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恰当的是( )
A.小溪泛尽却山行(再,又)
B.儿童急走追黄蝶(跑)
C.因释其耒而守株(耕地)
D.春风送暖入屠苏(一种酒)
2、下列句子意思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一所边疆的小学难道不可爱吗?
B.这一所边疆的小学不可爱。
C.这一所边疆的小学很可爱。
3、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一本正经 大惊失色 B. 勤学苦炼 引人住目
C.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D. 五彩缤纷 绚丽多彩
4、下面词语中互为近义词的一组是( )
A.懦弱—软弱
B.模糊—清楚
C.奇异—寻常
5、先用给出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再把词语分别填入句子中。
冷:(______) (______)
1.面对这种突发事件,青头显得很(______)。
2.秋天来了,鸟儿们飞走了,树林里变得(______)起来。
油:(______) (______)
3.运动会上,同学们都拼命给自己班的运动员(______)。
4.大公鸡看着自己鲜红的冠子,(______)的羽毛,得意极了。
6、读拼音,写词语。
zǎo chen xiān yàn dú shū tiào wǔ hù xiānɡ shuānɡ b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琳琅满目的 ( ) 举世闻名的 ( )
美味可口的 ( ) 五光十色的( )
8、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róng qiú fú zhuāng yán liào là zhú jiù mìng
zhǔn bèi nǎo dai yǎn zòu chì bǎng yáo huàng
9、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向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题目《他要感谢那只手》中,“他”指的是___________,“那只手”是______的手。
【2】给第6自然段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同。
【4】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小道格拉斯外貌的句子。
【5】在文中用曲线画出表现小道格拉斯家境的句子。
【6】你认为短文中的女教师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自己的话写出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说“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秋天的雨(片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片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
【2】片段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果树、______等景物的描写,写出了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美丽的景象。
【3】从“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中,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
【4】读完了片段,我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时,要关注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通过本学期课内外的积累,我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来描述秋天;我还积累了描写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文中摘抄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含羞草的秘密
在我们上学必经的小路旁,长着一株含羞草,它的茎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只要一碰它,叶子就会合拢,含羞草的头就会低下去。我们特别喜欢拨弄它,每次经过那里,都争着去“羞”它,可有意思了。
今天早晨,骆宁抢在我前头,去拨弄含羞草。忽然,她惊呼起来:“你们快来看,含羞草不羞了!”我和志玲跑过去一看,含羞草果真纹丝不动。我又拨弄了几下,奇怪!含羞草的叶子没有合拢,它的“脸皮”变厚了。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回家后,我找来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来看,才知道其中的奥秘。原来,在含羞草的小叶片、大叶柄与茎相连的地方有一个充满水分的叶枕,当我们碰叶片时,叶枕下部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流向上部和两侧,叶柄低垂下去,含羞草就呈现出“害羞”的状态。由于我们经常碰它,使叶枕内的水分都流失光了,来不及补充,含羞草就“不羞”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纹丝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思不得其解:_________________
【2】含羞草是一种怎样的植物?(______)(可多选)
A.含羞草总是低着头。
B.含羞草的茎很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
C.含羞草的叶枕中充满水分。
D.含羞草“不羞”是因为我们不经常碰它。
【3】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4】“我”的观察很仔细,不仅观察了__________,还探究了___________。
【5】“我”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
12、思维飞跃
去年在我生日那天,爸爸送给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真讨人喜欢。圆圆的脑袋上,竖着一对粉红色的耳朵,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蓝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得大眼珠海真有神采!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神气,更漂亮了。
(1)给短文加题目。
(2)文中“小花鹿”指的是( )。
(3)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 ),作者描写的顺序是:( )( )( )( )( )( )( )。
(4)连线。
圆圆的 眼睛 粉红色的 眼珠
明亮的 脑袋 圆溜溜的 耳朵
橘黄色的 尾巴 红色的 样子
短小的 身体 淘气的 斑纹
(5)本文主要写了( )。
①“小花鹿”的来历。
②我喜欢“小花鹿”。
③“小花鹿”的来历和样子。
(6)画横线的句子是比喻句吗?请你用“仿佛”说一个比喻句。
13、带着问题来读书。
(1)我们玩过的捉迷藏和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 )
A.我们捉迷藏是藏在床底下或柜子里,李四光是藏在石头后面。
B.我们捉迷藏很快就被小朋友找到,李四光没有被找到。
C.我们只是单纯地玩,李四光在玩中思考,对奇怪的大石头产生疑问,并执著探索,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2)文中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
A.天上掉下来的。
B.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14、课内阅读。
《读不完的大书》片断
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味道格外鲜美。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子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桐。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搪边的棕桐树高大挺拨,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搪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选自来维之《读不完的大书》)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我家房子前后栽有_________,它们在_________里,开不同的花,结_________
【2】用多种方法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然后连一连。
雨后春笋 指事物直立而高耸,刚健有力。
高大挺拔 形容超过常人,与众不同。
超凡脱俗 指下雨后的竹笋生长得又多又快。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个和尚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够自己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面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俩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谁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脆,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争执:_______________
(2)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
【2】净瓶里的柳枝开始枯萎是因为__________,后来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_________。
【3】“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三个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一个星期天,来到郊外游玩爷爷李四光带着女儿玲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超市生意红火,那个超市冷冷清清。两个超市相距不到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仿写句子,先写观察到的情况,再写引出思考并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一写,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会到哪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有事,你们语文课上自习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然后仿写。
她笑得像花儿一样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说一段话。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
(1)例:妈妈累得直流汗。
________________
(2)例: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共三处错误)。
这个小小的失误让他几乎差不多失去了信心,他穿上蓝色外套,一顶灰色帽子,独自离开了塞场。
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我家有一个很大的玻璃鱼缸,里面有许多美丽的小金鱼。每条小金鱼都有一条尾巴银杏似的,真是飘亮极了。一天,我发明一条小金鱼身上长满了很多白点,我想,小金鱼大概可能生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愿意把它写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