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自贡初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niàng) 梁(jí)   啬(lìn)   人声沸(dǐng)

B. ( qí ) 笑(nì )   粗(kuàng)   咄逼人(duō)

C. 祷(qí ) 蓄(zhù)   清( chéng) 翻来去( fù)

D. ( shà) (suí)   感(kǎi )   花团锦(cù )

 

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B. 书籍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籍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籍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C. 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D. 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

3、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黄(yùn)                 蓄(zhù)                 人听闻(hài)

B.菜(qí)                  (chén)               人声沸(dǐng)

C.护(pì)                  待(luè)                 翻来去(fù)

D.蹒(shān)               (xùn)                 人忧天(qǐ)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表现出他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B.《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意识、全球视野、历史眼光、民族感情写作成的。

C.《音乐巨人贝多芬》通过作者与贝多芬的一次见面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巨大造诣。

D.《未选择的路》重点写自己选择了很少留下旅人足迹的路,表现自己不随波逐流的独立人格。

 

5、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如( lóng  旗(jīng 流离(pèi

B.偻( fèn diàn  人不倦(huì

C.zhuì yín 赘(léi   风餐宿(

D.kuò  热(chì 息(shùn  息凝神(píng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童年鲁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B.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C.我国近期生产的各类口罩,除了满足中国市场以外,还销往海外各国。

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7、下列对于名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大胆泼辣而又有些心理扭曲的虎妞。

B.“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海底两万里》阿龙纳斯说的。

C.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批判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D.在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猪八戒怕红孩儿被一棒子打死,没了他的功劳。表现了猪八戒爱打小算盘,但并不影响他的可爱。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皇帝既登阼,以郑后之宠,欲舍明帝而立简文。时议者咸谓:舍长立少,既于理非伦,益宜为储副。周、王诸公,并苦争恳切。唯刁玄亮独欲奉少主帝旨。元帝便欲施行,虑诸公不奉诏。于是先唤周侯、丞相入,然后欲出诏付刁。周、王既入,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周侯未悟,即却略下阶。丞相披拨传诏,径至御床前曰:不审陛下何以见臣。帝默然无言,乃探怀中黄纸诏裂掷之。由此皇储始定。周侯方慨然愧叹曰:我常自言胜茂弘,今始知不如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登阼(zuò):登上帝位。②阿:迎合。③逆:预先。④传诏:传达皇帝命令的官吏。⑤遏(è):阻拦。⑥却略:却步,之前提到的“丞相”。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虑诸公不奉诏

(2)解释加点字词。

长立少

②唯刁玄亮独奉少主

③周侯未

④帝默无言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我常自言胜茂弘,今始知不如也!

(4)结合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言语,指人的口才辞令。

方正,指人的品行正直不阿,不为外力所屈服。

雅量,指为人具有宽广之胸怀、淡定之气度、优雅之内涵。

容止,指人的仪容举止。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言语”“方正”“雅量”“容止”等三十六类,请依据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判断选文属于哪一类。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古诗文默写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6)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变迁,新旧更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给选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

3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4从阿长给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1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淡香雪海

李双喜

①冷了,暖了,暖了,冷了,秋锁重楼,皖南的菊花开了,沿着坡地起起伏伏,白晃晃的如同层层叠叠的雪。

②几年前,岳父得知我喜欢拍点片子,就向我絮念着故乡的风景:“那菊花啊,就像雪一样,白白的,落满了房前屋后……”我被这样的描逑所吸引,念想着,念想着那推开木格窗涌入的菊花雪,念想着那粉墙黛瓦上升起的徽州月。

③当念想的风景就在眼前,便迫不及待地奔向了菊花园。这儿的菊花一般都种在茶里,一行绿茶一行白菊,一行绿茶再一行白菊……圆圆圈圈,从山顶一直弥漫到山谷。叔叔婶婶们一大早便忙开了,迎着朝阳,采撷着沾满露水的鲜菊。打小我也是劳动好手,见到如此美妙的农活,二话不说,背起竹篮就加入到采菊大军的行列中。

④露水浸润过的菊花温润洁净,用手轻轻地掬采,几声清脆的声响后,手掌里已蓄满了花雪。满溢的露水顺着花雪滴落,水珠儿回环浸润,掌心变得白皙光洁。而后,再轻轻地将掬得有些温热的花朵向后一甩,雪片便从指缝间滑落,悄无声息地撒向了竹篮,那日的天很净,阳光将远方的树染成淡黄色,错杂的光树下,村庄横陈隐现。南坡的花瓣漫天卷起,一双双皱巴巴的手在雪色中舞动,左肩背起的竹篮深深浅浅,风掠过衣袖,衣袖间若有似无地沾满了香雪。

⑤大家的速度都很快,只几个钟头的光景,一筐筐,一箩箩,满当当的雪堆挤满了上山的泥土路。泥土路上,时不时地晃过几个村民,岳父和叔叔们笑着与他们打着招呼,年纪大点的,大多还认得岳父,年纪尚轻的,基本与岳父算是陌生人。离开故乡几十年,偶尔返乡成了岳父回味旧梦、感慨时光最好的旅行。这个深秋的季节,岳父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在花田里重逄,心情似乎也都格外明媚,当我拿着相机轻数一、二、三的时候,他们沟壑纵横的笑脸绽放得如同朵朵花雪,有些动人,有些明艳。

⑥一上午体验式的劳作,虽不甚劳累,但小腰还是有点吃紧。而叔叔他们却是十分辛苦的,躬着腰从早采到晚,没得歇息。尤其是冷空气光临、菊花全面开放时,无论是下雨落雪还是结冰,都必须要全面抢收,多耽搁一天,菊花就会全部泥烂,损失巨大。听叔叔他们说,打霜结冰的时候采菊花最是难受:迎着山间刺骨的寒风,握着冷冷的菊花冰,全身不停地瑟瑟发抖……白天采完菊花,晚上就得抓紧时间烘干。晒的菊花色彩不美,一般都采用烘干的方式。用慢火细细烘烤,隔几小时翻动一次,烘烤的时间一般都需要十多个小时,所以,菊花盛放的旺期,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彻夜无眠。

入夜了,坐在粉墙黛瓦的老屋里,沏一杯花雪,黄的蕊,白的瓣,闻暗香浮动,笑魇在水的柔波里慢慢舒展。身后条桌上的老座钟正咔嚓、咔嚓、咔嚓……响着,当、当当当……的报时声一如当年洪亮。

⑧天微亮,炊烟升腾,头顶上飘散着淡淡的菊香。礼堂外集满了人,收菊花的市场开放了。睡眼惺忪的叔叔婶婶提着两大袋菊花挤了进去,不大会儿,便称完重验完货了。叔叔淡淡地说:“今天的菊花降价了,原先能卖到六十的好菊花,现在只卖到五十三了。”比起毫不在乎的叔叔,一旁的婶婶倒是有点小失落。岳父安慰了几向,叔叔笑着说:“没什么了,行情说变就变的,菊花一多,价格自然会降点!”叔叔说得很坦然,不带一丝遗憾,此时,晨光正掠过周遭的山峦,南坡雾散了,陌上雪色点点。

⑨北方的冬天已然深沉,忽地又想起深秋的徽州,想起那漫山的菊花雪,是否就在今夜,最后一瓣花朵正悄然凋谢,叔叔担着花雪从高大的马头墙下走过,他回头笑着,诉说着今年的收成。或许那里就是我们向往的桃源,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幻梦;而对他们来说,那里只是一块生存的土地,繁衍生息,悲喜静然。

⑩艳丽的花朵看多了,就更钟情于山水间那素白的香雪,就像身处霓虹闪烁的城市,待久了,腻了,累了,多数人就开始怀恋起乡野的悠然雅致来。满园白菊,素雅馨香,淡到极致。淡极,始知花更艳;淡极,方能心素如简。

(摘自《一去二三里:关于故乡,也关于旅行》)

1下列句子中,不是描写菊花的是( )

A.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B.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C.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D.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2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故乡的风景”?

3请赏析第⑦段的画线文字。

4文章第⑧段写叔叔婶婶去卖菊花,写这样一个情节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根据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走进了中学,也走进了花一样的季节,清点一下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或许多了一份烦心,少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份轻松……

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我们的道路正向未来延伸。

请以“七年级,我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