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视的防治重在预防。”这句话插在下面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合适?( )
①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适度。②坐车或行走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要躺着看书。③读写40分钟要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④课间10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⑤要控制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避免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哪一项?( )
A.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B.我们可以借助注释来学习丈言文。
C.他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礼物,整日爱不释手。
D.亮亮手不释卷,短短半个月,就把《西游记》看完了。
3、诗句“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生”意思是( )
A.生平
B.产生,生出
C.具有生命力的
4、下列对本学期的学习方法表述有误的是( )
A.带着问题默读,不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课文意思。
B.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旁批、插图、课文内容等信息进行故事情节的预测。
C.借助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5、照猫画虎写词语。
灰蒙蒙 红______ 黑______ 黄______ ________ _______
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表示______的词语,属于ABB式结构。
6、我是小小模仿家。
(1)议论纷纷(ABCC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清清楚楚(AABB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按课文内容填一填,做一做。
1.“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两岸_________,_______日边来。”这首诗的第一句中的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写出了长江奔腾向前的水势。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_________。小雨滴______,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____________。
8、生字书法
“耍”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是“而”,不要写成“”。
耍 蒲
英
盛
喊
欠
9、课内阅读。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文中概括草地上野花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野花颜色的词语有:“ ”,可以用成语“ 、 ”来形容这些颜色。
【3】从“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中的“可以体会到树木
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说明了树木在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并写一写句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这一段主要描绘了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景色。
B.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说明太阳有很强的杀伤力。
10、拓展练习
短暂的秋天
“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本意并不是指秋天短,我这里写的却是短暂的秋天。大兴 安岭的最北端一祖 国北极的秋天有多长呢?春、夏、秋三季才两个多月,秋天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星期天,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的“珍珠”,水灵灵的,放到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口水。
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又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有的还形成了蘑菇圈,可圆可圆啦。洁白柔嫩的白蘑水灵灵的;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儿红色,小巧玲珑,像一把美丽的小雨伞;花脸蘑就像戏曲里的大花脸;又肥又大的“黏团子”黏糊糊的,它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呢;榆黄蘑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猴头”,它们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听说它们还是宴席上的佳肴呢;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
一场霜冻过后,“臭李子”不涩了,变得又甜又香;山丁子不硬也不酸了,变得带点甜;刺玫果也变得有了清香气;还有“一把抓”、“狗奶子”、小葡萄等都成熟了。这时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孩子们便采这些野果去了....
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
【1】联系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的秋天 _____________的乐趣
____________的都柿 _____________的白蘑
【2】大兴安岭的秋天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详写了哪两种山货?略写了哪些山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儿红色,小巧玲珑,像一把美丽的小雨伞”,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黄蘑的外形特点,你能用这种方法介绍 一种你熟悉的植物的样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用“一日三秋”这个成语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大车队
①一队载着瓦罐的大车,正从一个陡峭的山坡往下走。车队主人赶着第一辆车小心翼翼地走在前头,让其余的车在坡顶等候。
②为了不让大车往山下滑,驯良的骏马几乎用身体的后半部顶着货车,一步一步向下挪。可是,坡顶上的一匹年轻的马却大骂可怜的骏马没有能耐:“嘿,大家夸你是骏马,真是奇怪啊,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哎呀,差点撞到岩石上。斜啦,又歪啦!胆子放大些呀!瞧,又撞上了。哎,真是一头蠢驴!要是上山或者在夜里,那还情有可原,可现在是下山啊,而且又在白天!既然你没本事,就应该驮水去。待会瞧我的,看我怎么下山,我保证分秒不会浪费,让车子飞一般下山。”
③于是轮到年轻的马了,它弓起脊梁,挺起胸膛,拉起货车上路啦。但是它刚一起步就开始摇晃,身后的大车催促它,车速变得越来越快。小马索性撤开四蹄飞奔起来,大车碾过石头,越过沟壑,一路上跌跌撞撞。
④最后,马儿拖着货车“轰隆”一声,翻进了山沟,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
⑤世上许多人都犯这个毛病,别人干事,我们全盘否定。一旦该着我们自己干起,却弄出加倍糟糕的结局。
——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
情有可原: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故事山”的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驯良的骏马用身体顶住货车向下挪,想要大车不往下滑,但是_______。于是_______,结果_______。 |
【3】对第②自然段中“哎,真是一头蠢驴!”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年轻的马对骏马的赞美。
B.年轻的马对骏马的佩服。
C.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同情。
D.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嘲笑。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用“ ”在文中勾画出来。
【5】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A.车队的主人 B.驯良的骏马 C.年轻的马),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诱人—________ 巨大—________(2)这段话用“美丽的大花园”来形容小兴安岭的________,用“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________,起到了概括全文的作用。(3)请你来仿写。
________,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1】照样子,填一填。
例:(又厚又冷)的墙 (__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__)的小草
【2】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哪些幻象?把相关语句画上“ ”。
【3】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幻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女孩非常饿,极度渴望得到食物。
B.小女孩的火柴具有魔法。
14、课外阅读。
小狐狸和小乌鸦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中的那个老乌鸦,经常把自己当年上老狐狸当的教训,讲给小乌鸦听,要小乌鸦记住这个耻辱,提防奉承话里的阴谋诡计,小乌鸦每次听了都连声说:“记住了,记住了!”
有一天,小乌鸦衔着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心里想:“要是我碰上狐狸,一定不会上当。”凑巧,一只小狐狸过来了,他看见小乌鸦便嬉皮笑脸地站在树旁,甜言蜜语地说开了。但是,小乌鸦牢记着老乌鸦的教训,根本不去理他。
小狐狸有些失望了,他转了转眼珠子,换了一副嘴脸,破口大骂起来:“该死的小乌鸦你听着!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们祖祖辈辈更坏的东西了,你们是坏蛋,是骗子,谁碰上你们,谁就倒霉,谁听了你们的声音,谁就一辈子遭殃……”
【1】第1自然段中“奉承话”的意思是( )
A.讨好别人的话。
B.承诺别人的话。
C.关心别人的话。
【2】“小乌鸦牢记着老乌鸦的教导”,老乌鸦的教导是_________。
【3】为了让小乌鸦开口,小狐狸先后用了什么方法?
_________
【4】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你预测一下故事结局,并说一说你的预测依据。
故事结局:_________
预测依据:_________
15、我能认真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
“哈哈,”蛀书虫笑着说,“你这个无知的家伙,怎么连我也不认识?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
蜘蛛奇怪了□说□可是我听说□只有人才配当学问家呀□
蛀书虫又哈哈大笑起来:“人怎么能同我相比?他们拿起书,只是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又原封不动地放在老地方。而我呢,钻进书里把每页书每个字通通吞到肚子里。年复一年,你想想,我肚子里的学问该有多少!”
“那么,请教一下,我怎样才能成为大学问家?”蜘蛛又问。
“当然也得学我的样子,钻进书里把书吃掉喽。”蛀书虫趾高气扬地对它说。
蜘蛛想了想,开口道:“不。按照你的理论,我有个更省事的办法——既然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我把你吃进肚子里,你的所有学问不就全都进了我的肚子了吗?”
……
【1】给第二自然段画线部分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填在□里。
【2】联系本文内容,第五自然段的“趾高气扬”的意思是( )
A.形容非常兴奋的心情。
B.形容体型很大,连脚趾都很大。
C.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D.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3】为什么蛀书虫自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 )
A.它钻进书里,认真学习每页书每个字。
B.它觉得自己比蜘蛛聪明,就是最大的学问家。
C.它肚子里可以装下很多的东西,包括学问。
D.它认为它把书里每个字吞到肚子里,就有学问。
【4】如果蜘蛛把蛀书虫吃进肚子里,你认为蜘蛛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事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发生什么?请你大胆预测蛀书虫的结局。你是依据什么来推测的,请联系文章的关键信息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例句:小家伙摔得挺重的。(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照样子写句子)
我高兴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在树枝上叫。(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不是一个创举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3.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照样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4.这次活动,班长和全班同学都参加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大变脸。
(1)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弯弯的小船。(仿写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响起了激烈的掌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蚂蚁队长搬不动那块大奶酪。蚂蚁队长叫来七八只小蚂蚁帮忙。(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①珍妮买了七个面包圈,爸爸两个,妈妈两个,一个给小弟弟,粉红色的两个给自己。(语序不当)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敏捷。(搭配不当)
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列病句。
1.各种颜色的红气球在空中飘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数学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有了很大的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和我热烈地握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童话
题目: 山羊和长颈鹿
小羊说:“长得矮好。”长颈鹿说:“长得高好。”你认为谁说得对?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