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优闲 亚洲 胸有成竹 B. 辨析 田径 遥不可及
C. 争辩 蜡梅 惹是生非 D. 向往 漂浮 错手不及
2、下列词语构词特点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
A.口干舌燥 B.眼疾手快
C.慌里慌张 D.披头散发
3、选出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小猴子在树林间灵活地跳跃玩耍。
B.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十分灵敏,同学们都很喜欢。
C.他的手很灵巧,能做出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
4、下列诗句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是( )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唯恐( ) 大概( ) 缓缓( )
高兴( ) 美丽( ) 吸引( )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①理解加点的词语“熨帖”,可以用__________的方法。这句话形容法国梧桐树的落叶贴在水泥道上非常平整的样子,因此“熨帖”就是________的意思。
②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我能运用这种修辞手法补充下列句子。“每一片银杏树的落叶,都像____________。”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①“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②诗句中“____”字体现了诗人漂泊他乡,“____”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
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漂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
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
7、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
(2)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___。
(3)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
(5)小雨滴___________________,一场________________便开始了。
(6)群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瓮,足跌没水中。
8、看拼音,写词语。
zhōnɡ duàn qīnɡ chǔ ɡū fān yǐn shuǐ
dānɡ chū wèi lái yáo wànɡ yín pán
jiāo cuò tǐnɡ hǎo dǎ ɡǔ yōu xiān
bǎo ɡuì shǔ bù qīnɡ nǎo dai fù yǒu
9、课外阅读。
根的讨论
太阳慢慢地落山了,田地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讨论。农作物们都在讲自己的根呢!
“哎呀——我先说说。”地瓜先开了口,“玉米大哥总说我侵占他的地盘,其实是因为我的叶子下面长了不定根,所以才到他那儿吸收养料。”
玉米挺着胸(脯 捕)说:“我明白,地瓜弟弟,我的根和你的不同。我有一条主根,还有许多侧根,牢牢地抓住土壤,我才能抬起头望见远山呀。”
“我的根可不是起这个作用的。”半天没开腔的萝卜说:“我的根又肥又大,(储藏 储存)了许多养料。我的根是人最喜欢的地方。我还有许多须根呢!哎,对了,土豆妹妹的根跟我一样。”
“不对,不对!”土豆忙反驳,“我说萝卜大哥,你搞错啦!我的根不是那样的。又肥又大的是我的茎,叫块茎,我的根是长在茎下边的。”
□哎呦□我怎么搞错了□原来咱们的根是各不相同的呀□萝卜这才恍然大悟□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用“√”表示。
【2】在最后一自然段的“□”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3】根据“农作物们”根的特点,写出它们各是谁。
分主根和侧根的是________,长着不定根的是________,根又肥又大的是_________,根长在块茎下边的是_________。
【4】萝卜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
为帮助山区贫困儿童,光明小学三年级学生成立了小分队。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许多物品寄给山区贫困儿童。请结合下面这张购物小票,完成练习。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他们购买的物品中,不包括( )
A.学习用品 B.零食 C.体育用品 D.电器
(2)这个小分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 )
A.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B.不迁怒,不贰过。
C.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他们想要办理发票手续,以下( )办理不了。
A.9月6日 B.9月30日 C.10月1日
【2】请为这个小分队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想对光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说:__________
11、课文回放
(1)把括号填完整.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 ),力量( )。它应该( ),可它( )。
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和大家交流一下,并写下来。
(2)仔细体会带点词。
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这些词句中,你体会李四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12、课内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节选)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向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选文共介绍了________(填数量)种风的声音。
【2】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微风拂过时,大自然的声音是______的;当狂风吹起时,大自然的声音是______的。
【4】怎样理解选段中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还有哪些?请写出两种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秋天的田野
秋天在哪里?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妈妈骑车带我去郊外寻找秋天。
妈妈指着天空让我看: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正慢慢向南飞;天空蓝蓝的,云像一片片轻纱,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公路两旁的树木,先前浓绿的叶子渐渐变黄,随风飘落,这些叶子有的红,有的黄,有的深,有的浅,像五彩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穿过树林,我们来到一望无际的田野,田埂(ɡěnɡ)上的草有的已经黄了,有的还露出淡淡的绿色,好像舍不得脱去夏日的绿装。高粱涨红了脸,红彤彤的。黄澄澄的谷穗在秋风中频频点头。远处的棉花白白的,像天上的朵朵白云,又像冬天里漫天飞舞的雪花。农民伯伯正挥汗如雨,他们摘着棉花、割着稻子,田野里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找到秋天了,秋天是迷人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兴奋地对妈妈说。
妈妈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对呀,孩子,‘春华秋实’,没有春天的播种,夏天的汗水,也就没有秋天的收获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望无际:_____________
春华秋实: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远处的棉花白白的,像____,又像_____。
(2)秋天里的叶子有的__,有的__,有的__,有的__,像五彩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3】文中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我不仅知道了秋天是________,也是______, 还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下面各题。
莫高窟
①敦(dūn)煌(huáng)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拥有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sù)的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②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pú)萨(sà),有威风凛凛(lǐn)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wéi)肖(xiào)的彩塑,游人无不喷(zé)啧赞叹。
③莫高窟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mó)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这些飞天,有的臂( )花篮,采( )鲜花;有的怀( )琵(pí)琶(pa),轻( )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áo)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bó)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⑤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塑像、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将下面各项的序号,填在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A.抱 B.摘 C.挎 D.拨
【2】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_______)的飞天 (______)的飞天
(_______)的彩塑 (______)的彩塑
【3】文中②③④自然段基本是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请你阅读后完成填空。
第②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自然段 莫高窟面积不大的藏经洞里曾经有很多文物。
【4】文章从(________)个方面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15、阅读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齐白石爷爷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à)蜢(měng)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
昏暗(___)仔细(___)成功(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蜢好像(________);小鸟好像(_______);虾身体像是(_______)。
(2)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从小就给人家(_________),后来当了(__________)。
【3】短文中“舒服”一词的“舒”是哪种意思?请选择正确的一种在( )里打“√”。
(1)伸展( ) (2)缓慢、从容( ) (3)愉快、舒适( )
【4】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5】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
16、调换语序使句子意思不变。(可以增删标点符号)
1.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片草地上,一头小母牛正在安详地吃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第一个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含着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平时不听妈妈的话,不能算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改成反问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仿写句子。
例:大榕树就像撑开的绿绒大伞。
洞庭湖的湖面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句子。
例: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两句话用合适的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瓣是合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阅读分享课上,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我匆匆忙忙地快速走过来。
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写一篇关于秋天的观察日记。写出秋天的景物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注意日记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