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2、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3、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有两种可能的组成
B.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4、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5、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6、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7、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 )
A.+7
B.+6
C.+4
D.-2
8、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11、“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3、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15、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1+3RSO4=Al2(SO4)3+3R
16、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17、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18、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20、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21、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22、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3、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
|
|
实验目的 |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A.A
B.B
C.C
D.D
2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25、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2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27、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标出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3)该反应涉及的四种物质中有________种氧化物。
(4)该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
(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8、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冬奥会,融入中国元素,彰显科技力量,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
①我国发行了一套冬奥币,每套冬奥币含冰上运动项目与雪上运动项目各一枚,冬奥币使用的材料是黄铜,黄铜和纯铜互相刻画,表面没有划痕的是___________。
②颁奖礼仪服的内胆添加了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石墨烯发热材料。下列物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氯化钠 B.铁粉 C.二氧化碳
③“冰丝带”速滑馆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技术,利用高压获得的液态CO2蒸发吸热,降低水温,快速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加压后CO2分子体积变小B.水变为冰后分子停止运动C.液态CO2蒸发后分子间隔变大
④《千里江山图》为奥运会运动员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其真迹颜料含有石绿。石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受热分解会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B反应的条件为加热):
A.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B.2NaHCO3=Na2CO3+CO2↑+H2O
如图为NH4Cl、Na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反应A中的两种生成物中,首先析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t2℃时,NaH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③t2℃时,向40g水中加入25gNH4Cl固体,充分搅拌,最终得到该温度时NH4Cl的___________(填“饱和”、“不饱和”之一)溶液,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④将t2℃时,NH4Cl和NaCl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过滤,分别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
29、神奇的材料,厉害了我的国!
(1)2017年平昌冬奥会中的“北京八分钟”宣传片,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演员身穿可自行加热的石墨烯材料的演出服表演,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新材料,它是一种透明的良好导体,它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条)。
(2)先进的交通工具可加快出行步伐,高铁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钢属于______材料,人们在钢铁器件上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_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小媛将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仍无明显现象,老师告诉小媛,要先将铝片打磨后再放入硫酸铜溶液,请解释这样做的原因:________。
(4)铁与稀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若用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反应前后烧杯中有什么离子是没有发生改变的,请写出该离子符号:__________。
30、结合下列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的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
(2)通过实验检验氢氧化钠溶溶液是否变质;
下列实验中,可判断出其是否变质的是_____。
A 样品+酚酞溶液
B 样品+过量稀盐酸
C 样品+澄清石灰水
D 样品+硝酸钡溶液
(3)通过实验确定氢氧化钠容易的变质程度:
取20g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共产生沉淀5g,据此计算,该溶液中碳酸钠的质最分数为___。
31、从所给物质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化学反应类型:
Fe、Cu、Ag、HCl、CuSO4、BaCl2、NaOH、CaCO3、Na2CO3
金属与酸反应_____、_____
金属与盐反应_____、_____
酸碱中和_____、_____
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_____、_____
生成蓝色沉淀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
3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如:__________。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如:__________。
33、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如下:(20℃)
溶质的质量分数/% | 4 | 12 | 16 | 24 | 28 |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 1.02 | 1.08 | 1.11 | 1.17 | 1.20 |
氨水的密度/g/mL | 0.98 | 0.95 | 0.94 | 0.91 | 0.90 |
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将1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与100mL水混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8%(填“>”、“<”、“=”或“无法判断”).
34、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_____。
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
35、作图法是对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2)t2℃时,70g a甲物质溶于100g水中所形成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g | 25 | 50 | 95 |
溶解度/℃ | 0.17 | 0.95 | 6.8 |
某同学为了提纯某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室温时,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 .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
(3)将所得滤液 ,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37、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____(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若想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 ;若用图 2 装置干燥二氧化碳,装置中所装试剂为_____(填试剂名称),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4)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步骤及装置如图: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 200mL 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 200mL 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当向水中注入 CO2 气体体积达到 120mL 时,红色油柱才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 体积水中能溶解_____体积二氧化碳,要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采取的一种措施 是_____ 。
38、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
(1)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的结论?为什么?
(3)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成份的几种可能情况,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 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
_____ | _____ |
39、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
(2)用高压水枪喷水可将大火扑灭,水能灭火的原因是什么?_____
40、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小提示:2NaOH+ MgSO4 → Na2SO4 + Mg(OH)2↓;
Na2SO4溶液不与MgSO4溶液发生反应。
(1)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g。
(2)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