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2、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7、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8、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9、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10、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12、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13、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4、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5、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16、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17、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 )
A.+7
B.+6
C.+4
D.-2
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19、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0、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21、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22、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23、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24、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25、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2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27、某兴趣小组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如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各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 | a中有气泡产生 | a中物质是稀盐酸 |
b中无明显现象 | b中物质是氯化钠溶液 | |
c中________ |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把c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 Na2CO3和NaOH; 猜想二: NaOH; 猜想三:NaOH和Ca(OH)2。
[实验过程]为了证明哪种猜想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盐溶液(写溶质化学式)_______ | 有白色沉淀 | 猜想一正确 |
写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8、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用洗菜水冲厕所 ②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③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3)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试回答相关问题: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除去水中不溶性固态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②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生活中软化硬水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___;
④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水方法中,____________的净化程度最高。
(4)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29、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 P点表示____________。
(2) t3℃时,若将40g甲物质完全溶解于水,所得溶液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__。
(3) 现根据需要,配制t2℃时25%的丙溶液,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最终发现质量分数小于2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即可)。
(4)若要从甲、乙的混合物中获得固体甲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5)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则三种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下同)。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没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30、“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理念。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区别是因为_______,水和过氧化氢元素组成相同,化学性质却不同,原因是_____,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________。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1)酸中都含有的离子___。
(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
(3)易潮解的一种碱___。
(4)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_。
32、生活中处有化学。防止袋装食品变质而充入包装袋中的气体是______;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的排放
33、生活和化学联系密切:
(1)防毒面具里的活性炭除去毒气是利用活性炭具有_____。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34、书写方程式:(注意化学式、配平系数)
1 | NaOH + CO2 | 2 | NaOH + SO2 |
3 | NaOH + H2SO4 | 4 | Ca(OH)2+H2SO4 |
5 | Ca(OH)2+CO2 | 6 | Ca(OH)2+Na2CO3 |
7 | NaOH+CuSO4 | 8 | Ca(OH)2+ HCl |
9 | Fe2O3 +HCl | 10 | FeCl3 + NaOH |
35、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
(1)按上述顺序写出其元素符号:_____.
(2)从“五金”中任选两种金属,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判断二者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 | _____ | _____ |
36、2019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下表是100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
总热量 | 蛋白质 | 糖类 | 油脂 | 水 | 铁 | 磷 | 钠 |
2060 kJ | 50g | 20g | 20g | 5g | 5.6mg | 3.3mg | 8mg |
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_________。
(3)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常吃海产品、肝脏、奶类、豆类、小米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必需的锌、钙、碘等微量元素
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鉴别NaOH、NaCl、CuSO4和稀盐酸四种溶液,不需添加任何试剂就可完成
D.为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提高粮食产量,应合理使用尿素[CO(NH2)2]等化学肥料
E.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和小苏打可中和胃酸,都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应用
F.将PH试纸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测出PH值约为12
(4)如图为学生常用的中性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随意丢弃不会导致“白色污染”
B.丁苯橡胶和聚乙烯塑料是天然材料
C.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固性,因此破损笔杆能进行热修补
D.笔尖钢比纯铁硬度大
(5)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易溶于水,与强酸接触则放出SO2和生成对应的盐,则焦亚硫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焦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37、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1)我们已经学习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2)选择气体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化学上可以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如:
①
②
③
④
我会选择_________(写序号)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填字母)来装配发生装置;若选择方法④制取氨气,则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组装的发生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________ ,写出制取它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时,当_________时,证明该气体收集满了;用排水法收集的该气体不纯净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38、某同学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三个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乙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为确定无色溶液D的成分,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
(3)鉴别稀盐酸和NaOH溶液,分别取样,滴加A、B、C、D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
39、为测定某盐酸的质量分数:往2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该盐酸,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当滴加盐酸到图象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该盐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40、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 g。
(2)如图,当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10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3)图中AB段表示的意义是 。
(4)计算实验所用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