多树的叶子都枯萎了,梅花却绽开了花蕾,挺立在大风中。竹子和松柏更苍翠了。“岁寒三友”无所畏惧地做立在风中。
大雪过后,树像是穿上了银装。湖面上结了冰,像一面镜子。
紫竹院一年四季都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 )
(2)秋天的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 )
【2】文中叶子的变化过程是:嫩绿——郁郁葱葱——( )——( )。我知道了叶子是随着( )变化的。
【3】短文第2至5段都写了树和花,这样写的原因是( )
A.写景文章要求段落结构必须严格一致。
B.利用景物的特点突出公园的四季美丽迷人。
C.体现出同一种花和树的成长过程。
D.紫竹院公园里只有树木和花朵两种景物。
【4】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10、课外阅读。
美丽的“小花鹿”
去年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它( )不会跑,( )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那圆溜溜的黑眼球还真有神呢!一张小嘴微微噘着,像是要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它那条又细又短的尾巴向上想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漂亮了,就像一个小女孩儿。
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里塞进去。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
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不到一年,“小花鹿”变得沉甸甸的了。我抚摸着它说:“太好了,终于可以买许多的书了,你的功劳真不小啊!”
【1】填入短文括号里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所以…… B.既……也……
C.虽然……但是……
【2】读短文第2自然段,作者按照顺序描写了“小花鹿”的外形:脑袋→(________)→(________)→小嘴→(________)→(________)。
【3】“小花鹿”是一个_________,它的功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下面的布娃娃,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按顺序用几句话写一写它的样子吧。
_____
11、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段,回答问题。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成群结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西沙群岛中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2】你还喜欢西沙群岛的哪里的美丽风景?选择一个简单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本段的写法,描述一下热闹的运动会。
学校运动会热闹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几种动物,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哪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回答问题。
A.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
B.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很快很快。
A和B两种说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1)用“ ”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海底植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和 两方面。
13、快乐阅读。
小虾(节选)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1】用“ ”画出表示顺序的词语,用“ ”画出中心句。
【2】选文具体写出了小虾吃食的 和吃饱后 、 、 的样子。
14、课外欣赏。
秋的原野
①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神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②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③天空像 ,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漾起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的
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④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他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 似的呢?
⑤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 。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田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们的欢笑声。
⑥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A.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B.生命力,活力。
(1)白鹅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_____
(2)今天,我又惹妈妈生气了。_____
【2】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B.一团火焰 C.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3】第③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天空、_______、芦苇丛、_______。
【4】第③~⑥自然段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选一选。
第③自然段_____ 第④自然段______
第⑤自然段_____ 第⑥自然段______
A.牧童晚归图 B.稻田欢歌图
C.枫林红叶图 D.池塘秋色图
15、阅读理解。
带刺的朋友(节选)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寻找。墙角的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我一阵惊喜,只见两只大刺猬像两个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有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猬一旦感受到人入侵了领地,它们就会搬家。眼下,带着孩子,能搬到哪去呢?望着刺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鲜嫩的青草,以及从角落扯来的一撮撮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放在它们的身边。
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吗?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 )里。
(1)它们一动不动,背上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 )
A.犯罪 B.侵犯、入侵
(2)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觅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 )
A.吃东西 B.寻找食物
【2】读短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一阵惊喜,是因为终于找到刺猬住在哪里了。( )
(2)“我”感到内疚,是担心刺猬不肯离开我家的草棚。( )
【3】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我能感受到( )
A.大刺猬安家不容易,以及大刺猬对小刺猬的爱。
B.大刺猬为了安家,偷了许多“我”家的东西。
【4】吃了“我”送的枣儿,刺猬还会搬家吗?它们是怎样想的?顺着故事情节进行猜测。刺猬______(会 不会)搬家,它(刺猬)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文《 一块奶酪 》内容梳理。
①课文《 一块奶酪 》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爱的蚂蚁队长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为“被”字句.
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_______________
18、放寒假了,小峰准备去奶奶家住,可是妈妈出差了,他不知道要带什么物品,请你帮他分类列出来。对小峰凡事都靠妈妈,写一写你的看法。
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兰兰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
______
(2)妈妈买了很多水果,有苹果、香蕉、萝卜和葡萄。
______
(3)老师要求星期一穿校服红领巾。
______
20、南南的大观公园导游词里有三个地方需要修改,请你帮他改一改。
昆明大观公园位于滇池北侧,是一处草木茂蜜、亭台雅致的公园,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楼》之一。大观公园依水而建,有近华浦、大观楼、楼外楼等景点,自然风光十分非常优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最喜欢什么水果?请你为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可以从其生长状况、形状、味道、作用等方面来介绍。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