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不包括的是( )
A.气候干燥 B.降水量少 C.有大面积的沙漠 D.石油丰富
2、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面积最小的是( )
A. 亚洲和欧洲 B. 非洲和南极洲
C. 北美洲和欧洲 D. 亚洲和大洋洲
3、一艘运输纺织品的船只,从印度加尔各答港开往日本,途中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A. 直布罗陀海峡 B. 马六甲海峡 C. 白令海峡 D. 麦哲伦海峡
4、美国是遭受飓风和龙卷风侵袭严重的国家(飓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在太平洋地区称台风)。侵袭美国的飓风来源地是 ( )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
5、亚洲分布着肥沃的原野,下列平原不属于亚洲的是( )
A.恒河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中央大平原
6、关于欧洲西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
B.国家众多,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C.多数国家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D.海岸线是十分曲折,多优良港湾
7、根据中东的气候特点,可知中东主要的农业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近海捕捞业
C.森林采伐业
D.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8、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③有优越的天然港口 ④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9、澳大利亚的学校放寒假一般是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0、近年来我国出境游异常火爆,游客在荷兰能够欣赏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11、中印双方合作时,中国应向印度学习的行业是( )
A.航空航天业
B.玩具制造业
C.汽车工业
D.软件外包业
1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
B.全年都很冷
C.冬季短而温暖,夏季长而炎热
D.终年炎热
13、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下列旅游资源与所在国家或城市连线正确的是
A. 斗牛场——葡萄牙 B. 音乐之都——维也纳
C. 啤酒节——巴黎 D. 陡峭幽深的峡湾——瑞典
14、某经贸代表团于今年7月份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代表团的随行物品中,最不需要准备的是( )
A.加厚羽绒服
B.雨伞
C.摄像机
D.地图
【2】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
C.蔬菜、牛奶
D.石油、铁矿
【3】活动期间,可能在东南亚看到的自然或人文现象是( )
①午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②饭桌上以米饭为主食③著名旅游景点泰姬陵④众多华人和华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亚洲地区灾情不断,下列地理事件与所属亚洲地理分区对应错误的是
A. 俄罗斯森林大火------北亚
B. 巴基斯坦遭受百年未遇洪水-----南亚
C. 印度孟加拉国争议岛屿,因海面上升被淹没----东南亚
D. 最强台风登陆,台湾全岛瘫痪------东亚
16、有关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 自然资源丰富
C. 属于发展中国家 D. 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17、被称为“三教圣城”的是( )
A.麦地那 B.麦加 C.耶路撒冷 D.伊斯兰堡
1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19、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 )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华北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东北平原
20、以下有关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长越慢越好 B.增长越快越好
C.顺其自然增长 D.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1、通常,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______、______、西亚、北亚和中亚6个地区,中国位于______地区。
22、东南亚是世界上________和________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3、巴西境内1/3为_______平原,该平原以_______气候为主。2/3为_______高原,该高原以_______气候为主。
24、日本民族构成比较单一,________民族占绝对优势,________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
25、中东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请任意写出本区一个重要的产油国______。
26、世界上最大一片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________(国家).
27、亚洲的许多大河都发源于中部的______和______(填地形),呈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8、世界储油量最丰富的国家是___________。
29、南极大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称。
30、日本的气候属于
3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图(部分)”和“甲乙两地气温与降水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
(2)图中B地位于_________(地形区),该地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主要原因是_______。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不均,一般来说赤道地区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
(4)右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5)乙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ABC三地中气候类型大致与乙地相吻合的是_______。
(6)D地不适合大量人口长期居住,其主要原因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高湿
C.寒冷干燥
D.温暖湿润
32、文明源地―亚细亚.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亚洲东临 洋,南临 洋,西南隔 运河,与非洲相望。
(2)我们知道亚洲气候类型中最典型是的 气候显著,除此之外气候复杂多样,从图中所给信息,试分析复杂多样的原因?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洲发展农业文明的优势,完善结构图。
33、读“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①是____高原,②是____半岛。
(2)③地区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____。
(3)④地区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粮是(_____)
A.稻米 B.小麦 C.玉米 D.椰枣
(4)⑤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每年从3月到5月是____季。
(5)⑥国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市场,对外贸易对象主要面向美国、____及欧洲各国。
34、根据下图中甲乙两个岛屿的位置和河流分布特征,回答问题。
(1)乙岛在甲岛的__________方向,两岛屿中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岛。
(2)从纬度位置上看,热带气候类型面积比例较大的是__________岛。
(3)甲乙两岛相同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
35、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所示气候类型名称为_______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图甲A、B、C三区域中的__________区域。
(2)图甲中B区域大部分居民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教,他们主要使用的语言为__________语。
(3)图丙所示居民主要生活在北冰洋沿岸地区,他们用冰雪构筑成临时性住房,这类民居通常被称为__________。
(4)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加强了国家间的合作交流。其中,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交流协作在国际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