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标语中,放在校园花坛边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B.亲,别宅了,咱一起出去跑跑吧!
C.我爱花儿开得美,花儿夸我心灵美。
D.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
2、怎么才能安慰你考试失常的好朋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择安静的人少的地方安慰他。
B.先给他一个拥抱。
C.好好批评他一顿,然后再跟他讲道理。
D.要设身处地地想想他的心情再开口说话。
3、结合本学期的阅读链接和课外阅读,想想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多选)
A.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有“众神之父”洛基,有大力士俄耳浦斯……
B.田野的《难忘的一课》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台湾老师认真教中文的感人故事。
C.传说精卫的父亲炎帝尝遍百草,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
D.在比安基的《森林报》中作者通过写连续观察日记记录了燕子的生活。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子折枝”意思是“树上李子很多,把树枝都压断了”。
B.“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朝的明月照着汉朝的边关。”
C.《观潮》一课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钱塘江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
D.“佩”的第5画是“丿”,“专”字共有4画。
5、十三班同学们写给旺达的是一封( )的信
A.饱含歉意 B.饱含友情 C.祝贺旺达获奖 D.既表示歉意又表达友情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冲我发火(chōng) 枝折花落(shé)
B.看守门户(kān) 引吭大叫(háng)
C.敛声屏气(bǐng) 沉着冷静(zháo)
D.苦苦挣扎(zhā) 自强不息(qiáng)
7、下面是唐诗的一组是 ( )
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三色半城湖。
8、形近字组词 。
凝( ) 拆( ) 租( ) 核( )
疑( ) 折( ) 祖( ) 刻( )
9、课外美文欣赏。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字准确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倔强、孤独的精神面貌。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4】对这首诗分析恰当的是( )
A.“千山”指一千座山,“万径”指一万条小路,“千山”“万径”描绘了一个阔大苍茫的背景。
B.“绝”“灭”两字的使用,使“千山鸟飞”“万径人踪”描绘的场景发生了猛烈的转折。
C.寒江独钓的画面,显示了作者深沉的无奈,他内心向往热闹繁华的人生场景。
10、课外阅读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爸爸喊我:“你看, 雨水都溅在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的雨水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 雨水有那么大的尽儿,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 ‘水滴石穿’。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听了 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发。
【1】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用“ ”标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3】“我”发现了什么美妙的东西 ?(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4】为什么爸爸要“故意”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人人都能成为“蜘蛛侠”
在一面白色的墙壁上,一位男性稳稳地贴在墙面上,而且他完全没有借助任何的绳索和梯子,就能像蜘蛛一样,在墙壁上肆意“走动”。要知道,在地面上,他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现在他竟然能攀登这面垂直的墙壁!是什么让他实现了“蜘蛛侠梦”呢?
原因在于他身上那套特殊的装备。这是一个吸盘结构的攀登装置,下面连接了多个活塞,活塞下还连接着马镫(dènɡ)。这个特殊装备实际上是科学家们“偷师”大自然的成果。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壁虎、蜘蛛等动物为什么可以在墙上跑来跑去而不会坠落?我们是否可以复制这种能力?于是科学家们决定先行研究壁虎。他们发现,在壁虎的脚趾上,有成千上万的微小的绒毛突起。当壁虎攀爬墙壁或天花板时,这些突起会和它们发生紧密接触,产生范德华力,这样,壁虎就能贴在墙壁上,甚至在墙上走动或奔跑了。但即便是纳米级的仿壁虎脚趾,也远没有壁虎的“高超技艺”。
怎样才能让仿壁虎脚趾和墙壁更加紧密地接触呢?科学家们想到了压力。他们制造了带有许多绒毛的吸盘,加入了可以抽出空气的活塞,活塞通过脚部的马镫控制。当脚部的马镫下降时,活塞就可以从吸盘里抽出多余的空气,吸盘外的压力比吸盘内的压力大,吸盘受到挤压,吸盘上的“毛”就会贴近并紧紧抓住墙壁,激活范德华力。
这种吸盘和活塞的结合适用于较为光滑的平面,如果是凹凸不平的墙壁,反倒显得毫无用处了。对此,科学家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种动物身上——蜘蛛,希望能“偷学”蜘蛛爬行的“秘籍”。在观察蜘蛛在不平整的墙壁上爬行的过程时,科学家们发现蜘蛛身上有许多极为巧妙的向下的钩刺,当蜘蛛不小心悬空时,这些钩子可以抓住墙壁的表面,保证蜘蛛不往下坠落。蜘蛛的巧妙结构让科学家们惊叹不已,他们将这个微型钩刺和磁铁结合,研制出了可以攀爬凹凸表面和金属材料的平面的设备。
壁虎和吸盘、蜘蛛和磁铁的结合几乎征服了所有材料和形状的表面,也许在未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蜘蛛侠”。
【1】(问题探究)状状一共提了六个问题,请你给这六个问题分分类。(填序号)
①题目“人人都能成为‘蜘蛛侠’”的条件是什么?
②根据第3自然段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是:在模仿壁虎、蜘蛛等动物在墙上爬行的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遇到了什么难题?
③文中提到的攀爬装备模仿的对象是谁?
④画“﹏﹏”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⑤第6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换成“完全”可以吗?
⑥“范德华力”是什么意思?
(1)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理解的问题是:_____
(2)对文章题目思考的问题是:_____
(3)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_____
【2】(问题解答)请你帮助状状解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的攀爬装备模仿的对象是 和 。
(2)画“﹏﹏”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在括号内打“√”。
A.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 B.用问句引起读者思考( )
C.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D.引出说明对象( )
(3)第6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换成“完全”可以吗?请简述理由。
【3】(问题迁移)壁虎、蜘蛛与蜘蛛侠有什么联系?
壁虎 (________) 蜘蛛 (________)
蜘蛛侠 (________) 蜘蛛侠 (________)
12、阅读短文。
特殊的墙
暑假里有一天。我做完作业,无意间打开电视机。这时,电视里正在播抗洪抢险的紧张场面。只见滔滔的洪水奔腾而下,抢险大军背着一包又一包沙袋,快速冲上堤坝。谁知水流湍急,沙袋刚扔下去,就被洪水冲走了,把一辆卡车推下去堵决口,谁知又被洪水冲走了。怎么办?怎么办?在这紧急关头,只见抗洪战士手挽着手,纵身跳入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墙——不是该用砖和水泥砌成的建筑吗?
面对这堵“墙”,我愕然了。这是一堵不平凡的“墙”,它是由堂堂七尺男儿之躯,是由一颗颗燃烧着的爱国爱民的赤诚的心垒成的。它完全可以与我国的世界之最的万里长城一样震惊中外,甚至比万里长城更伟大。
今天的社会上,不是还有一些人也在筑“墙”吗?他们是贪国家之财,用来堆砌个人的安乐窝。这种人,也许能在这堵“墙”里取得暂时的欢乐,但这堵“墙”迟早是要倒塌的。
面对此情此景,我再也坐不住了。我拿起自己心爱的储钱罐,跑出家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紧要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一句反问句,并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3】你认为作者跑出家门干什么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四(1)班学生要开展“和新疆小朋友书信手拉手”活动,王佳作为其中的一名成员,收到了一封新疆来信。阅读下面这封信,按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王佳把信分享给二年级的妹妹,为了方便妹妹阅读,给信中部分生字注上了拼音,全部正确的是( )
A.边缘(yán) 滋润(zī) 摔断腿(shuāi)
B.隐藏(yǐn) 发颤(zhàn) 降雪(jiànɡ)
C.据说 (jù) 塞外(sài) 挖掘(jué)
【2】信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眉青目秀 招待 临近
B.盼望 遗址 羡暮
C.冰天雪地 年级 曾经
【3】信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奔流不息
B.热泪盈眶
C.长途跋涉
【4】下列选项符合信中画线句子意思的一项是( )
A.幸好这几年我们村修了路,不然,等医生长途跋涉赶到,我妈妈不可能好得那么快。
B.幸好这几年我们村修了路,不然,等医生长途跋涉赶到,我妈妈难道还好不了那么快?
C.幸好这几年我们村修了路,不然,等医生长途跋涉赶到,我妈妈能好得很快。
【5】下列故事,阿依娜不可能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读到的是( )
A.精卫填海
B.画蛇添足
C.吴刚伐桂
14、阅读理解。
外婆家的小屋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到了外婆家,这不由得勾起了我对那座小屋的回忆。
屋子前面是一个小院。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一丛丛,一片片,把这朴素的院子装点成花园似的。成群的蜜蜂从墙外飞来,盘旋在花上,不住地唱着歌儿。
屋子后面,是一个大竹园。一丛丛翠竹不时发出飒飒的声音,仿佛在亲切地交谈着。当我们走进竹林的时候,脚踏着那永远照不着阳光的泥土,软软的,比踏着地毯还舒服。夏天,我们常常摊下一张席子,带着一壶凉茶,躺在那里听外婆讲故事。
墙外搭着瓜棚、豆架。秋天到了,晚上月光如水,棚架上的绿叶丛中,不断送来虫子的歌声,很容易地把我带进了甜蜜的梦中。
冬天是最寂寞的,但是,在这屋里的火炉边,我常和表姐妹们烤山芋吃;在屋外的雪地上,我们曾经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好美的一个梦啊!让我又一次回到了外婆家,回到了那座伴我度过童年的小屋。
【1】最能概括第2自然段画线部分所写内容的成语是( )
A.生机勃勃 B.万紫千红 C.桃红柳绿 D.花好月圆
【2】作者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
A.时间 B.地点变换 C.事情发展 D.空间
【3】夏天,我们在竹园里感受到怎样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拟人句,用“ ”画出来。
【5】你最喜欢外婆家的哪一个季节?请简要写明原因。
季节: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破天荒 敲边鼓 栽跟头 碰钉子(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动词描写表现“害怕”。
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有5处错误)
周老师是我们四(一)班的语文老师,她不但长得漂亮,并且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周老师每天要求我们读课外书,她经常对我们说:“阅读能力的提升,与是否广泛阅读有很大关系。”在她的督促下,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了。今年,张老师光荣地被评为“优秀教师”称号。我们为有这样的好老师感到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一段话。
王明是四一班的学习委员,他深受同学们的关爱。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举行演讲班级比赛,他在热心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经过激烈的比赛!王明获得了班级演讲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写出正确的句子。
科学家经过多次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芦叶船》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通过折芦叶船、放芦叶船,展示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生活,文中充满了孩子们美好的想象。同学们,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写出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