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 )
A. 炎帝有个年幼的女儿,名字叫女娃。
B.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 )
A. 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B. 女娃到东海游玩,因为太贪玩了而不想回家,所以化为精卫鸟。
2、对下面句中的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贫不常得油(贫穷)
B.胤恭勤不倦(厌倦)
C.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放弃)
D.逢老媪方磨铁杵(年老的妇人)
3、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霎时(shà) 拯救(zhěng)
B.滋润(zhī) 倾斜(qīng)
C.空隙(xì) 溺水(ruò)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哄堂大笑(hōng) 精疲力竭(jié) 扎针(zā) 溃败(kuì)
B.病入骨髓(suí) 慎重选择(shèn) 系铃铛(jì) 窝囊(lāng)
C.愤愤不平(fèn) 重整旗鼓(chóng) 官绅(shēn) 惩罚(chěng)
D.人声鼎沸(dǐng) 震耳欲聋(zhèn) 家雀儿(qiǎo) 花蕊(ruǐ)
5、[病句诊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秋天的中山公园是个美丽的季节。
B.一阵冷风刮过,我不禁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冷战。
C.来到山顶,一下子就被那变化多端的云朵吸引住了。
D.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
B.神话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精卫坚韧执著,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
C.复述《西门豹治邺》一课,应将惩治巫婆和官神这个主要情节讲得详细一些。
D.一封完整的信包括称呼、问候语、祝福语、署名和日期。
7、下列成语和主人公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铁杵成针——李白
B.悬梁刺股——车胤
C.程门立雪——杨时
D.凿壁偷光——匡衡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________,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_________,只见东边________的地方出现了_______,人群又沸腾起来。
(2)《繁星》是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_______”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_______、不同_______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________、向往________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9、课外阅读。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诗中表现这一时令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本诗描绘的是一幅湖山雪景图。( )
(2)作者放眼望去,却意外发现“湖面已成冰”。( )
(3)诗中“珠玉”指的是天上的星星。( )
10、课外类文阅读。
周总理与汽车
周总理是第一个乘坐国产红旗车的人。红旗车刚研制出来,他就将这种车定为自己的专车。他说:“别人不坐我坐,我喜欢坐国产车。”
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种车还没有定型,性能还不稳定,没有经过检验,希望他等产品完全定型后再用。周总理笑着说 我是试用 不保险才试用 保险了还谈什么试用 我坐上了可以促进他们改进 促进我们的民族工业发展 我坐了红旗车 就是为他们做广告
从60年代起,凡属大的活动,无论是党的代表大会或是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开会,特别是外交活动中,周总理总是要求使用国产车。一位开上海轿车的司机说:“周总理在世时,逢上重大活动,最忙最露脸的是我们开国产车的司机,一出动就是几十辆上百辆,风光得很。”
后来,国家进口了一批高级奔驰车,有关部门想给总理换一辆奔驰车坐,周总理严肃地说:“那个奔驰车谁喜欢坐谁就坐去,我不喜欢,我就坐红旗。”他常常说:“我们国家底子薄,还是一穷二白,一定要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外汇很昂贵,要用在建设上,不该花在消费上。”
(1)写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2)用“无论……总是……”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加上标点。
(4)周总理为什么坚持坐国产车而不换奔驰车?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5)读画横线的句子,联系短文判断它的含义。
①司机开国产车是很光荣的;周总理坚持重大活动用国产车是爱国的表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情。( )
②开车时感觉很舒服,可以让别人高看,让别人羡慕。(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全都搅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说是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速度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的似的。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能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著者造成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_____ 生疏—_____ 懒惰—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蜘蛛本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________结在半空中,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昆虫。它的网织得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地张开,仿佛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 。
A.话题转换
B.解释说明
C.语意延伸
D.表示转折
【4】题目“‘飞翔’的蜘蛛”中的“飞翔”为什么带引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蜘蛛结网时是怎样把第一根线连在半空的?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作者为什么说“奇迹是执着创造的”?你能再举几个例子说明这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
【2】“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有没有具体内容?请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把“呼出的气”想象成“风和云”;把“他的声音”想象成“隆隆的雷声”,把“他的眼睛”想象成“太阳”和“月亮”?
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理解。
我记着金奎(kuí guí)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 )把我们看得比它小,( )我们实在比它强(jiàng qiáng )呀!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kēng háng)吭”叫几声,扇(shān shàn)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1】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作者为什么以后不再怕鹅了?为什么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牛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黄山松
那年,我游览了“华夏第一奇山”——黄山。秀丽的山峦,奇美的怪石,浩瀚(hàn)的云海,这些都使我流连忘返。然而最有特色的要算是黄山松了。
初上黄山,我就为黄山松那宏大的气魄所折服。那种苍郁连绵、直至天际的非凡气势,岂(qǐ)是寻常景观能比?未入松林,远远就听见阵阵松涛的轰鸣;进入松林,仰视天空,只能从稠密的枝叶间望见斑驳的天空。
久闻黄山有十大名松,今日始见。无论是枝叶的繁盛,色彩的浓郁,还是姿态的遒(qiú)劲,根基的盘错,都展示了黄山松独特的美。
刚登上玉屏楼,一眼就望见树干粗壮、枝条繁茂的“迎客松”。它真像个好客的主人,正平伸开它那健壮而热情的手臂,仿佛在笑迎五洲四海的宾客,热情但绝不谄(chǎn)媚。
正当我们在云山雾海中穿行时,忽见一段长长的松臂自上而下探入云海之中,像在捞取奇珍异宝。这是“探海松”。几百年、上千年过去了,大概什么也没取上来,可它仍在执著地探寻,不断地捞取。
绕过始信峰,远远望见岔路口矗(chù)立着一株巨松,虽距之百步远,但我仍望不见它的顶端——笔直、高大、繁茂,这就是闻名遐(xiá)迩(ěr)的“黑虎松”。它像是守山的卫士,虽然严肃,但看不见冷峻。
再往前走,又是两株,不,是一株奇松:它虽有两个树根,相距一米有余,而两株树干却紧紧缠绕在一起,到后来,简直分不出彼此了。这就是相亲相依的“连理松”。
还有那“倒挂松”“蒲团松”“龙爪松”……奇松并列,千姿百态。真是看不够,说不尽,意无穷。
“黄山归来不看松”。是啊,黄山群松的气魄,天下何处能再现?黄山松那生命的活力,又有什么地方的松树能与之相比呢?
【1】根据所给的解释,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写到下面的括号里。
游览了黄山后,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____________
形容黄山的松树姿态多种多样。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文章按照_________顺序来写的,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松树。其中执着探寻的是“_______”;相亲相依的是“________”。
【3】短文中画“﹏﹏”的句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时,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在阅读上面短文时,提出的问题_________针对_________提出的。
【5】短文在描写黄山十大名松时,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朝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读了《观潮》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钱塘潮的雄伟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街上挂着鲜艳的红色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病句诊所(修改并加上标点)
(1)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地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
(2)去商店买东西买来了衣服和我喜欢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
(3)这所学校的巨大变化对于我们都非常了解
_______________
(4)妈妈买了黄瓜 青菜 胡萝卜 哈密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
18、修改语段中的错误(4处错误)。
学校的课外活动真是五花八门。夏天,我们到菜地里观察黄瓜、西红柿、玉米、茄子的生长。秋天,我们带领老师到公园里欣商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风景线
如果你拥有某种超能力,你想做些什么呢?请以“假如我拥有 ”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想象习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