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吉林长春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材料中指的是

A.罗伯斯庇尔  B.林肯

C.拿破仑 D.希特勒

 

2、《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新中国著名科学家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袁隆平   D. 焦裕禄

3、一曲《龙的传人》红遍大江南北,作为龙的传人被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

A. B. C.黄帝 D.女娲

4、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C.西方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D.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5、杜鲁门说:“不论什么地方,不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这标志着

A. 雅尔塔体系开始确立

B. 冷战政策的正式出台

C. 美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D.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6、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巩固和扩大。下列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B.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C.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拿破仑战争

 

7、“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

A.岳飞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郑和

8、《新华日报》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材料中社论把罗斯福誉为“民主巨星”的依据是(   )

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

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

C.罗斯福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靠拢

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9、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周恩来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作出的历史贡献包括

①参与领导南昌起义      ②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③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1、为了防止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朱元璋在中央采取的措施是

A.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B.废除丞相直接管理六部

C.设立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D.严格规定科举考试格式

12、发动战争者通常是被谴责的对象,在下列人物中却存在例外,他是(  )

A.远征俄国的拿破仑 B.侵略中国的瓦德西

C.发动起义的纳赛尔 D.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

13、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 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C. 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14、2015年10月19日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开启了中英外交黄金时代。若习主席选择海路出访,那么依次经过的海峡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15、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的是

A.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 纺织机器的发明

C. 电力的广泛应用

D. 耐用电灯泡的发明

16、古希腊时期,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开始了民主政治的典范。其中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政治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元老院

D. 陪审法庭

17、1945年2月,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保证德国不再扰乱世界和平……”。这次会议是

A. 华盛顿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巴黎和会

D. 慕尼黑会议

18、下图作品长七米多、宽三米多,画面上只用了黑、白、灰三色。它是作者对法西斯分子所犯罪行的揭露和对人民反抗精神的歌颂。该作品的作者是

A. 德莱塞

B. 贝克特

C. 毕加索

D. 高尔基

19、   “杜莎夫人”蜡像馆柏林分馆复原了希特勒当年的地下室:希特勒坐在办公桌前,露出恶魔式的残暴的眼光。开馆当日,进入该馆的第二名普通参观者不顾阻止,让希特勒蜡像身首异处,以抗议这名纳粹头目“现身”德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希特勒正式登上德国的政治舞台,出任总理是在(  )

A.1929年 B.1930年 C.1933年 D.1936年

2当展馆服务员介绍希特勒的独裁政策时,下列政策中不会被介绍到的是(  )

A.制造“国会纵火案” B.剥夺人民民主自由权利

C.打击德国共产党 D.实行“新政”

3法西斯主义曾经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历史上实行过种族灭绝政策的是(  )

A.德国法西斯 B.意大利法西斯 C.日本法西斯 D.西班牙法西斯

20、下列史实,可以从《史记》中了解的有

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

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秦国商鞅变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文学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状况。

(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通过文学作品揭露俄国社会黑暗的作家是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活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   》。

22、________》签订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________制逐渐形成。

23、观察下图《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完成填空。

(1)A.中国被沙俄侵占面积最大的地区_____B.1871 年沙俄出兵强占的中国城市_______

2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25、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______;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根据地。

 

26、传统文化,光耀千古。

(1)司马迁编写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农学家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画家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4)《_______》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7、名言总能让我们从伟人那里获得力量。

(1)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让我们看到虽然双耳失聪却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用20年时间呈现给世界《物种起源》。

(3)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用坚持和勤奋留给人类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3)被称为“发明大王”的是:  

(4)创作《英雄交响曲》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__描绘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者斗争精神。

30、填空题。

(1)汉武帝派   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杰出贡献;状元实业家   提出 实业救国主张,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   》,宣传革命思想;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发了《   》。

(3)1861年俄国通过   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里人转折点: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引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意日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局部战争的烽火愈演愈烈,德国吞并奥地利的时间是哪一年?同年,德国还强行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哪个地区?

(2)二战中,日本对美国采取哪一军事行动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为了对付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于1942年参与签署了哪一文献?加入了哪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这个组织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3)苏联是二战中主要的反法西斯力量,在二战中苏联粉碎德国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和给德国法西斯以致命性打击,让二战出现重大转折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4)二战在哪年哪月结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5)通过对一战、二战残酷性和惨烈性的学习,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32、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交通建设的两项成就。

(3)简要说明三大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在关联。

33、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走向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开放繁荣的社会景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景象在手工业方面有何表现?

(2)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19世纪40年代,首次打开中国国门的是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进程有什么影响?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时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国家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停靠在东非港口马林迪。船队由3艘帆船组成,目的地是印度。作为第一个开辟东方航线的欧洲人,达·伽马向当地居民夸耀了自己的船,然后,急不可待地提出了贸易要求。看着葡萄牙人拿出的小玩意——玻璃珠子、铃铛、珊瑚项链、洗脸盆……非洲人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接下来,村中的长老向达·伽马展示了精致的丝绸、瓷器和一顶镶着金边的乌纱帽。他告诉目瞪口呆的葡萄牙人,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人驾着数不清的大船,到访过他们的海岸。那些船很大,葡萄牙人的船看上去像座房子,那些人的船,看上去超过了整个村庄。

——纪录片《走向海洋》

(1)材料一所提到的“曾经有人”指的是谁?他的远航与后来达伽马等人的远航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材料二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2)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大事,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7、18世纪,英国发生了哪两次重大革命奠定她世界强国的基础?

材料三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

材料四  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4)为什么洋务运动求富强的结果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材料五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5)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后果?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材料六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军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6)根据材料六,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