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遂宁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那么,“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

A.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

C. 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它给我们的教训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①应该沿用革命战争时期的方法

②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③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④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4、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5、中国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中共八大的后

C.中共十二大后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6、观察下表,对于这些措施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时间

措施

2008年

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2013年

台湾居民在20个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

2015年

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

A.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B.大大加速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C.有利于台海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海峡两岸的意识隔阂彻底消除

7、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调研,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时代宣言。这个城市是

A.深圳 B.厦门 C.广州 D.珠海

8、汽车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出现于

A.过渡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9、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到台湾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说明两岸关系的发展必须坚持

A.和平共处原则 B.和平统一方针

C.一个中国原则 D.武力统一原则

10、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议作出了多项决定。大会决定修建的建筑物是

A. 人民大会堂

B. 人民英雄纪念碑

C. 革命历史博物馆

D. 天安门广场

11、下表是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其中农作物产量出现快速增长是由于(     

 

1953-1957年

1958-1965年

1966-1978年

1979-1982年

粮食

3.5

0

3.5

3.9

棉花

4.7

3.1

0.2

13.9

油料作物

0

-1.8

2.8

22.7

甘蔗

7.9

3.2

3.6

15.0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农村“左”的错误的纠正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2、“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互补互利原则

C. 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农村人民公社 C. 国有企业联盟 D. 中央文革小组

1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行、消费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简单的一日三餐到“绿色食品”,从粗衣土布到名牌服装,从自行车到私家车,无不体现了时代的更替和社会的进步。这一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B.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主题。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①图1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②图2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力量,领导北伐战争,为打倒北洋军阀而不断奋斗

③图3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胜利完成长征,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图4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几十年前的小渔村,今天繁华的深圳。短短的几十年深圳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深圳特殊的地理优势 C.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丰富的人力资源

17、有学者在评论某事件时说,此事件后“台湾再也不是国家,从此中华民国’就在台湾变成代名词”。这一“事件”是指(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式成立

B.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C.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8、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理论创新,十九大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

A. 毛泽东思想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1953年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3年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1955年

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

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

1956年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工业门类齐全

B.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C.地区分布均衡

D.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____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____为国旗;采用____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

2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24、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25、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___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

28、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29、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30、西藏和平解放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_______获得解放,____________实现了大团结。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2019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各项制度;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日。

(2)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哪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建国后,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哪一制度?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历史性决策,请完成下面填空。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央策。

(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请你谈谈对祖国发展的感受、祝愿或建议。

3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结合所学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创立了什么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并指出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3、八年级某班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史知识竞答活动。以下是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写出年月日)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和平解放,请写出西藏和平解放于哪一年?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国于1953年实施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期间,在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列举有关成就。(举两例)

(4)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历史地位以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言?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2)图二中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有何突出的历史地位?

(3)图三人物有何突出历史贡献?他因此在国际农学界赢得了怎样的美誉?

(4)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你认为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