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次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联合国代表大会
2、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令有关部门对华采取限制措施……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收关税。对此,中国政府进行了大力度反击,其原因是美国的做法违背了( )
A. 互不侵犯 B. 平等互利
C.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D. 互不干涉内政
3、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下列哪一文献,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下图中的会议于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内容包括( )
①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④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决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跟踪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最有可能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发展才是硬道理》《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
C. 《必须坚持多快姓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
7、下图所示1953~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产量发生如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进行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完成
8、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
9、在广西,“三月三”既是壮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12个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万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欢度这个节日,上千场次的民族文化活动争奇斗艳,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联欢的喜庆气氛中。我们从中感受到
①各民族亲如一家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
③各民族相互影响
④民族团结的珍贵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下列举措直接推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
③实施一五计划
④修建青藏铁路
⑤建立新疆自治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1、下图有助于我们学习哪一战役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渡江战役
D. 淮海战役
12、“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选自吴建民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材料反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
A.外交家长期的努力
B.大批亚非国家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1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列哪一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14、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2019年有
A. 65周年
B. 66周年
C. 67周年
D. 68周年
15、《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其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是指(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加入WTO
D.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16、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全党的共同任务是
A. 从严治党
B. 从严务实
C. 从严为民
D. 从严依法
17、用时间轴来梳理历史事件,不失为学习历史的捷径之一。在下面时间轴上,其中1950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开始
C.抗美援朝胜利
D.一五计划实行
18、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判了此前经济建设中的“反冒进”,并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此后,全国掀起了( )
A.“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C.“文化大革命”
D.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沦
19、“新冠”疫情并没有阻止我们学习知识的热情,师生之间通过线上教学,有效地解决了不能在教室集中上课的难题。这种便捷的教学交流方式得益于
A.航天技术的进步 B.生物技术的突破
C.新材料技术应用 D.网络技术的发展
20、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
C.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D. 中国拒绝参加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2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北海舰队。( )
22、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战区主战、_____________的新格局。
23、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体制。
24、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⑴新中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的文献是《_________》。
⑵使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律是《_________》。
⑶新时期我国的第四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_________。
26、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原则。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概况:1978年,________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____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______、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过程:
(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_____。
(2)2013年,_____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_____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29、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国家主席_____遭受残酷迫害。
30、(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又是什么?
(4)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空间”。请列举这一时期3件外交上的大事。
32、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33、时间轴能形象直观地表示某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如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请你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请你写出上图中A处会议召开的时间。在这次会议上为了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3)上图中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4、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的根本前提及其成就。
(2)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根据材料四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