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课内外阅读填空。
【诗中赏春】春天万物复苏:“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草长莺飞:“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春天让人流连忘返,“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
【读书立志】李贺一心报国,志向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于谦品格高尚,坚贞不屈:“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爱国情深,不怕牺牲“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马迁坚韧不拔,追寻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榜样。
2、读拼音,把词组补充完整。
山洪páo xiào(_______) huǎng rán(_______)大悟 cuò zōng(_______)复杂
làn yòng(_______)职权 pāi shè(_______)电影 pān dēng(_______)高峰
3、______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4、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填空。
① 当轩对尊酒,四面________开。 唐·王维《临湖亭》
②五月________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榴花》
③四月南风大麦黄,________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④________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⑤近乡情更怯,________。宋之文《渡汉江》
⑥________,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⑦露从今夜白,________。
⑧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读拼音,写词语。
6、课外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 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 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 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下列词语。
簸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气概。
【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气势磅礴的特点。
B.“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风浪急猛、浩瀚绵长的特点。
C.“如今直上银河去”一句,通过想象,表现了诗人厌世避世的愿望。
D.“同到牵牛织女家”一句,借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浪漫主义情怀。
8、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 ___________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在横线上填写作者姓名。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
【3】首联中,作者为什么说“好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从______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________图,以__________反衬___________,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
【5】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诗的诗眼是( )
A.好
B.春
C.喜
D.知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海洋系统的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鳤尺寸小40%。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看海洋生态系统的其他方面。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能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和优化性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⑥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1】第③段主要运用了_____和_____的说明方法来介绍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
【2】第④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
【3】“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其他方面”主要表现在:______。
【4】凶猛的鲨鱼竟然会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这与我们一贯的认知完全不同。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请简单写写。
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天鹅
我在沼泽地里见到它——美丽的天鹅。
初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的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丰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我总算亲眼看见了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鹅。但不是。它自己告诉我,它确是一只天鹅,地地道道的一只天鹅——它抬起了它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那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我”是在________看见天鹅的,初见时,“我”惊呆了。天鹅的独特表现在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
【3】仔细读画线的句子,用简短的话写出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
【4】在描写天鹅的形象之后,作者又写了天鹅周围的哪些景物?这样写对表现天鹅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理解。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 )需要鹿,( )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 ),去判定动物的( ),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生态的“舞台”上,引号的作用是 。
3.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
4.读了本段后你的收获是:
12、精彩赏析阁。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 这是课文的前三节,第1小节提出有两种不同的人,一种是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
(2) 这三小节有一种同样的表达方法:________的写法,这样写可以 。
(3) 仔细读第2、3小节,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说人们不会忘记哪些人,人们深恶痛绝哪些人。
永远不忘的人: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特别憎恶的人: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4) 填空,完成片段仿写。
有的人不辞________,清扫马路;有的人乱扔________,可耻可恶。清扫马路的人,人们心存感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痛斥!
(5) 由这首诗,你想到鲁迅先生的哪两句名言了?请写下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妈妈的符号》,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的符号
张君燕
这是一个略带悲伤结尾却很暖心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四岁时,随着妈妈去城里赶集,拥挤的人群挤散了贪玩的孩子和忙着采购的妈妈。嘈杂的喧嚣,杂乱的人群,孩子像一颗掉入大海的石子,一旦脱离视线便再也找寻不到了。
寻子的道路艰难而又漫长。一晃十年过去,妈妈依然没有找到孩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到外省探亲。中午,和一大桌亲戚家的亲友围在一起吃饭。席间,总感觉有一道目光在自己身上来回看,她抬起头,却找不到目光的来源。后来,当这道目光再次投射过来时,她及时捕捉到了。那是对面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他的目光是那么炽热,而且好像充满了期待和询问。当他们的目光相遇时,男孩子索性不再躲闪,直直地盯着她看,而她似乎也在男孩脸上依稀看到了记忆里旧时的轮廓。
最后,男孩子走过来,问她是不是曾经丢过一个孩子。这一刻,激动万分的她一下子泪流满面,她忙不迭地点头,然后紧紧握住了男孩的右手!她根本没有想到,兜兜转转了这么多年,竟然会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场合找到自己的儿子!
后来,有人问男孩:“你怎么会想到她是你的妈妈?”男孩羞赧地笑了:“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看着她感觉很亲切很温暖,而且她身上好像有一种特殊的东西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想起了我妈妈,和幼时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是的,也许每一个妈妈的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符号,即使隔着岁月的漫漫风尘,依然可以让孩子清晰地认出自己。
说起妈妈的符号,我突然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国外的视频。那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测试,研究人员找了六个三到十岁的孩子,然后把他们的眼睛蒙上,让他们在一群人中找到自己的妈妈。妈妈们似乎都有些紧张,可孩子们却显得镇定自若。测试开始了,孩子们依次走上前,摸着面前站着的人的头发、面颊、手。摇头,接着来到下一个测试者面前。而最终,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全部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包括最小的那个孩子!
当询问孩子找到妈妈的理由时,孩子们各有各的回答,其中一个孩子的回答非常奇妙:我摸到了妈妈的微笑!
大家在惊叹的同时,也不由得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妈妈,在妈妈身上会有一个特殊的印记,它是一种独特的心灵符号,甚至可以无形无色无声,外人根本无从探寻,子女却可以深谙于心,那里包含着一种深入骨髓的血脉与传承。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想起了她身上独特的符号,你呢?
(选自《儿童文学》2016年12期)
【1】文章中小男孩的走失地点是下列的哪一项( )
A.超市里
B.马路上
C.集市里
D.家门口
【2】文章中的男孩为什么“目光是那么炽热,而且好像充满了期待和询问”( )
A.他有问题想问那位女士。
B.他觉得那女士是他妈妈。
C.那位女士是他们家的亲戚。
D.那位女士有他想要的东西。
【3】“她根本没有想到,兜兜转转了这么多年,竟然会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场合找到自己的儿子!”这句话中的“这样的场合”指的是下列的哪一项( )
A.寻找孩子的路上
B.嘈杂喧嚣的集市
C.去外省探亲的路上
D.与亲友一起吃饭时
【4】“这一刻,激动万分的她一下子泪流满面,她忙不迭地点头,然后紧紧握住了男孩的右手!”从“泪流满面”一词可以看出妈妈当时怎样的情绪( )
A.感动万分
B.难过悲伤
C.失而复得
D.担心害怕
【5】文章以“妈妈的符号”作题目,你觉得好吗?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后四根棒冰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小男孩拎着一只大口颈的冷饮瓶,一遍又一遍地叫喊着:“棒冰,光明牌赤豆棒冰——”小男孩的嗓子因为累,因为着了凉而有些沙哑。冷饮瓶里能装两打棒冰,全部卖掉的话,可以赚一毛四。
那天下午,天突然变脸,下了一场雨,街头巷尾竟然凉飕飕的。小男孩的瓶里还有四根棒冰,如果卖不掉的话,隔上一天就会化掉,一天吆喝的结果只够保本。天色又是一阵阴暗,风紧起来。小男孩望着行色匆匆的行人,绝望得几乎哭出声来。
马路的一头,相继出现了三辆人力板车。车上堆着装得很高的货,车夫们双手把着长长的木把手,肩上套着纤绳,弓着腰,一步一蹬地朝小男孩这儿移来。
第一辆车在小男孩面前停住,等后面两辆赶上来。
“老大爷,买根棒冰吧!”小男孩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车夫不在意似的摇摇头。
“老大爷,我妈病了。今天我头一次顶替她,没想到……”小男孩怯怯地带着哭腔,“这些棒冰卖不掉的话,就……”
车夫的目光落在小男孩的身上,满脸的皱纹聚拢起来,如沙丘上的波痕,粗犷中不失温和。他扫了眼赶到跟前的另外两辆车,对小男孩说:“你还有几根棒冰?”“四根。”“好吧,我全买下了。”车夫掏出钱,小男孩惊喜万分。他接过钱,捧出四根棒冰。“不,三根就够了。还有一根,就算我请你的。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尝尝棒冰的滋味的。”车夫说着,不容争辩地把一根棒冰留在瓶里。他抽出那只粗糙的大手,在小男孩头上摸了一下,小男孩觉得一股暖流从头顶传到心里,鼻腔不觉一酸,眼眶里顿时充满了泪水。
这天,小男孩带着最后一根棒冰回到家。他想让发烧的母亲吃了棒冰退些热度。他跟母亲讲了刚才发生的事,母亲听完,欠起身,双手搂着儿子瘦瘦的肩胛,说:“孩子,你长大以后,不管成了怎样的大人物,也不能忘记今天的事。”小男孩使劲点点头。
那个小男孩就是我。那年,我八岁。
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是,那个在雨后的凉意中出现在我面前的老车夫的印象不仅没有消退,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越显清晰,他使我懂得怎样做一个平凡而善良的人——纵然在世情变幻的生活中。
(1)小小词语林。
①写近义词。
绝望________ 顶替________ 温和________
②写反义词。
聚拢________ 清晰________ 善良________
(2)画一画。
①把表现车夫神情、动作、语言的词句用曲线画出来。
②把母亲的话用“________”画下来。
(3)话题对对碰。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________。
15、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怀念着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根据这句话的特点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17、改写成转述句。
他对我说:“老师叫你过去一下。”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火星上非常干燥。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跑龙套 | 唱白脸 | 花架子 | 对台戏 |
___________
20、运用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盼,是美丽的企望。严寒深冬里盼望春的消息,炎炎夏日里盼望一抹绿荫;年幼的孩子盼望快快长大,长大的人们盼望永远年轻,远方的母亲盼望儿女归来,异国的游子盼望国家富强;挫败中盼望成功,奋斗中盼望成就……你有过哪些美丽的盼望呢?请你写一写。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