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内蒙古锡盟初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回忆中英两国历经曲折最终达成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时,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最能说明的道理是

A.英国不愿意在香港问题上与中国对抗

B.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是香港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

C.中国人民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会妥协

D.英国已经丧失了其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重新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C. 人民大众与资本主义复辟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1925 年,苏联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这主要得益于(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4、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5、《唐家湾镇志》记载,经营多年的大星元、太昌、锦记等店铺,至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这表明当时唐家湾正在进行

A.民主改革 B.三大改造 C.农村改革 D.城市改革

6、亚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哪一幅图片与古巴比伦王国有关( )

 

7、年代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下面某同学制作的简单年代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年代尺上①②处可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星火燎原1931年

B.出师北伐1931年

C.星火燎原1937年

D.出师北伐1937年

【2】从整体上看,该年代尺为我们呈现的历史发展进程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北代战争

C.旧民主主义革命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8、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了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这一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银行

D.跨国公司

9、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是因为它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C.实现工作中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D.客观分析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10、下图所示军种应承担的主要任务是

A. 实施战略核反击

B. 保护公民的权益

C. 维护国家的领空

D. 维持社会的治安

11、如下表反映(     

 1956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第一座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新中国成立初期轻工业落后

B.“一五计划”重工业成就

C.“三大改造”目标基本实现

D.我国工业集中在东南沿海

12、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应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3、读下表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 据此可知一五计划

 

计算单位

1957年

计划

实际

比计划增长%

拖拉机

标准台

5146

12000

133.2

机耕面积

万亩

758

2754

263.3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得到苏联专家援助

C.促使中国赶超发达国家

D.超额完成各项指标

14、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香港回归

15、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制定正确路线的基础是(     

A.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旅游业

17、“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里的“它”是指

A.“原子弹”的成功 B.神舟一号试验成功

C.航天员的漫步太空 D.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18、2019年是中美两国建交4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基辛格访华

B.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

C.尼克松访华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19、古代文明交往中的和平交流方式有

①罗马征服地中海

②郑和下西洋

③马可波罗来华

④希波战争

⑤亚历山大东征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

D. ②③

20、“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资不姓社”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的部分内容,这些谈话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

A.如何进行城市改革

B.如何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C.如何打开外交工作局面

D.如何开展民族工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6年底,   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三、拨乱反正

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胜利完成。拓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24、________(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5、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6、外交成就

 类别

      

 原则

1953年,周恩来首次_________

 方针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方针。

 胜利

1971年.中国恢复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

 

27、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28、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__会上制定的.

29、提出:1953年底,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30、_____________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______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关于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和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在20世纪末开始实行的大规模开发西部的战略是指什么?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20世纪末,国家还实施了哪一重大行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分别是在哪一年?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请写出已正式交付海军的两艘航空母舰的名字。

(4)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的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几位?

32、“三大改造”中农业改造的原因是什么?到1956年底国家对那些工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它的意义又是什么?

33、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改革先从①开始。1980年建立四个②,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③的改革。

(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⑤理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⑥;中共十五大,把⑦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第四部《⑧》。此后,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4)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1995年启动的“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住房;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5)依据示意图,综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并举出这一规划期间取得的两个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采取的相同改造方式是?

(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它的完成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