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云南迪庆州一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人贵有自知之明》中,邹忌是谁的相国?(       

A.齐宣王

B.齐威王

C.齐襄王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渣、棕、载”用音序查字法都是先查大写字母Z。

B.“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持”意思是拿着,握着。

C.“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区”。

D.“打击”的“击”共5画。

3、下面关于《那一定会很好》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两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都有情节反复的特点。

B.两篇课文都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C.小女孩的故事很悲惨,种子的结局很美好。

D.小女孩和种子都心怀美好愿望,最终都变成了现实。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儿争奇斗艳,非常美丽。

B.这只狼猛地跳起来,准确无误地咬住了想逃跑的老山羊。

C.金黄色的叶子像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

D.我猜测那些蜜蜂确确实实地回到了家。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我会填。

鹬蚌相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亡羊补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螳螂捕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鼠过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稼一枝花,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不可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拼音写词语。

huāng yě__________中开满了róng qiú__________花,风一来,它们便tiào______起wǔ_______来。

7、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 )( )( )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词语书写]看拼音,写词语。

mò dú   bǎo guì  wán shuǎ

yín pán   gōu huà  kě xī  

wù méng méng   huà cè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大王》,完成练习

大王

南美洲的亚马逊xùn)河流域(),生着一热带植物,名叫

,花的模像荷花,却大得出奇:花托和花柄上的刺毛,一根根都有子那粗。可惜一花只能开两天。一天出白色的花,散出好似白花般的香,到第二天上午,花瓣合,傍重新放的是淡或深的花。

的叶子大得人,一叶子的直一般在2米以上,有3米多,浮在水面,像一只翠绿色的大玉,又像一圆桌。一株玉有二三十片叶子,能占很大一片水面。玉叶的重力特大,有人在一叶子上铺傻子,一碗一碗地往上倒,倒了75公斤沙子,那叶子还没有下沉。30公斤重的孩子坐在叶子上,得像坐在一张桌子上似的,一点也不晃

的果的,每里均有二三百粒子。子的大小和玉米粒差不多,含有大量淀(diàn)粉,可以吃,人水中玉米

藕(ǒu),用子繁(fán)殖(zhí)。我云南西、北京和广州的植物都栽有王安排暖房给它居住,大家细细观赏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

mó mú) 好sì shì 重力(zài zǎi)   的(sì shì

2下面的句子是比?是的在括里打“√”

,花的模像荷花,却大得出奇。   (   )

一天出白色的花,散出好似白花般的香。   (   )

的叶子像一只翠绿色的大玉,又像一圆桌。   (   )

30公斤重的孩子坐在叶子上,得像坐在一张桌子上似的。(   )

3】文章   方面的大。

 

10、课内阅读。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凌乱——___________      平展——___________

【2】文段中把水泥道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梧桐树的落叶比作________________。我也会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诚实的孩子

列宁小时候,有一天跟着爸爸、姐姐到姑姑家里做客。

列宁和表哥、表姐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列宁一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花瓶掉在地上打碎了。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是互相追赶着。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打碎了,就问大家:孩子们,谁把花瓶打碎了?

  表哥、表姐都说:不是我打碎的。列宁也低声地说:不是我打碎的。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列宁回到家里,左思右想,还是把自己说谎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并没有责怪列宁,而是像列宁提议写封信给姑姑,承认自己说了谎。姑姑回信说:你做错了事,敢于自己承认错误,就是个好孩子。

1列宁不是有意打碎花瓶的,你从哪一个词看出来的?用做上记号。

2列宁也低声地说:不是我打碎的。’”一句中的低声说反映了他这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列宁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4读了这个故事,我受到这样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文段,完成下列练习。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通常一段话的中心句的位置在( )

A.段落的开头。

B.段落的中间。

C.段落的结尾。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3、课内阅读。

《灰雀》(节选)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1】读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在括号里用“√”选择正确的语气。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这句话,应该读出男孩(镇定自若     吞吞吐吐)的语气。

【2】请你用波浪线“        ”画出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3】读文中画线部分,想一想此时列宁和男孩心里会想些什么,再写下来。

此时,男孩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宁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哪句名言与文中列宁对男孩的做法和态度比较接近?(       )(选序号)

A.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B.人心齐,泰山移。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5】“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这条小鱼在乎!

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我来到海边散步。我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是它们回不去了。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

我继续朝前走,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在一个个小水洼旁,不停地捡起被困的小鱼,并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我停了下来,注视着小男孩,看他拯救小鱼的生命。

终于,我忍不住走了过去,说孩子,这些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

“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1请在文中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这条小鱼在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小男孩(在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听到小男孩儿的话后会做什么?请结合你的想象,续编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船过三峡》节选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kuí)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1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全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

3文中写了三峡的三个特点:一是(   ),二是(   ),三是(   )。

4文中的总结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横线话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口语交际能力提升

同学们,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来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最有特色的一个季节吧。(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自己再写一句话。

1. 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花生结了没有。

2. 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3. 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18、交流平台。

我们在读文章时要仔细体会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重点句子,并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就可以把握人物的特点。

丽丽:这个单元,我们学了几篇有趣的童话,你们发现童话有什么特点了吗?

明明: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会说话,而且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花花:我发现童话中的人物都有鲜明的特征,如《______》中的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君君:童话不但让我们经历了不可思议的事情,还令我们获得了很多启示。如读了《________》,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下列病句。

(1)王老师以经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穿着一件漂亮的花裙子,一顶插满鲜花的草帽。

___________________

(3)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___________________

20、回忆原文,请用修改符号对下面的古诗和课文节选进行修改。

望天门山

(唐)刘禹锡

天门中断楚江开,

壁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独帆一片日边来。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给了田野,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一次____________的小实验

提示:

1.先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成功”“失败”等表示实验结果的词语,也可填“难忘”“愉快”等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

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的前后过程写清楚。

3.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