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澳门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没有关系的一组是

A.陈桥兵变﹣﹣赵匡胤

B.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C.西夏﹣﹣党项族

D.辽﹣﹣阿骨打

2、清代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傣禄。军机大臣的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说明设立军机处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导致大臣地位低下

C.使军政大事由君臣共同裁决 D.使得清朝官僚体制腐化

3、清代有一部小说以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走向衰亡的命运。这部小说

A.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B.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

C.思想性和艺术性不高 D.批判了封建顽固势力

4、“顺治元年,规定北起山东、南至广州沿海的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寸板不许下海。”这说明清朝实行

A.海外扩张政策 B.发展海外贸易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发展工业政策

5、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他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炎 D.李清照

6、如果准备撰写关于明代药物学的历史小论文,你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A.

B.

C.

D.

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下列朝代按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隋

②元

③明

④宋

⑤唐

⑥清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⑤④②③⑥

8、“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唐玄宗时,日本宰相长屋亲王曾经命人制作千件袈裟,绣这四句偈语在上面,送给大唐高僧们。该偈语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玄奘 B.鉴真 C.忽必烈 D.张骞

9、清朝是“回部”指的是(   )

A.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 B.佛教信徒

C.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D.伊斯兰教徒

10、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11、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了一首诗《退将诗》,其中有这样句:“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这说明宋代(  )

A.崇尚武力

B.重文轻武

C.经济繁荣

D.战争频繁

12、央视科教频道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是指

A. 辽统治者 B. 金统治者

C. 匈奴统治者 D. 西夏统治者

13、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关键词“均田免赋”“西安”“国号大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唐末农民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4、《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元朝

A.中外交通非常的发达

B.民族出现交融局面

C.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D.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15、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岳飞在中军帐的场景,其中正确的是

A. 书桌上摆放着一篇墨迹未干的《过零丁洋》

B. 书柜上放有《资治通鉴》和苏轼的词集

C. 帐内正中挂着一幅宋金议和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D. 兵器架上有在郾城大捷中打败蒙哥骑兵缴获的新式火器

16、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所描述的政权并立局面可能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相同作用是

A.巩固人民政权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推翻封建制度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8、清朝初期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的重要,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们大力推行

A.发展对外贸易 B.生产工具改革 C.垦荒政策 D.户籍改革

19、因诗作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浪漫情怀,而被誉为“诗仙”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20、《西游记》中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高僧。

A.鉴真

B.法显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__,植棉地区向北推进到_______________

22、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被______殖民者侵占的台湾。1662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

23、清朝的疆域

(1)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_________,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_____,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________国家。

24、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赵构就是______,后来定都临安,史称_____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_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______,双方以淮水至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______一隅。

25、艺术

(1)书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________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________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2)绘画: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________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3)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26、暑假即将到来,许多同学准备利用假期旅游考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陶冶性情。李萌同学计划前往我们的省会城市——南京,请你帮助他搜集相关资料。

(1)灵谷寺。寺中玄奘纪念堂供奉有唐朝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玄奘西行前往____ 求取佛经精义,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当地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2)江南贡院。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科举制度____创立,唐朝完善,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但发展到明清时期,只许在____的范围内命题,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3)明孝陵。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墓。他杀掉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____,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4)宝船厂遗址公园。1405年起,明政府先后七次派____乘坐这里生产的宝船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5)《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____ 战争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丢失了近代以来的第一块领土____ 。

(6)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并颁布 

____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7、按要求组合搭配

(1)将下列人物前的字母序号填入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2)将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前的字母序号填入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28、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________。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________

29、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30、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出康熙乾隆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北边疆而进行的斗争各一例。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四  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此时已经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宋代的巨大沉船,据初步探测,整船装载文物约有五万到八万件,相当于一个省级博物馆藏品的总量。这艘沉船的发现,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昔日的繁华与沧桑。

(1)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记述的“信用券”“纸币”最早被称作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该现象在什么时候完成?

(4)依据材料四,概括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分别是哪里。

(5)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至少两方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