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一拼,写一写
shí wù shén huà zháo jí yǎn qián
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yāng miáo zhǐ zhāng zhuā qǐ kāi shǐ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2、给句子加标点。
(1)那朵花多么漂亮啊______
(2)棉花怎么会是五颜六色的呢______
(3)我和妈妈一起堆雪人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bài nián wēn nuǎn càn làn zhēng bī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jiǎng bēi zhù shì jiù mǔ rùn wù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hú jiǎ hǔ wēi xí wǔ liàn ɡōn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字开花,一字组多词。
整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始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活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纸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读下面几组字,完成练习。
恋 想 怕 忧 冰 冷 冻 凉 江 海 流 滴
我发现带有“心”或“______”的字多与心理、情感有关;带有“______”的字多与冰、冷有关;带有“______”的字多与______有关。
6、按要求写一写。
作_____ 法_____ 都_____ 别_____
7、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梧桐树叶像手掌。”不是比喻句。____
【2】“戴月光”是说农民们从地里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月光洒在他们的身上。____
【3】“腊月”指的是农历十一月。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狐狸帮两只小狮子分奶酪,最后狐狸把奶酪吃光了。(_______)
【2】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洪水。(_______)
【3】苍耳是靠风来传播种子的。(_______)
【4】雪孩子救了小白兔,最后自己变成了白云。(_______)
【5】《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让我知道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自以为是”的道理。(_______)
9、《称赞》一文中,小獾送给小刺猬两个大梨子作为回礼。 _____
10、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梅花》中的诗句。 (______)
2.《纸船和风筝》一文中,小熊折的纸船和松鼠扎的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浓浓的真情,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______)
3.《狐狸分奶酪》中的熊兄弟俩如果不斤斤计较,就不会被狐狸利用。 (______)
4.采桑、插秧、割麦、打谷都是春季的农事活动。 (______)
5.跟别人商量事情时要用商量的语气,并且要把话说清楚。 (______)
11、课内阅读。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想一想,妈妈一天中可能会做哪些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语,使短语更完整。
(_________)的呼吸 (_________)的额头 (________)的响声
12、快乐阅读
一件棉衣
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警卫员都穿上了新发的棉衣,毛主席穿的还是那件旧棉衣。
我们也记不清毛主席的那件棉衣已经穿过几个冬天了,可能是刚到延安那年换上的吧。棉衣的面料是灰土布的,两个胳膊肘(zhǒu)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出来了。我们要给主席换一件新的,主席老是不肯。说的次数太多,主席生气了,说:“现在抗战要紧,边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应该省吃俭用。我的这件棉衣嘛,洗洗补补还可以穿。”
【1】这篇短文讲的是( )的故事。
A.警卫员穿上了新发的棉衣
B.毛主席不舍得换新棉衣
C.毛主席的棉衣是刚到延安那年换上的
D.警卫员劝毛主席换新棉衣
【2】毛主席的棉衣是什么样的?选出错误的一项。( )
A.已经穿过好几个冬天了。
B.面料是灰土布的。
C.两个胳膊肘都打了补丁。
D.袖口还是完整的。
【3】毛主席为什么不肯换新棉衣?在短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毛主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秋游香港
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秋天是香港人最喜欢的季节,雨少,阳光充沛,人们经常去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最受人欢迎的是“上山”“进城”“下海”三大游乐项目。“山”指的是香港最高峰,位于香港岛上的太平山,海拔554米,站在此处可以一览全城景色,南有烟波浩渺(miǎo)的大海,北有星罗(luó)拱布的高厦,景色诱人。“海”指的是亚洲最大的海洋水族馆——海洋公园。这里可以看到从2厘米到3米长的各种鱼类3万多条,也可以看到海豹、海狮等大型海兽和企鹅等水禽(qín),还可以欣赏海豚(tún)、食人鲸等姿态万千的表演。“城”指的是再现古代汴(biàn)京风貌的宋城。它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而设计,城内小河流淌,店铺林立,杂耍(shuǎ)卖艺,应有尽有。置身其中,时光仿佛倒流几百年。
【1】香港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因为秋季香港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秋天是香港的旅游好季节。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_________) 仿佛——(________)
【3】“上山”指______;“进城”指___________;“下海”指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红的不一定都甜
一天,小猴子听老师讲课:“果子长得红红的,真甜……”小猴子没有听完,就溜出教室向野外跑去。
啊!他看到树上的苹果红红的,就去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甜呀!他又看见桃子红红的,就去摘桃子,桃子又甜又解渴。他想:老师说的对,红果子都是甜的。
他走着走着来到了蔬菜地,看见一片火红火红的“果子”,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小猴子挑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咬了一大口。啊!辣得小猴子直冒汗,他一边吐舌头一边直跺脚,跑到河边一口气喝了好多水。他拿着被咬过的“红果子”拼命地跑回学校问老师:“老师,这个‘红果子’怎么不甜呀?”
老师说:“红的不一定都甜。你拿的不是水果,是一种蔬菜。我的课还没有讲完,你怎么就跑了呢?”小猴子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1】文章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
【2】第2自然段中的小猴子跑到野外,看到(_______)红红的,(_______)红红的,这两种果子吃起来都甜甜的。
【3】读第3自然段的画“ ”线部分,我猜小猴子吃到的是( )。
A. 草莓(méi) B. 柿(shì)子 C. 辣(là)椒(jiāo)
【4】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大又红_________ _________
【5】读第4自然段,用“ ”画出老师说的话,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这是一只_______的小猴子。
15、阅读。
知了学飞
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得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飞的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振翅高飞,真后悔啊!可是这时已经晚了,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1】文章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知了学飞的是第________自然段。
【2】知了也跟着大雁飞到南方去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主题感悟。
(1)《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______和______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蛙笑了”,青蛙笑小鸟______________,“小鸟也笑了”,小鸟笑青蛙__________。
(3)后来如果这只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_______________,它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例:田野 ____________________
葱葱绿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像一片柔软的绿色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习惯养成
一粒米
白米饭,香喷喷,吃饭不忘种田人。
一粒米,不容易,串串汗珠换来的。
小朋友,爱粮食,人人见了都欢喜。
19、请写人物对话。注意加上正确的标点。(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小松鼠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象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请写几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