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画上“____”。
银行(háng xíng) 尽力(jǐn jìn) 似的(shì sì)
行走(háng xíng) 尽管(jǐn jìn) 似乎(shì sì)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B.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C.“那让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D.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3、我的老师大约有40岁左右。( )
A.缺少成分
B.用词不当
C.重复啰唆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B.“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C.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5、我能将下面的小旗重新排列组成一句话。
(1)
(2)
(3)
6、写出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
1、溪里涨(________)满了春水。
2、整个森林浸(________)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7、看拼音,写词语。
ɡuī zé pū mǎn pái liè fēnɡ shōu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yóu piào yán liào hǎo wén zènɡ sònɡ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bān jiā jǐng rán jīng shén qù wèi
xiān měi rú tóng wēn róu dào yìng
dào yǐng huà cè wú qióng wú jìn
yīn yuè jiā wù méng méng lè qù
9、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1】选文描写了小学生们________时和________时的情景。
【2】画“ ”的句子很有新鲜感,用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________,衬托出小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现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这些山林里的朋友”在选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称它们为朋友是因为:孩子们和小动物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写小动物们的表现,是为了( )(多选题)
A.表现这所小学欢快、活泼的气氛。
B.表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把小动物吸引过来了。
C.表现小动物们的园子很大。
D.表现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自由自在。
【5】朗读画“ ”的句子时应该用( )的语气。
A.自豪
B.欢乐
C.低沉
D.悲伤
【6】选文中第二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这所小学的________之情。
10、研学的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了任弼时纪念馆。任弼时是岳阳汨罗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在纪念馆,大家了解到了任弼时的故事。
任弼时同志的整个生活里渗透着原则性。他是很喜欢打靶的,有一次,他住在陕北的一个乡村里,让警卫员给他(创造 制造)一个靶子,警卫员在老乡家中找到了一张芦苇席,做成一个靶子。他问清芦苇席的来历后,马上叫警卫员送回去,他说:“我们不能随便用老乡的一点东西。”他在北京养病时,常到景山散步,他的身体不宜走远路,警卫员建议从一个较近的小门进去,这个小门前面横着一条铁丝,挂着“游人止步”的牌子,他(拒绝 反对)了这个善意的建议,说:“这是园里的制度,我们不能违反,如果(必须 需要)这样做,也得和人家商量,得到(答应 同意)。”去年任弼时同志的妹妹从湖南到北京来看他,临走的时候,请他写一封信给湖南省委,给她丈夫介绍一个工作,他觉得这样做不合乎组织原则,断然拒绝了。
【1】在括号中选择恰当词打“√”
【2】课文围绕“__________”这句话写了有关任弼时的( )件事。
【3】我也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写。
雨下得真大,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根据选文第二自然段,给刺猬的活动排序。(填序号)
①就地打滚儿,把枣扎到背上 ②跑向水沟 ③归拢红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____”的句子,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是因为_________,并不是它真的长大了。句中的双引号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这样写使文章显得更生动有趣。
A 表示特定称谓 B 表示特殊含义 C 表示引用
【3】“小东西”这种称呼表现了“我”对刺猬的__________之情。
12、短文、做练习。
_____和_____
四川乐山有座大佛,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了。它的一个脚趾头上可以站好几个人。由此可见这座大佛是多么大了。
一天 一个在佛下 头向上望去 惊讶地叹道
喔 人和大佛比起来 人是太渺小了
忽然听见大佛说话了:“你说人渺小?不,我的形象虽然高大,却是人塑造出来的啊!所以人是最伟大的。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千百万人团结在一起,就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了。我真羡慕人,假如我能变成真正的人那多好啊!”
(1)认真读短文,把文章题目补充完整。
(2)给文章的第2、3自然段加上标点。
(3)第1自然段共有____ 句话,主要讲
(4)结合短文内容理解句子中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在( )里打“√”。
“喔”表示的语气是:①奇怪、怀疑 ( )
②惊讶、赞叹 ( )
“涉小”的意思是:①指人长得小,不高大。 ( )
②对人轻视,小看。 ( )
(5)“羡慕”的意思是看了喜爱,想照着做或希望得到。文章中的大佛羡慕的是________,因为
(6)选择正确的答案,在( )里画上“√”
这篇短文主要讲:
①大佛大,人小。 ( )
②讲大佛的力量小,人的力量大。 ( )
③讲人是最伟大的,只要团结起来就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 ( )
13、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今天是兔奶奶的生日。一大早,小兔子拉拉就提着小竹篮向小树林跑去,它要去采蘑菇,请妈妈做美味的蘑菇汤送给奶奶。奶奶最爱吃蘑菇了。
清晨的小树林,亮晶晶的露珠挂在树叶上、草茎上、小野花上……大树底下,小蘑菇们举着白嫩嫩的小伞,伸着胖嘟嘟的小腿,可精神了。
拉拉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入篮子里。突然,伞底下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一只小蜗牛。“兔姐姐,你要把蘑菇全采走吗?能不能留下一朵给我做房子?”“当然可以。”拉拉给小蜗牛留下了最大最漂亮的一朵蘑菇。
拉拉哼着歌往树林外走去。咦,那不是小山羊吗?它低垂着脑袋,很不开心。
原来山羊爷爷病了,想喝一碗青草蘑菇汤,小山羊没采到蘑菇。拉拉分了半篮子蘑菇给它。“爷爷喝了蘑菇汤,病一定会好!”小山羊可高兴了,连声向拉拉道谢。
告别了小山羊,拉拉加快了脚步。忽然,草丛里跑出来一头小野猪,它哭着找妈妈。“兔姐姐,你看到我妈妈了吗?妈妈一大早就出去了,我好饿——”小野猪眼巴巴地盯着拉拉的小篮子。“好吧,好吧,给你几朵,吃完了乖乖回家等妈妈。”小野猪使劲点点头,抱过小篮子“吭哧吭哧”吃了起来。一不小心,小野猪把蘑菇全吃光了。
看着空空的小篮子,拉拉急得眼圈都红了。“对不起,我本来只想吃两朵蘑菇……”小野猪低下头说。
拉拉拎着空篮子,闷闷不乐地回家了。奶奶听了事情的经过后却开心地笑了。它摸着拉拉漂亮的长耳朵说:“好孩子,你做得对极了!”
蘑菇早餐做不成了,妈妈煮了一大锅胡萝卜汤。拉拉给奶奶盛了满满一大碗。奶奶说□□拉拉盛的汤真甜啊□□
【1】加在文章最后一段方框里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 。 ”
B.: “ 。 ”
C.: “ ! ”
D., “ ! ”
【2】下列词语中,和“吭哧吭哧”构词方式相同的一项是____
A.滴滴答答
B.沙啦沙啦
C.噼里啪啦
D.蹑手蹑脚
【3】小兔子拉拉为什么一大早就去采蘑菇?____
A.它很想吃美味的蘑菇。
B.它要送给妈妈当早餐。
C.它要让妈妈做蘑菇汤给奶奶当生日礼物。
D.它要送给生病的山羊爷爷。
【4】拉拉把蘑菇分给了____
A.小蜗牛、小山羊、兔奶奶
B.小蜗牛、小山羊、小野猪
C.小山羊、兔奶奶、小野猪
D.小蜗牛、小山羊、兔妈妈
【5】小兔子拉拉的行为让我想到了这样一句名言____
A.人心齐,泰山移。
B.不迁怒,不贰过。
C.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D.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描写竹子的句子划横线,这里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说明________。
15、课内精彩阅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
【1】按课文原文填空。
【2】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庭:________________ 瓮:________________
皆:________________ 迸:________________
【3】用“/”标出文中第一句话的朗读停顿。
【4】文中的“光”指的是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5】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第二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东方升起的红太阳照亮了故乡美丽的土地。(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叶落下来。(把句子写具体,至少要扩两个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万佛湖是舒城最有名的风景区。(变换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全校师生和王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整本书阅读
本学期,我选择了《 》这本童话书展开阅读,我选择它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提示:可以从阅读的故事或者故事中的人物等角度写理由。)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鹿欣赏影子。(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仿写句子)
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他会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贝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这场雨下得太大了,我身上的衣服完全湿透了。
(2)鲁迅先生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3)我要改正上课做小动作的不正确的毛病。
(4)通过同学们的亲热帮助,王小刚的语文水平大大提高。
20、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1、习作。
读了上面的童话故事,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请你从下面选择一组词语,发挥想象,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写一个故事。
A.国王 黄昏 厨房 B.啄木鸟 冬天 森林超市
C.玫瑰花 星期天 小河边 D.小公主 月亮 小王子
提示:写之前想一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的?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想清楚之后再写。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连贯,字数在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