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台湾南投初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年节将近,民众纷纷采办年货,摩肩接踵的人群把整条街挤得水泄不通。

B.卢沟桥上的那些石头狮子雕刻得惟妙惟肖,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看。

C.期末考试之前,老师要求我们遵守考试纪律,做一个坦荡如砥的人。

D.走过街巷,破落之景让人触目伤怀,步履沉重。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fēi) 农(diàn) 刻(juàn) 近完美(jǐ)

B.责(jié) 要(sài) 热(chì) 息凝神(bǐng)

C.维(qiān) 那(chà) 然(qiǎo) 无消息(yǎo)

D.解(pō) 灭(jiān) 地(ké) 锐不可(dǎng)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sài) 首(qiáo) 藻(xíng) 屏息声(liǎn)

B.责(jié) 亮(chèng) 圈(yūn) 有成效(zhuó)

C.强(jué) 形(dùn) 周(jì) 精竭虑(dān)

D.陆(zháo) 粗(zào) 热(zhì) 深痛疾(wù)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核舟上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苏轼《赤壁赋》。

C. 古人讲究籍贯、姓名、字号,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表明籍贯(常熟);“王”是姓,“毅”是号,“叔远”是字;“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D. 《回延安》作者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根据要求赏析这首诗。

梁甫行

(三国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写下了这首____(缠绵悱恻  慷慨激愤)之作。诗的中间四句直陈所见所感,几无雕饰,运用____(白描  夸张)手法,如实记录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全诗语言____(朴实  华美),毫无雕琢造作之感,足见诗人运笔之妙,才情之高。

(2)诗人曹植借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感慨?说说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管中窥豹,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读书破万卷,  

  ,而伯乐不常有。

酒与诗人有着不解之缘:李白的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因人生不得意将情感倾注到酒中:

   , ;范仲淹的《渔家傲》中     ,表达戍边将士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学校开展了“红心向党”为主题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学生会将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党史展板标题,对于“心”字的选择产生争议。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2】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根据提示将红军长征路线图补充完整。

(1) ____     (2)_____

【3】请你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了解《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英雄人物。

名著选段

人物辨识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和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1)

 

他具有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2)

【4】小语同学在阅读交流活动中谈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你结合上表及下面三则材料,分析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

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

“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 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材料三】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萧萧池塘暮

(1)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2)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年年岁岁见证着村人的喜忧。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阵村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清脆玉润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池塘中央,开始脱毛的水鸭在和煦的阳光下畅游,荡起层层涟漪。鸭儿不时地“呱呱”乱叫,声音在池塘上空回荡。远处聆听,像是柳树深处发出来似的,訇訇然,如乐一般美妙。“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一声声呱啼,应是报春的讯息吧!最热闹的要数夜里,无数青蛙齐鸣,叫醒暗夜,那是临产前的阵痛,更是即将身为父母的幸福欢唱。青蛙鸣春,是江南池塘不朽的胜景。

(4)夏日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阳还在半山腰,孩子们就在池塘里玩耍了。在岸上一个猛扎,静静的池塘便溅起灿烂的水花。孩子们排成队列,挨个儿跳水,珠圆白嫩的颗颗水滴飞入浓密的柳荫里,打得青叶脆响,像是一场急雨。孩子们玩腻了,就在厚厚的泥层里摸螺蛳,在水草里抓鱼。夜幕降临,他们用旧衣服一裹,满载而归。

(5)农人在月满中天时分才收工,钻入池塘,洗去一天的尘与汗,洗去一天的疲劳。人在水里,话农桑,谈天气,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池塘在一拨又一拨人的折腾下,泥沙翻涌,浑黄浊黑。经过一夜的沉淀,它一早又澄澈清冽,一眼就看得见水里的游鱼,厚软的肥泥,以及泥上的走蚌和挪动的螺蛳。池塘静默、博大,容纳故乡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污垢,而它自己永远是碧澄如镜。

(6)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残水,像是哭干了眼泪的小妇人的杏眼。但它依然接纳万物,吐故纳新,洁净如初。农人依然来塘里洗澡,一天胜过一天地喊:“啊,水好凉呀!”故乡的秋天,在这一声声水凉的叫喊中,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到来。水凉好个秋。

(7)冬天,村里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每到年终,我们村前村后的池塘都要抽放积蓄了一年的水。一群人赤足在冰冷的泥中捉鱼,笑声在空旷辽远的上空久久回荡。他们不怕冷,俗话说,鱼头上藏了三点火!见了冒火的鱼,还有谁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鱼小虾壮螺蛳从塘里往岸上挑,笑声随之在岸上塘里一阵一阵炸响。

(8)池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而今,再寻如此池塘,也许只有在梦里吧!岁月在风里萧萧如秋木,池塘在现代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

(9)回到陈坊,池塘触目惊心:锅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盖了两层楼房,粗粝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处没不了8岁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线了;养鱼塘里没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莲花塘深居田畈①一侧,早已没有了莲花,还算清澈的残水里,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农药瓶,难以让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被房子取代了……

(10)我固执地认为,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如果每年有人罱塘②,如果池塘还鲜活劲道,雨水可以蓄积在里面,何以在地上泛滥成灾?池塘消退,洗澡成了村人的难题,干旱已是农田的家常便饭,青蛙不再,垂柳作古,水鸭隐退……

(11)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释怀的古典乡村。

(1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一代再来读这首古诗,必得花半天时间来查阅关于“池塘”的注释。“烟锁池塘柳”的残对,也许真的成了空前绝后、无人能对的绝联了。

(13)今天已没有几个人见过池塘的真面目,不久的将来,池塘可能就只存活于词典里,在纸间寂寞地度过它荒凉的来世今生。池塘渐入迟暮,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4)除了记忆和梦,我们还能到哪儿与池塘见上一面呢?

(注释)①田畈(fàn):田地。②罱(lǎn)塘:意思是用农具将塘里的淤泥、杂草等清理出来。

1本文作者按照___________的顺序写出了多年以前故乡池塘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赏析文章第⑨段中加点词语“狰狞”的表达效果。

粗粝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

(2)请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①段划线句。

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3作者曾经说自己是“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写池塘的。当他回到故乡,面对迟暮的池塘,会有怎样难言的心理呢?请你揣摩一下,运用第一人称口吻叙述出来。(50字左右)

4文章在构思和写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应该是丰富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独地度过。同学、老师、家长、朋友与你朝夕相处,鸟儿、花朵、风霜、雨雪和你不时相遇,山川、河流、湖泊、大海常会观赏,小说、散文、诗歌、戏曲时会与你共度时光……

和你相遇的,有一些已成过眼云烟,有一些让你难以释怀,有一些开怀大笑,有一些让你低头沉思……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④不得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