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新疆喀什地区初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扩大城市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 国家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D.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他的研究被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授予他“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他”的贡献是

A.成功提取了青嵩素 B.发明了籼型杂交水稻

C.自主研制人造卫星 D.研制导弹发射成功

3、对下面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进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C.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

4、以下是某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此人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钱学森

5、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邓小平南方讲话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6、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增强企业活力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实行按劳分配

7、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①制定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制定颁布宪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2019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海军现已装备辽宁号航母、052D导弹驱逐舰、054/056型护卫舰等一系列新式舰艇,这说明

A. 中国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海疆 B. 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称霸世界

C. 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 D. 中国海军已是世界第一

9、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 八路军和新四军   B.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

10、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的失误,但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下面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A.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设起来

B.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大庆油田的建成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D.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11、下图所示军种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 陆军

B. 海军

C. 空军

D. 第二炮兵部队

1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周恩来

13、2015年10月,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是

A.

B.

C.

D.

14、某档案馆有一份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农民收入的抽样调查统计表。观察下表。你认为1978年到1982年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是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收入(元)

133

160

191

223

270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5、下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跃进”的开展

②“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③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④党和国家的关怀及全国各地的支援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16、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的特色,这在人们的姓名中也有所体现。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0年,取名文革

17、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的外交方略

②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基础

③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保证

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目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大桥是( )

A. 武汉长江大桥 B. 南京长江大桥 C. 九江长江大桥 D. 润扬长江大桥

19、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一下图片素材,下列各项中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是( )

A.国防建设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外交成就

20、有关抗美援朝的描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目的是保家卫国

B.1950年10月,八路军开赴朝鲜前线

C.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董存瑞壮烈牺牲

D.1953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建成_____________、全面_______改革、全面___________、全面_____________

22、强军保障:强调军队_____________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5、新发展理念提出:

(1)时间:_____年10月

(2)会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容: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

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_____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_____,增进人民福祉。

26、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7、 _______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全国已建立 _____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29、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0、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50-1953年我国对外战争是什么?

32、1978年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3、

《新华日报》记者以素描手法,记叙了举国狂欢的那一刻:“京沪路龙头房内外的机车汽笛齐鸣,以表示庆贺与传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停泊在长江江面上的轮船也一齐唱和起来,清脆的汽笛声持续达20分钟之久。”这位记者记叙的重大历史事件。

(1)这位记者记叙的大事是什么?

(2)这件大事的意义是什么?

(3)祖国大陆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歌曲一: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歌曲二: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

(1)材料一中“一次次呼唤你”和“妈港”分别指哪两个地方?

材料二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规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材料二中,邓小平指出香港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的“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主要是指什么?

材料三   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中华儿女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进祖国统一的重要步骤,又使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澳门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这一构想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四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岸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节选自《十八大报告》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最终形成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打破,是因为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什么政策?

(5)你认为在完成祖国统一的进程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