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北京初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使(chāi)   (jīao)   (suō)   不折不(lāo)

B.(lǜe) (jiàng) (dí) 坦荡如(dǐ)

C.(chú) (bīn)   (kàn)   摩肩接(zhǒng)

D.(xiè) (zài) (xià)   重峦(díe)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 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排比)

C. 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是明星刘亦菲。(比喻)

D.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xíng)辈 归(shěng)   然而止(jiá)

B. (kǎng)奋 子(méi)   大大悟(chè)

C. (dù)步 家(juàn) 然若失(chàng)

D. (wǔ) 耳(pàn)   怆幽邃(qiǎo)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柑橘   棱镜   万紫千红   课子植物

B. 花冠   密腺   物种起源   热带雨林

C. 毁灭   淤泥   围湖造田   生态平衡

D. 碱性   灰烬   措综复杂   小题大做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最后一句卒章显志,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知识积累。(8分)

(1) ,三日不绝。

(2)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3) ,如临深渊,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夕阳西下,

(6)人不寐,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语段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 _____(人名)在烈士墓前的内心独白,它是 _____(填写作者)的代表作,和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一样,都是 _____小说。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昆虫记•萤火虫》节选(有删改),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我们这个地区,萤火虫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有什么昆虫像它那么家喻户晓的了。这个人见人爱的小东西,为了表达生活的欢乐,竟然在屁股上面挂了一只小小的灯笼。炎热的夏夜里,没有人没见过它的。

②我们先来看看萤火虫以什么为生吧。萤火虫看上去既小又弱,像是与他人无害,可它却是个最小最小的食肉动物,是猎取野味的猎手,而且,捕猎时还相当狠毒。它的猎物通常是蜗牛。

③萤火虫在啃食猎物之前,先对它施以麻醉,使之失去知觉。它的猎物通常是很小的蜗牛,个头儿还没有樱桃大,是处于变形状态的蜗牛。夏日里,这种蜗牛一大群一大群地聚集在稻子和麦子的茎秆上,或者其他植物的干枯的长茎上,在上面一动不动地要待上整整一个炎热的夏季。正是在这种时候,我不止一次地观察到萤火虫对猎物发动攻击,对之施以灵巧的外科麻醉手术,使猎物在颤动着的茎秆上昏死过去,然后,对之下口,美餐一顿。

④萤火虫对猎物的其他藏身处所也了如指掌。它经常飞到沟渠旁边,因为那儿土地潮湿,杂草丛生,是蜗牛喜爱的栖身之所。在这种情况之下,萤火虫便在地上对蜗牛施以麻醉术。我在家中也饲养了一些萤火虫,它很容易被捕捉到,也很容易喂养,因此,我可以仔细地观察研究这位外科医生做手术的详细过程。

⑤我终于发现是怎么个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它像是在与蜗牛“拉钩”。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慢条斯理,不慌不忙,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似乎是在观察“拉钩”的效果如何。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给制服,使之动弹不得。然后,它就要动嘴进食了,它很可能也是要用弯钩去啄,因为我几次都未观察清楚,所以对这一点我也说不太准。总之,萤火虫在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快如闪电,不用问,它利用带细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注入蜗牛体内,使之昏死过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根据法布尔的观察,萤火虫是用两片锋利无比的弯钩为工具来攻击猎物的。

B.本文②③两段先介绍萤火虫的食物,再说明捕食的过程,这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C.萤火虫常以个头儿还没有樱桃大,处于变形状态的小蜗牛为食物。

D.第⑤段中作者不确定萤火虫是否用弯钩啄食猎物,体现法布尔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结合第⑤段梳理萤火虫的捕食过程,用动宾短语概括填空。

______——蜗牛露出软肉——_②_____——_____———蜗牛动弹不得——动嘴进食

3本文属于_______说明文,如:第①段划线句运用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的特点,语言风格________(填一个四字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萤火虫的喜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面材料,按要求作

家里的每个地方,你都再熟悉不过了:栽满花草的阳台、饭菜飘香的厨房、存满知识的书房……家里的许多角落都有故事:抽屉收纳着记忆,书架记录了成长,晾衣杆晒着四季,厨房飘着爸妈的爱意……

请以"家中,那些(或那个)——的地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惬意、温馨、属于我、落满灰尘、被遗忘、留下岁月印迹……②主题明确,层次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