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书写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仿佛 慰蓝 玉笋 连棉不断 绚丽清秀
B. 狭窄 战役 率领 一针见血 从容镇定
C. 推测 袭击 约莫 前府后仰 引人注意
D. 污染 纠正 复杂 受益非浅 悦耳动听
2、下列语句不是描写人物神态的一项是( )
A.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
B.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C.这个喜讯使他的眼睛里有了神采,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笑意,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渐渐地带上了一种轻快的节奏。
D.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就连脖子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3、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蝙蝠就像没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B.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C.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D.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辆小汽车突然冲上人行道,吓得行人面如土色。
B.在学校唱歌表演中挑大梁的是我们班贝贝同学,她的歌声如黄莺般婉转。
C.跑道上,两支队伍齐头并进,难分高下。
D.比赛失败了,大家心情很糟糕,左顾右盼地看着地面。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是( )
A.梅兰芳蓄须的举动表现出他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
B.哥哥和弟弟一起在院子里朗读课文,顿时人声鼎沸。
C.他连日奔波借款,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懊恼沮丧。
D.工作中听不见群众的意见就容易栽跟头。
6、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霎时(shà) 风俗(shú)
B.苍蝇(yín) 叶柄(bǐng)
C.降服(jiàng) 弯曲(qū)
D.挖掘(jué) 血液(yè)
7、“故事组”的同学要讲一讲神话故事。下列哪个办法你不推荐?( )
A.《盘古开天地》配有很多精美的插图,我们可以借助插图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故事讲清楚。
B.遇到像《精卫填海》这样的小古文,我们可以结合注释,用上自己的话来讲一讲。
C.发挥想象,可以让我们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的石头的过程讲清楚、说生动。
D.讲清楚故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8、主题积累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______。
临行密密缝,______。
______,报得三春晖。
9、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1】【理解含义】标题中的“我”指_________,“中国心”指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探究】歌词中为什么要列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字词】“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换成“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感情】歌词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请从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欣赏
重识钱江潮
张抗抗
大潮出现的时候,远远一条闪亮的白线,在江的下游缓缓向上游平移,像是一根测量地平线的银尺。猜想钱塘江水原本顺流而下奔涌入海,一江清泉进了东海,搅出些咸味,心生悔意,像是嫁出去的女儿,在婆家待得烦闷厌气,夜夜思念自己的出生地,每日总要挤进杭州湾口的喇叭筒里,回头来探访母亲。都说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海水与江水的混血儿,却生出些叛逆的性情,偏要一日两次折返西行。因是逆流而上,江道渐窄,水和水就一滴滴纠缠、一层层叠加,满怀再生倒走的狂热。
银线渐近,传来隆隆的吼声,豪情万丈;望得见潮头上你追我赶的浪花,溅起白色的水雾,如同一排并肩行进的火车头,齐齐喷着蒸汽,步步逼来。更近,忽而变成了一大群白色的野马,从左岸到右岸,密集得没有一丝缝隙,脚踏洁白的雪地雪原,义无反顾地朝着上游奔腾……此时脚下的江面却是出奇地安宁,柔情万种地静静守候,只等那威武健硕的壮汉投怀入抱的那一刻,以大海覆盖了江河的身体,江海相遇的激情,掀起翻江倒海的排浪。它们拥抱热吻之时,雾凇雪涛银妆素袍壮美华丽,一瞬间从你脚下哗然而过,只顾往前奔去,身后扬起黑烟黄尘,一片污泥浊浪泥沙俱下。
原来,这日日溯水而上的钱江潮,奔腾的动力不在海中,而是来自高远的天穹。月亮才是操纵着它命运的神灵,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上恋人。
潮头跃过,再看岸边脚下的围堰,一块块巨大的花岗条石,竖着插入堤岸,一层砌一层呈阶梯状,铜墙铁壁一般坚固,好似一道隐入水中的百里长城。历史上,塘堤一次次修筑一次次被潮水冲垮,海水倒灌为患一方,统领修塘的官员无颜见父老乡亲,曾有多人自愿投水殉职。在一代代海宁人的血肉之躯上,鱼鳞石塘终于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建成,从此将万钧之力的钱江潮锁于江中。这石塘有多厚重坚固,就知大潮的力量有多威猛。
出了盐官的观潮亭不远,十余里江堤通达顺畅。车子很快追上了刚刚经过盐官的潮头,赶到了潮头之前,人与潮水并行,保持同一速度,或前或后,亦步亦趋。江风吹来,洒开细碎的水珠,身上头发上都是潮水的湿气;左侧是起伏的江面,身子像被潮水整个托举起来;海水急剧地向前推进,一丈一丈地吞没了江水,如一艘所向无敌的巨轮,在水上冲锋陷阵。侧望老父,竟是一副如痴如醉的神态。那一米多高的水墙,横着移动推进,起起伏伏,潮过之后,在江面上留下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漩涡。这一场海水企图置换江水的搏斗,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直至六和塔下,气数用尽才见胜负。
(选自《浙江日报》,有删改)
【1】选文中,杭州湾口是什么形状?( )
A.半圆形
B.喇叭形
C.三角形
D.正圆形
【2】第4自然段中“海水倒灌为患一方”这一现象结束的是什么时间?( )
A.明朝万历年间
B.清朝雍正、乾隆年间
C.民国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3】选文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
A.由近及远
B.从上到下
C.从左到右
D.由远及近
【4】下列句子中,与“大潮出现的时候,远远一条闪亮的白线,在江的下游缓缓向上游平移,像是一根测量地平线的银尺”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潮头上你追我赶的浪花,溅起白色的水雾,如同一排并肩行进的火车头,齐齐喷着蒸汽,步步逼来。
B.一块块巨大的花岗条石,竖着插入堤岸,一层砌一层呈阶梯状,好似一道隐入水中的百里长城。
C.海水急剧地向前推进,一丈一丈地吞没了江水,如一艘所向无敌的巨轮,在水上冲锋陷阵。
D.这一场海水企图置换江水的搏斗,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直至六和塔下,气数用尽才见胜负。
【5】有人认为,“一瞬间从你脚下哗然而过,只顾往前奔去”这句话中的“哗然”一词用得十分巧妙,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哪个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什器:竹沥(lì)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 它和松 梅被人类誉为 岁寒三友 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méng)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平凡__________ 品格__________ 不畏__________
【3】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把竹笋比做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_______________。
【6】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_____,“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_____。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 ②消息 ③停止 ④休息 ⑤利息
【7】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妙用。
【8】“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
【9】用“ ”画出本文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陈述句:
12、课外短文
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最东边的海上,生长着一棵大树叫扶桑。扶桑的枝头站着一个太阳,底下还有九个太阳。每天天快亮时,扶桑枝头的太阳就坐上两轮车,开始从东往西穿过天空。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辉与和暖。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炎热渐渐退去。羿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一片黑暗和寒冷。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于是,羿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1】给短文选择最合适的题目。( )
A.羿
B.神箭手
C.九个太阳
D.羿射九日
【2】从这则神话中分别找出两组词语,填在括号中。
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中的“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 必然 竟然)如此:A凡有生客进来,鹅(果然 必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然 傲慢)了。B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 傲慢)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打“√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厉声呵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相让: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表现白鹅的特点。
【4】填一填。
文段中画横线的A、B两句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A句将鹅与_________对比,表现了鹅的叫声_________的特点;B句将鹅与_________对比。显示鹅_________的大家风范。
【5】第2段作者除了运用对比,还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哪些地方看出“养鹅等于养狗”?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句话中的“更”起到的作用是( )
A.承接 承前启后;
B.转折 修饰补充;
C.并列 前后关联;
D.递进 承上启下
14、阅读理解。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天中午,烈日炙烤着大地。知了不时鸣叫“热死了,热死了……”
吃午饭时,我向妈妈提了个问题“妈妈,有这样一个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是什么意思?”妈妈想了想说“娜娜,现在不解释,下午带你去游泳吧。”我一听去游泳,特别高兴,一下子就把一碗饭吃得精光。
下午,妈妈(代 带)我去东门河,路上,我又提起了那个问题。妈妈说“游泳时你就会明白的。”
到了河边,我换了游泳衣就(倒 钻 爬)进水里,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蛙泳,有时来个鲤鱼跳龙门,妈妈不时地(夸耀 夸奖)我,我快活极了。
突然,妈妈好像想起了什么,不再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对我说“娜娜,向上游。”我听清了妈妈的话“向上游?有什么了不起?游就游。” 于是我奋力向上游,一个大浪冲过来,我来不及躲避,被呛得鼻子发酸,耳朵里也灌了水,竟顺水而下,我只好游到浅滩。过了一会儿,我又迎着急浪,尽力向上游去,但感到越来越吃力,观脚像灌满了铅。我使出吃奶的(力气 力量),只前进了几米,稍一松劲,就被急浪冲到了岸边……
妈妈见此情景,对我说“你体会到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思了吗?”“什么?”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刚才向上游,稍不努力,不仅不能前进,反而后退。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跟水流相反方向行船,不努力前进就会后退。它告诉了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迎难而上,时代的潮流就会抛弃你。”
哦!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懂得了许多……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2】“上”有以下几种解释:①位置、等级质量高的,次序靠前的,与“下”相对;②表示某种动作;③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表示趋向;④达到某种程度或数量。文中“向上游”“上”应选第(_____)种解释;“迎难而上”中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找出答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_(谚语 成语歇后语),请你写出三条同类的句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读了短文有什么体会? 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下课了,同学们像出胧的小鸟,向操场奔去,跑出教室,整个校园变得热情起来。同学们纷纷沉浸在运动的欢乐愉快中。______
17、修改病句。
1.永远不反抗公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天晴了的时候,到小径中去走走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大概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鸡,乡下人家照例子总要养几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提示:1个错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周六下午,李华和程星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演员们精致的表演,使他们不禁忍不住笑起来。他俩边看边谈抡,程星说,“不讲城信的人,是种极坏的作风。”李华听了,不住地点头。
________________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
题目一:这学期在课内读过多篇神话故事或历史人物故事,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简要写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题目二: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一些难以忘怀的事,选一件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