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黑龙江鹤岗二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给带点的字选取恰当的解释。( )

左顾右

A.拜访。

B.回头看,泛指看。

C.照管,注意。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卧室  掩护  自毫  身躯

B.清晰  踪影  求饶  掐住

C.昏乱  水稻  庞大  我两

D.搏斗  拔牙  竟赛  训斥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②安溪是中国乌龙茶的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

③茶树良种“铁观音”树势不大,枝条披张,叶色深绿,叶质柔软肥厚,芽叶肥壮。

④目前安溪境内的优良茶种有几十种,铁观音、黄旦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

⑤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茶树生长,经过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

A.②④⑤③①

B.④⑤①②③

C.②⑤④①③

D.②①⑤④③

4、下面人物中,不能用“视死如归”一词来形容的是(       

A.江姐

B.刘胡兰

C.包拯

D.陈树湘

5、关于《盘古开天地》一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赞美了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B.文章塑造了盘古伟岸高大的形象。

C.这是一篇具有神奇色彩的魔幻故事。

D.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世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B. 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C. 兔娃娃慢慢抬起圆得像皮球似的小脑袋,屁股垫着毛茸茸的尾巴坐起来。

D. 风好像一个调皮的娃娃,让人难以捉摸。

7、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羡慕     屏幕     幕色

B.矿石     空旷     眼眶

C.堡垒     宫殿     侍侯

D.模范     依赖     洞查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我们常把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没有一点主见的人叫做“______”,把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叫做“______”,把带领大家前进的领头人或单位叫做“______”。

(2)小芳同学数学基础差,学新知识很费劲,当她气馁时,我们可以用名言“____________”来鼓励她不要放弃;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用《周易》中的句子“天行健,______”来鼓励自己。

(3)《繁星(一五九)》一诗中的两个“风雨”意思不同,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诗人因为_______,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____”。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读下面这段话,完成练习。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1】这段话节选自我国著名的神话《________》,“神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谁)。

【2】除课本之外,你一定读过不少神话故事,其中你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大家交流在这个故事中你感到神奇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小儿止咳糖浆说明书

【主要成分】甘草流浸膏、桔梗流浸膏、氯化铵、橙皮酊。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半透明黏稠液体;味甜。

【功能主治】祛病,镇咳。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产品规格】每瓶装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2~5岁一次5毫升,2岁以下的酌情递减。5岁以上一次10毫升,一日3~4次。

【有效期】24个月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2)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2岁以下用量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4)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者,应及时就医。

(5)如正在使用其它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成药师。

【1】下列完全属于小儿止咳糖浆主要成分的是(       

A.甘草流浸膏、茯苓

B.桔梗流浸膏、氯化铵

C.橙皮酊、黄芪

D.氯化铵、枸杞

【2】三岁的孩子应该怎样正确服药?(       

A.每次一点儿

B.每次一汤匙

C.每次5毫升

D.每次5~10毫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该药品保质期为两年。

B.该药品祛痰,镇咳,老少皆宜。

C.服用该药品时没有食物禁忌。

D.该药品味甜,是因为含有枸杞。

【4】介绍该药品用法用量时,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

【5】王明家里有瓶小儿止咳精浆,生产日期为2019年3月,现在还能服用吗?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入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喜欢思考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祖国穷苦的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她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已 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口称赞: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文章的题目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2)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家养鸡(节选)

  有一天,妈妈从乡下探亲回来了,带回了大小四只鸡!此起彼伏的鸡叫声带给我们很多欢乐。

  给鸡找食的任务当然交给我们了。每天放学以后,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鸡。然后,我就提着小竹篮出去挖蚯蚓,或是网捕飞虫,或是在路边捡烂菜叶。为了找到足够的鸡食,我得走很远很远天黑时分才能回家。

  哥哥姐姐比我忙,常常为了赶课外作业而不能陪我去找鸡食。更气恼的是,他们俨然已经是半个大人了,经常附和着爸妈,用大人的腔调来提供杀鸡的理由。他们议论着应该杀那只黑的,然后再吃那只白的……这种议论总引起我的一场大吵大闹大哭。

  不准杀鸡!——我吼得天昏地暗。

  尽管一次次抗争,鸡还是一只只少了。最后,只剩下一只生蛋最多的黄母鸡。这只鸡孤零零的,在小院子里跑来跑去,哪儿也找不到它的朋友。直到放学时分,才有我来给它喂食,对它说话,把它抚摸。它对别人似乎都有些畏惧,见人就惊慌地躲避,但对我十分亲热温顺,似乎已熟悉我。我压它低头,它就久久地低头;我压它蹲伏,它就久久地蹲伏,非常听话。眼睛老投注于我,好像看我还有什么吩咐。有时候发出低声的咕咕咕,似感激,似撒娇,又似不安地诉求什么。

  最揪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最后一只鸡也不生蛋了。那几天父母好像在悄悄议论什么,我的心情越来越乱,也越来越沉重。

  一天,我放学回来,见小院子里空荡荡的,只剩下那个粘满糠粉的鸡食盆,而厨房里飘来一丝鸡肉的香味。我明白了。我知道我无能为力。我再也忍不住,跑到卧室扑倒在床上,伤心地大哭起来。

  几块鸡肉被夹到了我的碗里,是母亲特意留给我的。一餐又一餐,它们被热了一次又一次,但我还是没有去碰它们。

1全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2是怎样给鸡找食的?请用横线②画下来,并结合标下划线的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五自然段中,可以体会出与黄母鸡之间有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现最后一只鸡被杀了之后,的表现怎么样?请用横线①画出来。

5为什么那几块鸡肉被热了一次又一次,而始终没有去碰它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森林卫士

①穿山甲属食蚁动物,别名“鲮鲤”,因其善(shàn     shàng)打洞,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直径20~30厘米的洞,“穿山之术”超过人类和其他动物,而且它身披鳞甲,全身鳞片众多,故而得名“穿山甲”。

②穿山甲的长相有点奇特。它体长不足1米,尾长约0.3米,体圆腹大,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头尖嘴细,舌长柔软,喜伸缩。

③穿山甲的生活习惯也很奇特,它喜欢(温暖     温和)的山麓、丘陵,挖洞穴居。白天以土堵洞休息,入夜爬出洞外,杀虫卫林,它能吞下小石块,石块在胃里起研磨害虫的作用,因而食虫量很大。遇敌时,则蜷(quán     juǎn)缩成球状,(坚硬     坚固)的外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

④最有趣的是穿山甲的捕食方法。它跑到蚁多之处,装死伸出又长又臭的舌头,待白蚁闻腥爬满舌头吮吸涎液时,它即轻缩舌头,把白蚁送进喉咙,然后又伸出来……有时,它发现蚁穴,也会将身体鳞片张开,散发出特殊气味,引诱白蚁爬满鳞片,迅速合拢,然后到江河湖溪张开鳞片,等那落水的白蚁浮上水面,再用舌头横扫食之。据观测,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能保护二百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⑤许多人误以为用穿山甲鳞片入药能治疗风湿、恶疮等疾病,食用穿山甲肉有滋补功效,因此穿山甲遭到大量捕杀。据统计,过去10年至少有100万只野生穿山甲被捕获。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短文从五方面对穿山甲进行介绍,分别是名字的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遭到捕杀。

【3】题目“森林卫士”指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带点的“至少”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

【5】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你从文中加点字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读例句,体会不同的语气,再结合语境写两个句子。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王强上自习课大声吵嚷,老师提醒他安静一些,他和老师顶嘴。你提醒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即使没有太阳,地球上也不会有动物与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春天的公园里,我们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和花草的芳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学期我勤奋努力地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联欢会上又唱又跳,玩得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随地丢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写作。

我为 “画像”

生活中,你会接触到各具特点的人。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为其“画像”。写之前可以想一想他(她)的外貌、性格、特长爱好及最令你难忘的事情等。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一件具体事例,完成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