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泸州二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在“一年好景君须记”一句中,“好景”指的是(  )的美景

A.春天

B.秋天

C.冬天

2、“√”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明(lí   ní)   (jué jiào)   赏(xīn   xīng)

(cái chái) 鱼(jí   jì) (zǎi zài)

3、下列句子中,与“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这句话中“熟”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米饭没,还要再蒸一会儿。

B.这条路我常走,所以很

C.玩了一天,他太累了,睡得很

D.她跳舞的动作十分练。

4、《鲁西西传》中隐身人最喜欢吃   )。

A.蛋糕 B.牛肉 C.皮皮鲁牙膏 D.水果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将下列俗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___________,泰山移。

(2)二人同心,______________

(3)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句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

A.团结力量大   B.要做一个力气非常大的人

6、看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

秋天把大地dǎ bɑn______得如同一位xiān nǚ______,盛开的jú huā_____、成熟的gǔ zi______是她xiān yàn_____fú zhuāng_____上的美丽yìn huā______。瞧,她正手持dí zi_____,吹奏着fēng shōu_____yuè qǔ______

7、我会给句子用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陶罐子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

(2)____你去哪里了____妈妈气呼呼地问道____我找你好半天了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生字书法

“匆”字不要忘记最后一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①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②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1】根据上面的句子,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蜜蜂四面飞散

_______

_______

减少阻力

【2】对句子中加点的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一词表示数量差不多二十只,表达十分严谨。

B.去掉“左右”,会使数量更准确,表达更严谨。

C.“好像”“大概”用来表达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10、阅读课文句段,回答问题。

当(          )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 )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大自然的声音》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①狂风             ②微风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呢喃细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生活中有很多“呢喃细语”的情景,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该怎样朗读呢?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

①轻柔的   稍慢             ②激昂的   稍快

11、课内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天,树木长得(丛丛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 得严严实实的,(当   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请在正确的字词后面画“√”。

(丛丛   葱葱)茏茏                       (当   挡)住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文中的横线上。

             

【3】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夏天的美景,作者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4】“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句话中用得最巧妙的是“_____”字,这个字形象地说明了小兴安岭的雾又___________

12、拓展阅读《列宁不懂就问》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他成绩优秀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在野外玩。他们都拿着小铲子,这里铲铲,那里挖挖,发掘大自然的奥秘。

忽然,有个小朋友大喊起来:“大家快来看,我挖到了什么?”小朋友都赶紧朝那个小朋友跑过去。原来他挖到了一个屎壳郎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

有个同学问:“怎么有这么多粪球?”

“哎,肯定是屎壳郎把粪球滚到窝里去的。”

“屎壳郎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

大家都答不上来,有个小朋友突然问列宁:“列宁,你不是经常看书吗?你应该知道,告诉大家吧!”

“这……”列宁一下给问住了,他难为情地挠挠头,他答应第三天把答案告诉大家。

列宁一回到家,就马上向哥哥请教。哥哥也不知道,就建议他找找家里的书。看看书上有没有解释。小列宁又开始倒腾书房的书,可还是没有找到。第二天他一大早就跑到图书馆,整整一个上午,他查阅了很多书籍,终于找到了答案。

第三灭,小列宁按时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壳郎把卵产在粪球上,幼虫孵出来就可以把粪球当食物吃。同学们听了都满意地笑了。

【1】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倒腾”的意思:____________

【2】列宁学习优秀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为了弄清__________。他回家先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终于找到了答案。

【3】文中提到小列宁向哥哥请教,他会怎样向哥哥请教呢?你来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本册书中,和列宁一样具有不懂就问的品质的是_________,我们还应该具备__________________等品质。

【5】如果你是列宁的小伙伴,你会怎么夸奖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最后一份晚报

晚上9点多。我深一家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影子忽然闪出来,吓我一跳。

借着路边的灯光,我看见是个小女孩,十来岁的样子。

叔叔,你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亭买份报纸?”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前方50米的地方果然有个报亭。我心想:你怎么自己不去呢?但我没说出口。天这么黑,我一个大人,对孩子的这一点小要求不能不满足吧。拿着钱,我过去取了报纸,转身往回走。

那孩子还站在树底下。你怎么还站在树底下呢?”我问。我怕被我妈妈看到。”“你妈妈?你妈妈在哪儿?”“就是那个卖报纸的。”“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报纸呢?”我怔怔地看着小女孩。

小女孩低头摩挲着手上的报纸,说:我晚上给她送饭时,还剩下一份报纸,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我看着小女孩,说不出话来。这时候,她的妈妈已在收摊儿了。小女孩把报纸往我手里一塞:叔叔,给你看吧,我回家了。说完,她从树影底下跑开了。

1. “没有拒绝小女孩的要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怔怔地看着小女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的句子在短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短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开心阅读。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相反,很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欢跳着、歌唱着……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水泥道像_______________   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______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例:(湿漉漉)的水泥.

___________的水塘.__________的麦苗  __________的树叶

3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荷花

  星期天,我们全家到公园去观赏荷花。走进大门,我一眼看见了那满池美丽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在水面的伞,上面布满了晶莹的水珠。粉红色的荷花箭直指天空,散发出阵阵清香。

  我们手扶着池边的栏杆,欣赏着艳丽的荷花。

  “谁能说出荷花的好处?”爸爸一边欣赏一边问道。

  弟弟抢着说:“荷花香,莲蓬子可以食用。”我说:“荷花很美,它的地下茎——莲藕也可以吃。”

  爸爸说:“荷花的好处的确很多,但是有一样最可贵:荷花虽然生长在淤泥里,可是开的花是那样清爽干净。荷花不怕淤泥,反而在淤泥中勇敢地生长着。”

我说□那么荷花最可贵的是出污泥而不染了□

爸爸接着说□对□做人就要像荷花那样□无论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多么复杂的环境中都要坚持正义□保持高尚的品格□不要做那种随波逐流的人□

我们一边谈论一边思索,渐渐地离开了荷花池,渐渐看不见娇艳的荷花了。

1给六、七两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找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抄写在下面,并说明用____ ____比喻______ _______

3用“‖”将文章分成两部分,并写出段意。

第一部分(第______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_____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花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写句子。

1.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改成被字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仿写句子

爷爷不听大家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多么票亮的菊花呀!

________________

(2)果园里有很多果树,有苹果树、梨树、枫树和桃树。

________________

(3)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蝴蝶张开翅膀起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为同学们表演了许多精彩的演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的吃着干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运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成分残缺:

1.老师和我去医院看望。

2.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3.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

()语意重复:

1.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2.我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3.那人大约五十岁上下。

()用词不当:

1.我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2.我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3.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不合逻辑:

1.迎面走来了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奶奶。

2.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3.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

()语序不当:

1.田野里吹来稻花香一阵。

2.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爸爸讲了许多雷锋动人的故事。

4.我介绍给来宾们学校的情况。

20、修改病句。

1.在这次小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我们热烈响应“学雷锋,学十佳”。

3.我们要校园内的花草树木。

4.听了报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请用下面的词语写成一段话。

来势汹汹  飕飕  居然  恐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