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片是某次展览的代表性图片,该展览主题应该是
A.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
B.社会主义科技的发展
C.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D.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
2、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如图为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特种系列邮票中的两枚。假如你是当时邮票设计师,再设计一枚同类邮票,最应选择的素材是
A. 石油工业
B. 钢铁工业
C. 核能技术
D. 生命科学
4、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是指( )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
5、下图是1956年拍摄的《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这反映了:( )
A.农民分得土地 B.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
C.对私营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 D.乡镇企业兴起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召开是在
A.1955年 B.1953年底 C.1954年 D.1950年
8、《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1956—1966年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从材料表述看,这一时期的建设贡献主要有
①为随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为全国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
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
④为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03年10月,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的航天员是( )
A.杨利伟 B.翟志刚 C.刘伯明 D.景海鹏
10、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是
A.研制原子弹 、研制导弹
B.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C.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D.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11、某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历史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1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 )
A.尽快打败日本侵略者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D.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1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组建了( )
①北海舰队 ②东海舰队 ③南海舰队 ④太平洋舰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D.廉洁奉公,鞠躬尽瘁
1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战歌激励着中国好儿女奔赴朝鲜前线是为了
A. 挑战美国霸权主义 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D. 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16、在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时期,导致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A. 刺杀宋教仁
B. 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
C. 袁世凯解散国会、国民党
D. 袁世凯称帝
17、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如果你想组织全班同学召开题为“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64周年”的主题班会,日期最好选择在
A. 九月的某一天
B. 10月中下旬的某一天
C. 6月的一天
D. 7月的某一天
20、“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围绕种业、医疗、教育、体育等重点领域,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材料体现了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A.宽领域
B.全方位
C.多层次
D.立体化
21、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2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4、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5、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6、(题文)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___________
(4)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___________。
27、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_______,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_____,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8、下图分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______和______
29、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B. 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C. 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建成_____________、全面_______改革、全面___________、全面_____________。
3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有什么意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请分别写出港、澳回归的具体时间?
(3)“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确立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新时期,结合新情况,江泽民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又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思想?请写出为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
(4)现在还有少部分人实行“藏独”、“台独”,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32、
(1)上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西藏自治区是哪年成立的?请你说出我国另四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
(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西藏自治区经济建设中最伟大的工程是什么?
33、正确的思想决定正确的行动,先进的理论推动社会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方针?
(2)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哪次会议上这一理论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行动指南?
(3)在中共十六大上,什么重要思想被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上,哪一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2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哪一宏伟蓝图?这一宏伟蓝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4、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材料二: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失误?
(3)图二反映了党在农村进行了什么改革?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尝试?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