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是两则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
B.《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C.《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和《西门豹治邺》都是神话故事。
D.《普罗米修斯》是寓言故事,蕴含着人生哲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做批注。
B.《陀螺》一文,语言生动,特别是描写比赛的过程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得栩栩如生。
C.书信是传递感情的重要媒介,正文最后应该先写日期,再写署名。
D.《麻雀》的作者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写了下来,还写了想到的内容。
3、苏联米·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科普读物,我国也有许多科普作品,如李四光的( )
A.《灰尘的旅行》
B.《看看我们的地球》
C.《黑洞》
D.《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4、在《草原上的小木屋》一书中,爸爸挖井时,每天早晨在下井之前都要在桶里放支蜡烛,点亮以后,再把桶放到井底,这是为了( )
A.给挖井的人照明
B.试试井底是不是有有毒气体
C.看看井底有没有水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横七竖八 奋奋不平
B.奔流不息 通情达理
C.呼风唤雨 躯寒取暖
D.气急败坏 腾云架雾
6、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明天他一定不来爬山。 B.他明天可能来爬山。
C.明天他怎么可能来爬山呢? D.他明天不可能来爬山。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请问,这里是在庆祝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吗”?小乌龟不解地问。
B.老师决定:今天的习作课先到校园的花坛去观察,然后回到教室写作。
C.同学们都喜欢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8、比一比,再组词。
凭______ 旋______ 幻______ 相xiāng______
任______ 旅______ 幼______ xiǎng______
9、补全古诗,并完成练习。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2.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古代人过________时的欢乐景象。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具体的意象描绘了新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聚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 );白蚁的触角像一串(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 );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 )。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 )很不起眼,( )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聚集、苍绳的逐臭等观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结合语境,填在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最合适的一组是( )
A.小小的羽毛 小麦穗 念珠 小鼓槌
B.小鼓槌 念珠 小麦穗 小小的羽毛
C.小小的羽毛 小鼓槌 念珠 小麦穗
D.小麦穗 念珠 小鼓槌 小小的羽毛
【2】第④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只有……才……
B.因为……所以……
C.虽然……但是……
D.即使……也……
【3】第⑤自然段中画线部分内容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下定义
D.打比方
【4】对第⑦自然段中“因此受到启迪”中的“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昆虫的触角具有的各种功能。
B.昆虫头上的触角,形态各异,很好看。
C.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D.昆虫触角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5】作者将昆虫的触角说成是“鼻子”合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品读短文的第③自然段,请从不同角度给短文写两个批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月亮上的家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月球已经变成人类的第二故乡,我在月球上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家,我把房子建成蘑菇形,外面涂上乳白色的高科技涂料。从蘑菇根部的大门进去,顺着螺旋形的楼梯来到楼上,楼上是我的卧室,打开窗户,就可以望见院子中绿草地上的小兔。这些小兔是嫦娥姐姐送来的,嫦娥姐姐是养兔专家,她很喜欢我,就送了我几只小兔子。现在,这些小家伙正竖着长长的耳朵,三瓣嘴一动一动的,可爱极了。
我还在院子里栽了许多树木,别看这些树木长得高大、粗壮,它们可是我上个月才栽的,因为运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所以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不仅我家,家家户户和大街上都有郁郁葱葱的大树。这些树不断提供着氧气,从而解决了人们的呼吸问题。
在月球上生活,会有许多全新的感觉。比如:我有独特的运动方式,上学的时候,我就蹦蹦跳跳地去学校,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轻轻一跳,就可以跳三米多高,跳到空中,有一种飞翔的感觉,许多小朋友也跟我一样跳着去上学,这成了月球上的一大景观。
放假时,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夏令营,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乘坐星际列车去宇宙各地旅游。别愁我们和其他星球的小朋友无法交流,宇宙通用语就是汉语,我们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我想家了,就坐着自家的星舰回到祖国。就这样,我有时生活在月球上,有时生活在地球上。浩瀚的宇宙任我遨游,这才是真正美妙的生活。
1.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哪些月球的知识?
2.如果你到了月球上,最想对地球上的小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说一说现在月球上是否适合人类生活,为什么。
12、阅读感悟林。
仙人掌
我家的阳台上种了许多花,有淡雅的兰花、奔放的杜鹃、张牙舞爪的芦荟……可是我最喜欢的,却是那盆不起眼的仙人掌。
这盆仙人掌刚来到我家时,墨绿的茎片上泛着一层毛茸茸的小刺,很小很安静,娇嫩的让人担心:这小东西,能活吗?我把它捧到阳台上,顺便浇了点水,就没有再管它,可是,出人意料地是它( )活了,( )冒出了几片更小的芽来。
长大的仙人掌像并指的手掌,厚厚的,里面蕴含很多的水。最大的那个茎片大约有20厘米高,在它的身上长了四五个小茎片,小茎片上又冒出了嫩嫩的、绿绿的小巴掌。像巴掌样的仙人掌也开花呢!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仙人掌的头上就会冒出一个娇小的白色花苞,半个月左右会开出一朵洁白如玉的花,花蕊黄中带绿,绿中带粉,花瓣一共有十几片,它骄傲地开放着,好像一个面带羞红、身着白衣的妙龄少女。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仙人掌的刺。刺从上到下排列着,颜色从浅绿到深绿;刺儿的尖有的是棕色,有的是白色,刺儿的根部还有些绒毛。在仙人掌的顶端还有一簇簇较硬的大刺。仙人掌为什么长刺呢?爸爸告诉我:“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它的刺就是它的叶,为了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叶子演化成短短的小刺,以减少水份蒸发;茎演化为肥厚含水的形状,所以它十分耐旱。”
我恍然大悟,更加喜欢仙人掌了。( )它没有兰花的淡雅、杜鹃的灿烂,( )我爱它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精神。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仙人掌。
【3】仙人掌的茎有什么特点?请阅读划线句子,概括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短文,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找出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写出你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麻雀(节选)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紧张—( ) 庞大—( ) 急忙—( )
【2】文中画“ ”的句子把______比作______,表现了老麻雀____________的心情,也体现了老麻雀具有____________的精神。
【3】用简短的语言说说选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短文。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ang sha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 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 我这样老的器官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酷( ) 延续( ) 激动( )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波浪线处“她儿子的生命以另2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另一种形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6】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母亲的话“……只是 我这样老的器官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一读,想一想,试着写一句。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像____________的大雁,在追寻________的家园;
像__________________,在追寻________和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用错的标点。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病句门诊。
1.妈妈买回了西红柿、香蕉、苹果、菠萝等水果,我最喜欢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下午刮了一天大风,把运动场上五颜六色的红旗都吹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雏鹰小队”活动中,使我们受到了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今天没来可能也许是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园地。
题目:记一次演出
要求: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你一定参加过或观看过演出、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演出活动写下来,要把演出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