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东清远初三(下)期末试卷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2、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Cl溶液(H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5、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6、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7、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8、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9、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

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10、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11、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2、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13、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14、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5、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16、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17、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1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20、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

B.NaOH

C.CuO

D.Zn

21、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2、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23、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24、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26、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一定条件下,4.8 g CH4与12.8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 g H2O、5.6 g CO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_g;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盐酸是_____(化学式)气体的水溶液,没有杂质的盐酸是_____色液体。浓盐酸有_____性,且有_____性气味,当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时,瓶口可以看到_____,这是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气体遇到空气中的_____而形成的_____小液滴。

29、铜可制成导线,主要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_____

30、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学好化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1)家里用的光盘、三角板等是塑料制品,丢弃时处理的方法应该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 焚烧  

B 随意丢弃  

C 回收利用  

D 掩埋

2)热敷袋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痛、胃寒等,热敷袋中发热剂主要是铁粉、水、活性炭和食盐。热敷袋发热蕴含的化学原理是_____

3)波尔多液是由由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而成杀菌剂,配制时不能使用铁桶做为容器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区别蚕丝、棉线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

5)新冠疫情抗疫期间,武汉方舱医院建成用到了大量建筑材料,以下对建筑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是_____

A 钢化玻璃  

B 钢筋混凝土  

C 聚氯乙烯水管  

D 铁钛合金

E 玻璃钢格珊

31、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小苏打   B.武德合金 C.硝酸钾   D.烧碱

E.维生素 F. 盐酸 G.生石灰   H.碳酸钠

(1)作食品干燥剂______;(2)作复合肥料________

(3)胃酸主要成分______;(4)制作保险丝________

(5)侯氏制碱中的“碱”是____;(6)蔬菜、水果中富含 _____

 

32、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①“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食堂提供的某日食谱中,不符合科学膳食搭配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 早餐:肉包、稀饭、榨菜、鸡蛋

b 中餐:米饭、炒时蔬、牛肉青菜、回锅肉

c 晚餐:米饭、炖鸡块、咖喱牛肉、板栗红烧肉

②“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你认为下列认识不科学的有_____

A 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

B 霉变的大米、花生,即使经过蒸煮也不能食用

C 含锌的奶粉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 甲醛有防腐作用,可以浸泡食材

2)乘船游览江景是重庆旅游的一大特色,下列物品中,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

A 铝合金护栏     B 塑料救生衣   C 真皮椅套   D 钢制甲板

3)写出三大化石燃料之一的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由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过量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

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是多样的.从下列物质A 硝酸铵B 白磷C 液氮D 石灰石E 记忆合金F 含锌食品G 石油H 明矾中,请选择恰当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1)可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沉降,起净水作用_____

2)常用作建筑材料,又可以炼铁、制玻璃等物质_____

3)溶于水后会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_____

4)军事上做烟幕弹,一般保存在冷水中_____

5)常用作医疗手术中的冷冻剂_____

6)广泛应用于卫星天线、牙齿的矫正、生物工程和能源自动化等方面_____

7)可防止儿童智力低下,不会得侏儒症_____

8)被称之为“工业的血液”的化石燃料_____

34、周末爸妈不在家,小明为自己准备了一份早餐,有①咸菜、②稀饭、③鸡蛋、④高钙牛奶、⑤苹果等。

(1)早餐中能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填序号)。

(2)高钙牛奶的“钙”指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3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IA

II

A

III

A

IVA

VA

VIA

VII

A

0

 

 

 

 

 

 

 

 

 

1H

 

 

 

 

 

 

2He

3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11 Na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画出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①代表的元素为(用化学符号表示)____,该元素容易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一个磷原子含有__个质子,一个 NH含有_____个电子。

(4)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则该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H3PO4、H2SO4、HCIO4的酸性从强到弱的顺_______

36、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用下列物质的数字序号填空。

①铁粉  ②小苏打  ③硫酸铜  ④氮气   ⑤食盐  ⑥维生素C

(1)治疗胃酸过多_____(2)食品袋中的双吸剂”(吸收O2和水)______

(3)腌制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____(4)膨化食品袋中充入的气体____

(5)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物质_____(6)配制波尔多液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__

2)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上图中选出制取和收集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_____

38、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若反应后收集到的固体质量恰好等于原镁带质量,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据此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仿照下列化学方程式:2H2S+SO23S+2H2ONaH+H2ONaOH+H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NH3NO2反应_____

CaH2H2O反应_____

40、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并回答有关问题。

(1)城市居民用天然气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