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塔蓝图拉蜘蛛易于( )
A.暴躁 B.愤怒 C.杀死 D.驯服
2、下列诗句、诗题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西林壁》——林升
B.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长相思》——李白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王维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张继
3、下面词语都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生存—生活 飘浮—悬浮 敏捷—迟缓
B.机警—迟钝 错杂→整齐 估计—估量
C.宽敞—狭窄 坚实—松软 乖巧—听话
D.驯良—驯服 敏捷—敏锐 锐利—锋利
4、古诗文填空。
古诗中有童年画卷:“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悠然自得;“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快乐意外;“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勤劳能干。古诗中有爱国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那是陆游悲愤中的爱国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王昌龄遥望乡土的爱国誓言。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1个词语写一句话。
自(______)自(______) 抓(______)挠(______) 一针(______)(______)
汗如(______)(______) 情不(______)(______) 若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意思写词语。
1.精致、巧妙________
2.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_______
3.安闲、闲适的样子。______
4.普通,一般。_______
7、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词语。(4分)
(1)尽管作业全部做错了,可他还是完全不放在心上,不当回事。( )
(2)我和小明处于有利的位置,从高处俯视下方,他们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一目了然。( )
8、日积月累,根据情境填空。
(1)葛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_”也还是这个意思。
(2)小明贪玩不爱学习时,老师会用岳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他。
9、课外阅读。
我游古漪园
和煦的暖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漪园。
一进古漪园大门,迎面就出现一堵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术作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的是明清时期古漪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石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重叠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啊!
走过九曲石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亭子。亭前屋檐下,有一块黑色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个亭子是四方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拳头。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艘古色古香的石舫,秀美的白鹤亭。湖岸垂柳正在暴芽,桃花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又回到了照壁前。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写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照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3】用波浪线画出介绍“缺角亭”的名字来历的句子。
【4】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10、阅读理解
牛郎织女(节选)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她把这个想法跟别的仙女说了,别的仙女也都说早有这种想法。那天下午,王母娘娘喝千年酿的葡萄酒,多喝了点儿,靠在宝座上只打瞌睡,看样子不见得马上就醒。仙女们见机会难得,就你拉我、我拉你地溜出来,一起飞到人间。她们飞到湖边,看见湖水清得可爱,就跳下去戏水。织女关在机房里太久了,现在能够在湖水里无拘无束地玩,心里真痛快,想多玩一会儿,没想到就落在了后边。
【1】发挥想象,把下面简略的情节写得更具体。
她把这个想法跟别的仙女说了,别的仙女也都说早有这种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一读文段,抓住主要信息,缩写本段内容。(含标点不超过100字)
【3】民间故事中常常有不可思议的情节,除了本学期学的民间故事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外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哪些不可思议的情节?请列举一处。
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思议的情节(列举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1】用恰当的词语形容文段中的人物神态。
诸葛亮______ 鲁肃______
【2】读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做题。
(1)该句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又写出了曹操的_____________性格特点。
(2)把该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句中的“一定”一词说明了什么?“笑着说”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是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
【4】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岸边扬柳依依,江上沙欧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篮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 ,唯见长江天际流。
【1】用“ ”画出文中不正确的字,并把正确的写下来。
【2】将诗句补充完整。
【3】与第一段文字对应的诗句是:“ 。”
【4】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写序号。
“依依”在文中出现了两处,意思分别指:①形容留恋,不忍分离的意思;②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意思。
①“杨柳依依”中的“依依”应指 。
②“依依惜别”中的“依依”应指 。
【5】“伫立”的意思是_________,凝视则是指___________地看,从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读这一段话,应该用_______________的语气,表现________的感情。
【6】友人乘船早已远去,可“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坦率 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满 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一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动 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厚 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请用“/”把短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少气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阅读理解,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4】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填序号)
(1)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我”能言善变,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2)这篇文章说明( )
A.古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B.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C.大人们的家长作风是要不得的。
14、课外阅读。
狼蛛的猎食
①我在实验室的泥盆里,养了好几只狼蛛。从它们那里,我看到狼蛛猎食时的详细情形。它的身体藏在洞里,脑袋探出洞口,目不转睛地注视前方,腿缩在一起,做着准备跳跃的姿势,它就这样在阳光下静静地守候着,一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②它的猎食的技巧以及敏捷的身手令人叹为观止。如果看到一只可作猎物的昆虫从旁边经过,它就会像箭一般地跳出来,狠狠地用它的毒牙咬猎物的头部,然后露出满意又快乐的神情。那些倒霉的蝗虫,蜻蜓和其他许多昆虫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做了它的盘中美餐。
③狼蛛很有为在洞里没有任何帮助它猎食的设备,它必须始终傻地守候旁边这块土地上,虫、蜻蜒之类多得很,并且它们又总是那公不谨慎,总有机会刚好跳到狼妹旁边。所以狼蛛只需等待,时候一到,它就立刻蹿上去捉住猎物,将其杀死,或是当场吃掉,或者拖回去以后吃。
④虽然狼蛛经常是“等而无获”,但它的确不大会受到饥饿的威胁,因为它有一个能节制的胃。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吃东西而不感到饥饿。比如我实验室里的狼蛛,有时候我会连续一个星期忘了喂食,但它们看上去照样气色很好。在饿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它们并不见得憔悴,只是变得极其贪婪,就像狼一样。
⑤在狼蛛还年幼的时候,它还没有一个藏身的洞,不能躲在洞里“守洞待虫”,不过它有另外一种觅食的方法。当小狼蛛看到一种它想吃的猎物,就冲过去蛮横地把它赶出巢,然后紧追不舍,那亡命者正预备起飞逃走,可是往往来不及了——小狼蛛已经扑上去把它逮住了。
⑥狼蛛小时候身体比较轻巧,行动不受任何限制,捕食动作极敏捷。虽然苍蝇常常歇在两寸高的草上,可是只要狼蛛猛然一跃,就能把它住。猫捉老鼠都没有那么敏捷。
(节选自《昆虫记》,有改动)
【1】结合选文,说说狼蛛的哪些特点“像狼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叹为观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语中包含了作者对狼蛛( )情感。
【3】第①段画横线句子,作者在描写狼蛛捕食时,运用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
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虽然狼蛛经常是‘等而无获’”,“经常”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类文阅读。
庄严的军礼(节选)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门没下车,被岗哨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军人。他,魁梧的身材,脚步十分沉重。看见爸爸的身影,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自向哨兵走去。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张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身上沸腾了,他强忍着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敬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1)文中的“她”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陈司令员年龄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他体态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他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①他们站得更近,身体靠得更拢。
②老少两代军人相互理解,心心相印。
(4)哨兵的泪花是( )
①惭愧的泪。 ②后悔的泪。
③激动的泪。 ④害怕的泪。
16、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 ),红是红得很,( )没有亮光。太阳像 ( )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 )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 )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 )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1】带点“果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一刹那、转眼间”都是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请你再写出几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用带点词语写句子。
例: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平稳”写句子。
例:姿态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平稳
(形容物体稳定,不摇晃)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平安稳定,没有波动或危险)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这样,珍珠鸟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傲霜篇(节选)(7分)
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像是下了一场小雪似的。院子里也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那棵枝叶婆娑、爬满了大半个院子的葡萄,它肥大的叶子,也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 花——使得那叶子骤然厚了许多。但是,风一吹,这顶着霜花的叶子,可就刷刷拉拉地飘落下来了。还有,院角里的那棵梧桐,从昨天夜里起,叶子就在刷刷拉拉地往下落,今天早晨落得更多了。院子里遍地都是带霜的黄叶。哦,真有点儿“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了。但是,且慢,瞧,那边的菊花,却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样子。昨天黄昏的时候,它们还都含苞未吐,只一夜的工夫,就展蕊怒放了。你看,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分)
含苞未吐( )
(2)“使得那叶子骤然厚了许多”的原因是什么?(2分)
(3)“瞧,那边的菊花,却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样子”,请在文中画出描写这种样子的句子。(2分)
(4)文中作者把菊花与什么做对比?这种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以摧huǐ( )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大伙团结一心,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战斗方式——挖地道。他们在平原的地下开凿地道,家家相连,户户相通,既能隐bì( )、转移、防火、防水,又便于作战,成为了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坚强的地下bǎo( )垒。其中冉庄的地道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全长30余华里。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气和力量,把鬼子打得片甲不留。
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充满智慧的神兵。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和团结的力量。
虽然他们没有高科技的武器。但是他们有最聪明的“土”办法——地道。他们有共同的民族魂、爱国情。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会捍卫自己的尊严,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和残忍,只要团结坚持就一定能胜利!
看完电影我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家要齐心xié( )力好好学习,不认输、不气馁,利用智慧战胜困难。
【1】照样子,把“来之不易”四个字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下列加点字与“蜿蜒曲折”中的“曲”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聂耳是一位才华出众的作曲家。
B.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凯歌。
C.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穿过村子。
D.这两部小说虽取材不同,但异曲同工,效果好。
【3】在新华字典中,“魂”有以下几种解释“民族魂”中“魂”的意思是( )
A.指精神或情绪
B.特指崇高的精神
C.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
D.指灵魂
【4】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摧huǐ( ) 隐bì( ) bǎo( )垒 齐心xié( )力
【5】下列成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完好无缺 心旷神怡 繁荣昌盛 亭台楼阁
B.安居乐业 兵慌马乱 风景名胜 理所当然
C.生灵涂碳 不可计数 哀鸿遍野 诗情画意
D.国秦民安 民不聊生 众星供月 举世闻名
【6】“其中冉庄的地道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全长30余华里。”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下列句子中也使用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那座弯弯的大拱桥,仿佛是挂在天空中的一条彩虹。
B.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很久很久。
C.太阳离我们约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D.有一种号称“海中之成”的虎鲸,常常结成一群,吃食物。
【7】与“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和团结的力量。”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B.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C.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D.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那是流星体!
【8】“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充满智慧的神兵。”请缩写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他们有共同的民族魂、爱国情。”请你把这个句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文中的“平静”一词用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请根据要求用“平静”写句子。
(形容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2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
22、句子长廊。
1.水流抚摸着我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2.这时候的科罗西已失去了理智,抄起一个墨水瓶狠狠朝弗朗蒂的脑袋上砸过去。(仿写连动句)
3.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抓住了我。(缩句)
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23、习作天地。
“读红色经典,重走长征路”,请你围绕这个主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看过的与此有关的影视剧、书籍,也可以写自己了解的爱国人物,还可以写与此有关的一次难忘的旅行、一处有名的景点或一个心爱之物……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用恰当的语言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分段叙述,内容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