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wú ɡū hú lu jī chǔ
( ) ( ) ( )
chuǎi cè hé’ǎi chōu ti
( ) ( ) ( )
2、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端正、匀称地写在括号里。
biān pào wài tào zhà lan fáng yù
( ) ( ) ( ) ( )
pèng dǎo mó guǐ xī shēng yí wèn
( ) ( ) ( ) ( )
3、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这块yǔn shí(________)看起来就像一个铁ɡē dɑ(________),虽然样子很丑,但是很有研究价值,也许科学家们能从中jiē kāi(________)宇宙生命神秘的面纱。
2.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怨恨和jǔ sànɡ(________),而要迎难而上,当我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时,就能深刻地ɡǎn wù(________)到拼搏后的喜悦。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无端—______________ 爱戴—______________
情愿—______________ 团聚—______________
惊异—______________ 忍受—______________
5、日积月累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 )。 ——周恩来
(2)我是中国人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 )。 ——邓小平
(3)唯有( )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4)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 ),一个是( )。
(5)学习了本单元,我体会到 。
6、灭 胡 曲
唐 岑参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1】对“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中的“净”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叙说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十分安宁。
B. 叙说消灭敌人的场景。
C. 饱含着对胜利的喜悦。
D. 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
【2】“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的意思是:______
【3】全诗通过_______和 ______,表现了______。
【4】概括全诗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本诗是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写的。
【2】画线句中“移舟”指的是_________,该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词曲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
【2】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诗中运用拟人手法的一句诗,并说一说这样写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 夜行黄沙道中:题目,主要点明词的写作地点。
D.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5】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时天气有什么变化?《西江月》所表达的是一种愉快的心境,当时作者正罢职闲居,是什么使作者产生了这种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一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和蔼( ) 镇定( ) 自信( )
【2】“一种伟大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在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并写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都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
(摘自袁鹰《汉字的魅力》)
材料二:司马迁将大半生心血融进一部《史记》,历史上的点点滴滴就此凝结进小小的汉字中。一个汉字映入眼帘,你的心境便随它而产生了一种相关的情感;文人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成了所有欲回乡而不得的游子的纽带,连接着故土、文化和游子的回忆。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机器人写的诗集。相比当下一部分所谓“诗人”的诗,“小冰”的诗一点都不落下风,但“小冰”的诗本质上只是对于文字的调动和排序而已。诗歌写作中,最落下乘的便是那些素材组合、词语堆砌和套路句式,而这些正是机器人“小冰”最容易学习、模仿和复制的。
(摘自《光明日报》)
【1】请根据材料一说说汉字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中华儿女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汉字”,请根据材料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指导同学写作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巨人看着窗外这情景,心情很不平静。他感慨万分地说:“我太自私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春天不愿意到我这儿来。我要马上去把这个可怜的小家伙抱上树顶,然后立刻把围墙拆掉,从此以后,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巨人悄悄地走下楼,轻轻地推开门走进花园。然而,孩子们看见他来了,吓得赶紧从树上溜下来,撒腿就跑。花园里顿时又变成了寒冷的冬天,只有那个最小的孩子没有逃,因为他哭得太伤心了,泪水遮住了眼睛,他根本没有发现巨人出来了。巨人小心翼翼地走到他的背后,把他轻轻地抱起来,放在树枝上。树上立刻开出了鲜花,鸟儿也飞来歌唱。小孩伸出双臂搂住巨人的脖子,亲吻他。别的孩子看到巨人不再像从前那样凶狠,便纷纷跑回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
巨人说:“孩子们,从现在起,花园就是你们的了。”说完,他抡起一把大斧,把围墙全部拆光了。中午,人们去赶集,看见巨人正同孩子们在天堂般美丽的花园里兴高采烈地做游戏。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如今巨人变得又老又弱。他再也没有力气和孩子们一道做游戏了,只好坐在一张大安乐椅上看着孩子们互相追逐打闹,欣赏着花园里的满园春*。他常说:“我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可是最美丽的花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1】“巨人看着窗外这情景,心情很不平静。”他的心情为什么不平静?
【2】孩子们看见巨人为什么跑?
【3】通过这篇童话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12、阅读课内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热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尺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制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选文选自《_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___(A.小说 B.散文)[填序号]。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老汉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冲”和“揪”写出来老汉动作的__________,表现了老汉__________可贵品质。
【3】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
【4】“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故事中的老汉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谁?你想对他说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了。她仍然骑在车上,旁若无人的朝门岗驶去。
“喂,同志,请下车。”
“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站住!”随着喊声,车后架被人拉住了。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扭头一看,不由气恼地问:“你干什么?”
“请你下车。”哨兵不动声色地回答。
“真新鲜,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第一次听说‘下车’二字。”
“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行吧!”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唆。”说着,脚一蹬,又要上车。不料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大门没下车,被哨兵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一位年过半百的军人,他身材魁梧,背略微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
“爸爸!”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直向哨兵走去。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哨兵的心中沸腾了。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下面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3自然段中,她不屑的态度、“瞥”的动作以及“下车?”这一反问的语气都表现了她的傲慢。
B.短文中她的情绪变化是:满不在乎——气恼——得意——生气——羞愧。
C.从“不料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哨兵的敏捷和忠于职守。
【3】倒数第2自然段中,哨兵的脸“涨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中对司令员的描写,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她明白了什么?根据短文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 耸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 看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 感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深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 继续)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从文中的括号里选出合适的词语,打“√”
【2】文中画线部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___________
【4】读完这段话我想对五位战士说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地球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宏伟的建筑,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转换。
1.母亲眼圈红红的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为反问句:
(2)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改为转述句:
(3)花儿开了。
扩写句子:
(4)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 )
(5)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6)音乐(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党的改革政策好。(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师家访。(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老师热爱生活,意志坚强,大家非常佩服他。(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2)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21、作文。
鲁迅先生留给后人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有他爱国爱民的精神,有他关心帮助他人的品格, 有他对读书的思考,有他对时间的感悟,有他不朽的作品……你从鲁迅先生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迪?请你以“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