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西桂林初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是法国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B. 《昆虫记》中,法布尔通过观察发现,蜘蛛是通过嗅觉感知到蜘蛛网上的猎物的。

C. 《水浒传》中宋江成为梁山寨主之后,将“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

D.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诱使杨志上钩而全然不露痕迹,体现了吴用的足智多谋。

2、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B.《傅雷家书》中,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并以雨果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克利斯朵夫来激励儿子。

C.《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的大儿子傅聪最后成为了翻译大师 ,小儿子成为了钢琴大师

D.傅雷教育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他最不赞成自己责备自己而不表现。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xǐnɡ) 撺(duo)   水(fú)    洁(jiǎo)

B. 辈(hánɡ)   欺(wǔ)    远(miǎo)   震(hàn)

C. 奋(kànɡ)   暗(huì)  然(mò)    杂(rǒnɡ)

D. 旋(wò)    幽(qiāo)   怅(wǎng)   眼(kuàng)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C.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叹为观止

D.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夜与故人偶集

唐 ·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①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②千重:千层,形容夜色浓重。 ③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④风枝:风吹动树枝。寒蛩(qióng):深秋的蟋蟀。  ⑤羁旅:犹漂泊。晓钟:报晓的钟声。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秋夜里,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城池沉浸在重重包围的夜色之中的画面。

B.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不易,只能梦中相遇。

C.颈联借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

D.尾联“长堪醉”“畏晓钟”写出了长夜叙谈排遣忧愁且又担心天晓鸣钟的场景。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依依惜别之情。

B.颈联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之痛。

C.尾联借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委婉地表达了害怕与朋友相聚的心理。

D.全诗语言精炼,层次分明,对仗工整,情景结合,意蕴凄美。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_。(《回延安》)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4)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知困,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8)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以博大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开学以来,我们接触了名著《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走近它们,能开阔视野,提升修养,丰富情感。下面是某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居住海外的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并非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有时间为推搪而不声不响呢?你应该明白我两年来没有跟勃隆斯丹太太通信是有充分的理由的。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认为应该如何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在信中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请你任选其中一个方面(试卷中出现的除外),结合事例,简要探讨傅雷的教子之道:________________

(4)学校开展“名著推荐墙”活动,要求同学们将所读名著推荐给其他同学。请你从名著《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选择一部,写一段能激发大家阅读兴趣的推荐语:_____________(要求:文字优美,有感召力)。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吴伯萧

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鞯都已齐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说着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兴着忸怩学唱:骑白马,吭铃吭铃到娘家……大家都笑了。准是父亲,我是喜欢父亲而却更怕父亲的,说:下来吧!小小的就这样皮。一团高兴全飞了。下不及,躲在了祖母跟前。 

人,说着就会慢慢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一握。姐姐出阁了呢。那远远的山庄里,土财主。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弟弟,总是于夕阳的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望见了在马上招手的客人,母亲总禁不住先喜欢得落泪,我们也快活得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问着好,从伙计的手中接过马辔来,姐姐总说:“又长高了。”车门口,也是彼此问着好;客人尽管是一边笑着,偷回首却是满手帕的泪。

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闲,衣裳正新,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正浓。村里有马的人家,都相将牵出了马来。雪掩春田,正好驰骤竞赛呢。总也有三五匹吧,骑师是各自当家的。我们的,例由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叔父负责,叔父骑腻了,就是我的事。观众不少啊:閤村的祖伯叔,兄弟行辈,年老的太太,较小的邻舍侄妹,一凑就是近百的数目。崭新的年衣,咳笑的乱语,是同了那头上亮着的一碧晴空比着光彩的。骑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喽。一鞭扬起,真像霹雳弦惊,飕飕的那耳边风丝,恰应着一个满心的矜持与欢快。弛骋往返,非到了马放大汗不歇。毕剥的鞭炮声中,马打着响鼻,像是凯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试马图。

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马骑的亲戚家人来往,驴骡而外,代步的就是马。那些日子,家里最热闹,年轻人也正蓬勃有生气。姑表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戏谑么?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门遛几趟马。

孟春雨霁,滑㳠的道上,骑了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土气息,直会沁人心脾。残虹拂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

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 

真是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当学生了。去家五里遥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总要过过马瘾的。东岭,西洼,河埃,丛林,踪迹殆遍殆遍。不是午饭都忘了吃么?直到父亲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饿来。反正父亲也是喜欢骑马的,呵叱那只是一种担心。啊,生着气的那慈爱喜悦的心啊!

祖父也爱马,除了像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来么,祖孙两人,缓辔蹒跚于羊肠小道,或浴着朝暾,或披着晓霞,闲谈着,也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的亲热的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鸡喔喔在叫,在纯朴自然的田野中,我们是陶醉着的。

最记得一个冬天,满坡白雪,没有风,老人家忽尔要骑马出去守了,他就穿了一袭皮袍,暖暖的,系一条深紫的腰带,同银白的胡须对比的也戴了一顶绛紫色的风帽,宽大几乎当得斗篷,马是棕色的那一匹吧,跟班仍旧是我。出发了呢?那情景永远忘不了。虽没去做韵事,寻梅花,当我们到岭巅头,系马长松,去俯瞰村舍里的缕缕炊烟,领略那直到天边的皓洁与荒旷的时候,却是一个奇迹。

说呢,孩子时候的梦比就风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

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里,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车赢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一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一东二冬的走吧。听说它是认识路的。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

…… 

十万火急的羽文,古时候有驿马飞递:探马报道,寥寥四个字里,活活绘出了一片马蹄声中那营帐里的忙乱与紧急,百万军中,出生入死,不也是凭了征马战马才能斩将搴旗的么?飞将在时,阴山以里就没有胡儿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哙,怎么这样壮呢!胆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风驰电掣的闪了过去又风驰电掣的闪了过来的,就是马。那就是我所喜欢的马。─—弟弟来信说,“家里才买了一匹年轻的马,挺快的。……”真是,说句儿女情肠的话,我有点儿想家。 

一九三四年三月,青岛。

1阅读文章的⑴—⑸段,用适当的词语为下段文字填空。 

本文的第一部分描绘了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有幼童骑马唱歌图,有___________图,有___________图,有___________图,有___________图。

2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文中“端阳访友,骑马赏景”这件事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3文章的语言给人以节奏明快与典雅之感,你认为文章是如何达到这两种效果的?

4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达的主旨与《灯笼》有什么相似之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特殊的疫情时期,还是静好的寻常岁月,总有一些平凡的人,以善心和善行温暖有需要的人,以自己的微光,照亮世界的某一个角落。

请以“微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微光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