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4、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5、“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6、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7、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8、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9、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10、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11、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12、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13、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14、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15、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6、“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18、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9、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2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1、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22、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23、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2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25、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26、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27、下图是有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_____色,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_____(填粒子符号);B中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显_____色,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_____(填粒子符号)。
(2)将50g8%的A中的溶液与50g7.3%的B中的溶液混合,得到C中的溶液,其中主要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_____。
28、请从二氧化碳、氧气、氦气、硫酸铜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能填充灌空气球 的是__________;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
29、请阅读下列短文,用化学用语填空:
灰霾天气一般是大气边界层乃至对流层低层整体的大气浑浊现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造成灰霾污染的主要物质,灰霾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其主要化学成分有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粒等。
(1)硝酸铵_________。
(2)硫酸根离子_______。
(3)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0、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其甜度相当于蔗糖。下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_____蔗糖的溶解度。
(2)40℃时,100g水中加入60g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要使接近饱和的木糖醇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
(4)现有60℃时木糖醇和蔗糖两种饱和溶液,欲使它们的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_
31、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原子_____;
(2)两个氮分子_____;
(3)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
(4)能进入人体血液中的亚铁离子_____;
(5)氯化钙中+2价的钙元素_____;
(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2、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3%~5%的______溶液。
(3)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
①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 36 g。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_______ (填“饱和”或“不 饱和”)溶液。
②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24%的 NaCl 溶液和蒸馏水来配制 3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 NaCl溶液,则所需 24%的NaCl 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_________(填字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②要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甲,通常可采用____ 的方法(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③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______乙(填“>”、“=”或“<”)。
(5)不同压强下,气体 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p1 对应 的压强为 202kPa, 则p2对应的压强为________(填字母)。
a.大于 202kPa b.小于 202kPa c.无法确定
(6)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若要得到 1.6g氧气,至少需要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
33、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并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小苏打、②纯碱、③烧碱、④熟石灰、⑤稀硫酸、⑥稀盐酸
(1)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___________;
(2)人体胃液中有助于消化的酸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洗涤剂的盐是___________。
34、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显________色,但铜却呈________色,金呈________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却是________体.
3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并进行分类(酸或碱):
氢硫酸 | _____ | 氢氯酸 | _____ | 氢氧化镁 | _____ |
硫酸 | _____ | H2CO3 | _____ | HNO3 | _____ |
盐酸 | _____ | Ca(OH)2 | _____ |
|
|
36、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则甲物质的俗名是________;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的固体可做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那么甲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或“=”),CO2气体不能被甲干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若甲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A. 甲一定是氢氧化钠 B. 变质的原因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C. 变质后质量一定增加 D. 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37、实验小组同学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铜帽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 | 蜡烛熄灭 |
② | 铜圈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 | 蜡烛继续燃烧 |
③ | 铜圈不加热,直接罩在蜡烛火焰上 | 蜡烛熄灭 |
(1)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
(2)对比实验②和③,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3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AC或AD组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进入。
(3)实验室可用装置B制取多种气体。若用B与D组合制取气体,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t1℃时___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
(4)t1℃时A的溶解度_________t2℃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C中混有少量的B,想要得到纯净的C,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下表摘录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 | 锂 | 锶 | 锌 | 硒 | 溴化物 | 碘化物 | 硅酸 | 溶解性固体 |
指标(mg/L) | ≥0.20 | ≥0.20 | ≥0.20 | ≥0.01 | ≥1.0 | ≥0.20 | ≥25.0 | ≥1000 |
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表中的锂、锶、锌、硒在这里是指_____(填“元素”“分子”或“原子”);
(2)饮用天然矿泉水对人体健康有益,原因之一是矿泉水的pH与人体血液的pH相似。已知某种矿泉水的pH为7.2~7.5,该矿泉水的酸碱性为(_____)
A.强酸性 B.弱酸性 C.强碱性 D.弱碱性
(3)有人说:“矿泉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越多越好”,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