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台湾连江初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实行土地私有制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2、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出现于(         )

A.鸦片战争中

B.甲午中日战争中

C.戊戌变法中

D.洋务运动中

3、下列示意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况。与示意图目的相同的措施是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4、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会场上一片欢腾,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     

A.第23届联合国大会

B.第24届联合国大会

C.第25届联合国大会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5、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功,随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下列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中共十四大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D.在国家的扶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较大的发展

7、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发展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成立互助组

D.实行中立富农的政策

9、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政策是

A. 三通政策

B. 赎买政策

C. 不干涉政策

D. 政府指导政策

10、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是在(     

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后

B.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之后

C.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之后

D.海协会和海基会成立之后

11、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从新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A. 曲折发展

B. 高速增长

C. 一路走低

D. 停滞不前

12、某校八年(1)班的同学们学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后,准备出一期以“衣食住行・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赞颂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美好生活。以下不能作为栏目标题的是

A. 丰富多彩的服饰变化

B. 日益丰富的饮食文化

C. 拥挤的居住环境

D. 通达便捷的交通运输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哪一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A.新时期

B.新阶段

C.新时代

D.新征程

1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周恩来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典型范例是

A.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15、“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上述现象发生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大跃进”运动中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6、“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

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②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④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下表是1952年—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导致发生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比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 5%

0. 7%

6. 9%

71. 8%

1956年

32. 2%

53. 49%

7. 3%

0

7. 1%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承包责任制

18、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订。这标志着

A.西藏和平解放

B.祖国大陆彻底统一

C.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土地改革正式开始

20、有一位同学搜集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由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__(年月日)

(2)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______

(3)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______

(4)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______

23、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2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5、十年文革时期,林彪和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作恶多端,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最终没有摆脱历史的惩罚。

26、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7、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28、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9、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体制。

30、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在我国西部罗布泊上空,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整个世界都被震撼了。这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列举出为此做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我国第一位“太空访客”和“太空漫步者”分别是谁?

(4)中国哪位科学家在2015年因为对人类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6)2012年中国哪一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淄博某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整理工作。

(民族团结篇)

(1)党和政府依据什么制度在全国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这一制度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

(祖国统一篇)

(2)二十多年来,在哪以基本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外交成就篇)

(3)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教活动。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成就。

(国防篇)

(4)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第一支海军名称?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他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国际社会这两天对中美新一轮互征关税普遍表示忧虑。今天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指出:中方所作所为纯属自卫反击,望美方多听国际社会理性正义的呼声。

材料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5周年……当前国际形势和两国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几点始终没有改变。一是中国对中法关系的重视始终没有改变。二是中法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共同追求始终没有改变。三是中法合作互利共赢的属性始终没有改变。

——摘自2019年3月25日新华社《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列举我国建国初期的两项外交成就。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还取得哪些成就?

(3)针对材料二中“美国单方面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和材料三中“几点始终没有改变”,指出如何来构建良好的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