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安徽六安初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毛泽东在一部著作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压制不住。”20世纪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指的是

A. 召开政协一届全体会议

B. 进行抗美援朝

C. 实行土地革命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力量和资金用于( )

A. 农业   B. 轻工业   C. 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 重工业

4、如表是1860—1920年美国城市化进程表,对该表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时间

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

总人口(单位:百万人)

城市人口比例(%)

1860年

392

31.4

19.8

1880年

939

50.2

18.2

1920年

1722

105.7

51.5

 

 

A. 城市环境改善

B. 进入电气时代

C. 普及大众教育

D. 出现垄断组织

5、圆明园从左图到右图变化发生在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6、从中世纪以来,在西欧就流行着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徒梦想和这位君王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攻打穆斯林的势力。热心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 东西方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B. 宗教改革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动力

C. 地理大发现中的宗教动因

D. 建立宗教联盟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源

7、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的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格尔尼卡》也是现代主义代表作。该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A.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

B.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C.突出画面的严谨与和谐

D.凸显反传统反理性

8、英国《金融时报》称: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运正在慢慢脱胎换骨,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共同语言日益投机,渐而接轨上路。促使该时期中国同国际“接轨”的事件是(     

A.在海南岛设立经济特区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9、“康熙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通知时间不仅仅是最长的,而且也是最具有活力的”。下面属于康熙帝的历史功绩的是

①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②指挥雅克萨之战

③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④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10、马克思曾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他这样说是因为林肯政府:

A.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B.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C.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D.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1、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和人类公敌!最近伊斯兰极端组织is制造了耸人听闻的巴黎恐袭和一些列暴行。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下列恐怖事件不是发生在德国的是

A国会纵火案

B焚毁进步书籍

C掀起反犹狂潮

D军部发动政变

 

12、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凡尔登战役

C.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13、排序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排序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发生了解的更清楚。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莫斯科保卫战  

③平型关大捷  

④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③②④① D. ③①④②

14、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经说过“特区是个窗口”。对“窗口”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技术的窗口②管理的窗口   ③知识的窗口 ④对外开放的窗口   ⑤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1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用法律的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一个文献他的颁布标志着几个世纪以来困扰本国的权力之争最终尘埃落定,这个文献是()

A. 《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 C. 《商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16、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与该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国共合作实行北伐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

17、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下图就是中国人民“已经醒来”重要标志,与该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八大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宣布对外开放

19、“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宠饷之银。”该材料出自【 】

A. 林则徐的奏折   B. 康有为的奏折   C. 魏源的文稿   D. 孙中山的文稿

20、如图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路线图和描述泉州港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共同印证了泉州港(     

A.海外贸易繁荣

B.文化广泛传播

C.政治外交荣耀

D.航海技术发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地点

B.开辟打击德国法西斯第二战场的登陆地点

C.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22、________》签订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________制逐渐形成。

23、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________。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________年。

25、_______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6、俄罗斯的由来: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 )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 )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 )即位后,正式采用“( )”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7、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______,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28、互信合作是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

(1) 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 》,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2) 1991年,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   ,在各项活动中一直持积极态度。

(3) 1942年,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4) 1991年法德等12个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签署《 》,两年后欧盟成立。

 

29、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果:殖民政府发布________,逮捕甘地,有数万人被判刑。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30、依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180年前发生的________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60年前的某一天,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________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25年前,《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20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第二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航标和精神动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创立的思想理论是什么?这一思想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出版的哪一部著作中提出的哪一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造万物”的神创论?

(3)1911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20世纪早期,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它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邓小平在带领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32、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曾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但成本却带来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下次工业革命将会使人类在享受便利能源之余,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对减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的能源是什么?

(3)“下次工业革命中”的“便利能源”是指什么?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

(4)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3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胜仗!胜仗!日本跪下来投降!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向东望,看我们的百万雄师,配合英勇的盟军,浩浩荡荡,扫残敌,如猛虎驱羊踏破那小扶桑。河山再造,日月重光。﹣﹣八年血战,千万忠魂,才打出这建国的康庄。这真不负我们全民抗战,不负我们血染沙场。

﹣﹣罗家伦的《凯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报纸应发行于哪一天?

(2)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有哪些?请从国际与国内的角度各举两例。

(3)根据材料二中的歌词,请你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