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假期——真假 高兴——兴奋
B.圆圈——圈出 调动——声调
C.挑战——挑水 扎针——扎花
D.稍息——稍微 压根——压力
2、“贳(shì)”是形声字,这个字的意思最有可能与哪个选项有关( )
A.泄气
B.世界
C.财物
3、阅读了《阿呆的水下世界》,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阿呆原名叫吴振兴,他是光荣小学五年级四班的学生。
B.在体育课落水事件中阿呆成功的救起了五个人。
C.在圣彼得堡小学和光荣小学的游泳比赛中阿呆战胜了阿纳托利,获得冠军。
D.胡朗、欧阳圆圆、蒋美丽和左拉拉最后都成了阿呆的好朋友。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修辞方法不一一样的一句是( )
A.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B.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C.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D.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照样子写一个。
秋风____________ 七______八______ 摇______晃______
____________丰登 三______二______ ______疾______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6、按课本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
(2)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
(3)人心齐,____________。
(4)诗人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让我看到了那火红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5)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出自宋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
(6)《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赞美了老屋______、_________的好品质。
7、照样子,填词语。
例:鲜艳的(服装)
欢唱的_____ 明朗的_____ 湿润的_____
饱满的_____ 浓密的_____ 鲜嫩的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pái liè zhǔn bèi shì xiàn yáo huàng
9、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这段文字是围绕那句话写的?请用“﹏﹏”画出来。
【2】选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 一词就可以概括。
【3】你能仿照文中二、三句的样子写一句吗?
仿写:秋天把__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赵州桥(节选)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2】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回首遥望( )A.第一 B.头 C.头领
(2)双龙戏珠( ) A.戏剧,也指杂技 B.开玩笑,嘲弄 C.玩耍;游戏
【3】这一段主要描写了哪几种不同形态的龙?请用“﹏﹏﹏”画出来。
11、阅读。
蚂蚁和螳螂
夏天到了,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螳螂呢?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盛开的时候,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哎!真是麻烦,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
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
【1】文中的“游手好闲”指( )
A.蚂蚁喜欢游荡,闲不下来
B.螳螂只图享乐,不爱劳动
【2】短文中“蹒跚”的意思是( )
A.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B.手脚灵活,动作敏捷的样子
【3】到了冬天,螳螂消瘦得不成样子的原因是( )
A.它做好了过冬准备。
B.他再不理蚂蚁。
C.他没有像蚂蚁那样在夏天里贮存食物。
【4】文章最后一段,螳螂的心情可以用( )来形容。
A.得意洋洋
B.悔不当初
C.轻松自在
D.迫不及待
【5】读了这篇寓言,你想对蚂蚁或螳螂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远离近视
【材料一】
近视有着眼睛看不清远物,却能看清近物的症(zhèng)状。近视眼也称短视眼。鉴(jiàn)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除了到医院验光外,最简便的方法是在5米远处挂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查。
造成近视的原因主要与遗(yí)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关。比如,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有高度近视,孩子也极易近视;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环境中看书、看手机;坐姿不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果在儿童视力发育期,饮食不均衡(jūn héng),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也可能会yǐng xiǎng儿童的视力发育,进而可能会引起近视。
【材料二】
青少年预防近视,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1.要注意养成正确的 坐姿,多做眼保健操。2.注意用眼时长,近距离用眼时的光线要适中。学习或看手机时,每隔一个小时便活动眼部,也可向远处眺(tiào)望。3.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多参加户外运动。4.注意饮食营养。多shí yòng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橙子等。
【1】根据拼音写词语。
yǐng xiǎng( ) shí yòng( )
【2】在文中找出3对反义词。
( )——( ) ( )——( ) ( )——( )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近视的症状是看不清近物。 ( )
(2)要鉴别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必须到医院验光。 ( )
(3)儿童在视力发育期挑食、厌食可能会引起近视。 ( )
(4)在光线很强的环境中看书才能避免近视。 ( )
(5)学习时间不宜过长,每隔1小时应活动眼部或眺望远方。 ( )
(6)多吃胡萝卜、菠菜对眼睛有好处。 ( )
【4】填空。
【材料一】第2自然段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锡林郭勒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méi mò)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sàn sǎn)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详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sā sǎ)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sàn sǎn)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前两个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从短文中找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子,在下面画上横线。
【4】短文中第二自然段着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草原__________的特点。
【5】短文中第四自然段着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草原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写下来,并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8】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9】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草原的____________之情。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怀念小时候
我长大了,已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了。但是我还十分怀念小时候那个调皮、好奇、胆小、好强的我,怀念那童趣十足的生活,怀念我的那些小伙伴们,怀念小时候每一个欢乐的场面。
小时候我很调皮,整天嘻嘻哈哈的疯玩。不是把东家的玻璃打碎了,就是把西家的花草给拔了起来。邻居们都拿我没办法,如果我干了一点调皮的事,他们常摇摇头说,小孩子家嘛不懂事,瞧他那样子也蛮可爱的。不过爸爸是饶不了我的,只要他知道我干了调皮事,我就要挨一顿“竹丝炒肉”了。
小时侯我很好奇。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甚至看到飞机在天上飞,幼稚的我居然也想跟着一起飞。我还常常问大人们一些“无聊”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上有多少星星呀?”大人们总是笑着说:“小孩子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每到这时,我就会大哭大叫:“不嘛,我现在就要长大,现在就要长大嘛!”
小时侯我很胆小。每当别人说一些关于“鬼”的故事,就认为世界上真的有“鬼”,害怕到了极点。晚上睡觉时,我就用被子蒙的严严实实的,真的害怕“鬼”把我捉去了。听到别人说“鬼”住在坟上,我就不敢到有坟的地方去。每到清明时,我就大哭大叫的不到坟上去祭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时侯呀,小时侯,你为什么过的那么快。你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永远是金色的,美丽的。
【1】文中的“竹丝炒肉”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词找近义词。
调皮—________ 好奇—_________
美丽—________ 害怕—_________
【3】文章中有一段话没写,联系上下文关系,并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出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小时候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小时候的性格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么理解文章中最后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lì)可供药材;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从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向来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
【2】“岁寒三友”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3】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分别写了______、竹皮、竹沥、______的妙用;第2自然段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
【4】最后一段中的“这种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留心观察,写一写。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请选择一个场景写一段话:
①上课时,同学们在教室里……
②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
③放学后,在安静的图书馆里……
④校园的大榕树下……
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的树叶真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雨是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人刻苦学习,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喜欢读书……请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夸夸他的长处,说出你喜欢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黄老师穿着一件蓝色的大衣,一顶黑色的帽子。
__________
(2)骆驼的嗅觉很灵敏,所以能帮助人们找到水源。
__________
(3)果园里种了许多种果树,有桃树、柳树、杏树和山楂树。
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树上结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2. 我们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21、习作天地。
题目:一次愉快的 经历(钓鱼、购物、登山……)
提示:要把过程写具体,还要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叙述清楚,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