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他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谪到永州后所作。
B.“黄发垂髻”指老人和小孩,“小生”指年轻男子。
C.《回延安》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节一行,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诗经》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颂”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些弱小生命被庞大的生命吞食,这在弱肉强食的生物界司空见惯。
B.大型超市里的商品五花八门,不管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应有尽有,逛得我眼花缭乱。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也要如此。
D.我国职业围棋手柯洁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李世石,夺得世界冠军。
3、【语段探微】下面是关于“腊梅”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而且长得很密,一朵挨着一朵,挤成了一串
②凭良心说,腊梅是很好看的
③那样地热热闹闹,而又那样地安安静静,实在是一个不寻常的境界
④这样大的四棵大腊梅,满树繁花,黄灿灿地吐向冬日的晴空
⑤每个枝条上都是花,无一空枝
⑥不过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每年都有一回
⑦其特点是花极多,——这也是我们不太稀罕它的原因
A.②⑥④①⑤③⑦
B.②⑦⑤①④③⑥
C.④⑤③⑥⑦①②
D.④②⑦⑥⑤①③
4、对下列语句理解不全面的一项是 ( )
A. 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理解:托尔斯泰晚年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对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否定,对国家、教会进行猛烈抨击,宣扬博爱修身,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之路,所以“阴云才消除”“悲凉之地解冻”。
B.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理解:此句极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C. 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理解:托尔斯泰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遭到敌对势力的反击,一生中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
D. 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理解:这句总结式的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平常人的外表。
5、阅读古代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2】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6、古诗文默写。
(1)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此地一为别,_______。(李白《送友人》)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爱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令人感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高呼“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自己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卖炭翁》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感慨卖炭老人所得甚少,付出与价值不对等,含蓄传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甲】
由于不抢就没有吃的,红军就不得不为了几头牛羊打仗。毛泽东告诉我,他们当时流行一句话叫“一条人命买头羊”。他们在藏民地里收割青稞,挖掘甜菜和萝卜等蔬菜,据毛泽东说,萝卜大得可以一个“够15个人吃”。他们就是靠这种微不足道的给养过大草地。毛泽东幽默地对我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有一天我们必须向藏民偿还我们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
【乙】
这是红军长征以来,中央军委的领导们第一次在饭馆聚餐。吃了没多一会儿,毛泽东觉得分成两张桌子不热闹,就喊:“合兵!合兵!”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两张桌子合起来,然后再次举起了酒碗:“为胜利到达陕北苏区干杯!”不喜喝酒的毛泽东有些醉意了。他把辣子、酱油和醋抹在一块西瓜上,说这是“五味俱全”,然后大口吃起来,还热情地邀请大家也这么吃。毛泽东一再邀请,张闻天尝了一口,连说:“太辣,太辣。”毛泽东说:“吃辣子的人最革命嘛。”
晚上,领导们都睡在了一大队的驻地。半夜时分,毛泽东走出屋子,仰头看天上的星星。他看见了耿飚之后,说:“有一个大队在这里,敌人不敢来。”耿飚说:“说是一个大队,实际上只有四个连。”毛泽东甩着胳膊画了一个大圆圈,说:“不要嫌少,等咱们站稳了脚,会猛烈地扩大,然后,再打出去!”
这两段文字都写到了革命领袖毛泽东,请判断哪一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哪一段出自《长征》,并简述理由。
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的是语段①____________
出自《长征》的是语段②____________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赶年集
①七岁那年,腊月二十八,吃过早饭,母亲打开柜子,拿出钱包——一个褪色的手绢包裹,解开,一沓零钱递给父亲,说,五块六,就这么多,捡急用的买。
②父亲答应着接过钱,抱过来十多把旱烟,和借来的秤一起装进麻袋,甩到肩上背了,迈腿往外走。我用手扯着父亲的后衣襟,说,我也去。
③跟父亲去赶集,我是想买一挂小鞭。之前跟父母说过两次,父母没答应:干正事还没钱,哪来闲钱买小鞭!可去年过年,隔壁小五买挂二百响的小鞭,天天在我面前显摆,看见我他还一边点鞭大声地喊,放鞭了!当时我就下决心:过年也买一挂小鞭。
④人们三三两两从支路,向通往集市的主路汇聚。不大一会,我和父亲就融入赶集的人流中。人流中,男女老少,有的肩背手拎,步履匆匆,还有的空着双手,说说笑笑。父亲说,今天赶集有两类人,一类是生活宽裕点的,年货早就准备好了,今天是闲逛来了。另一类是日子过得紧的,买年货一拖再拖,这是年前最后的集日,不能再拖了,东借西凑,或卖点东西换点钱。我看一眼父亲背上的麻袋,心想,我家也属于日子过得紧的吧?
⑤距离集市六里地。到集市时,朝阳背风的好位置都被人占了。父亲选一靠近路边的位置,把旱烟、卷烟用纸和火柴安顿好。然后喊道:蜜叶香葵花烟,味醇柔软好抽!每走过来一个人,父亲边递烟纸边招呼,好抽,来,尝尝。
⑥这旱烟,是父亲在自留地栽的。父亲也抽烟。拿到集市上卖的烟是好烟,父亲自己舍不得抽。父亲抽的是底叶烟和二茬烟,揉碎装在一个大布袋子里。父亲说,抽着没劲,发苦,还要火。
⑦太阳偏西了,集市高峰已过,一两烟还没卖出去。价也不高啊,咋没人买呢?父亲自言自语道。跺脚取暖的父亲停下脚,蹲下,用青筋凸起的双手,哆哆嗦嗦地卷颗烟,点燃。这是我见到他第一次抽这好烟。他深深地吸了几口,淡白色的烟雾飘散开来。
⑧烟味道不错,多少钱一斤?闻着烟味走来一个男子问道。一块二一斤,父亲回答说。那男子卷烟抽了几口,一阵讨价还价,最终一斤一块一成交。又有几个人围上来,你一把他两把,麻袋上的旱烟就剩下了两把。
⑨父亲紧锁眉头舒展开了。他称了称麻袋上剩下的两把烟,对我说,这把烟要七毛七,少七毛五不卖,这把要六毛六,少六毛五不卖,我买过年用的东西去。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又想起了来时路上他说的话,几次想跟父亲提买小鞭的事,又咽了回去。在我胡思乱想时,一老大爷走到我面前:这烟咋卖的?我说,这把七毛七,这把六毛六。老大爷卷烟,点燃,抽了两口,说,这两把一块三,卖不?我摇摇头。老大爷转身欲走。我又一想,一块三,给父亲一块,还剩三毛,是一挂300响的小鞭钱。我忙说,一块三,卖,卖!
⑩父亲回来了,看神情,心情不错。他跟我说,还好,肉没涨价,还是上两个集的价,能过个好年了。这是一斤红糖,半斤糖球,一辫子蒜,一包火柴,一包蜡,写对联的红纸,挂钱……
⑪两把烟呢?父亲突然想起。我说,卖了。卖多少钱?一块三,给你。我边说边把右手伸进衣兜里,把一块钱递给父亲。父亲接过钱,说,还差三毛呢?三毛钱一直在我左手里攥着,都被汗水洇湿了。我低声回答说,爸,我想买挂小鞭。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父亲只犹豫了片刻,就爽快地答应了。
⑫在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父亲花四毛钱,买了十个二踢响,又花两毛钱,给我买一挂300响的小鞭。寒风中,我抱着红纸,父亲背着年货,兴致勃勃地朝家走去。
⑬光阴如梭。一晃四十多年后的腊月二十八,回老家过年,我和父亲去赶集。
⑭通往集市的泥土路,早已变成了宽广平坦的柏油路。路上,各种轿车、小型货车、农用三轮车,还有摩托车和电动车,一辆接着一辆,朝着集市驶去。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寥寥无几。坐在副驾驶座的父亲,两眼目视前方,不停地叮嘱我,慢点开,注意安全,别剐着碰着。六七分钟,我和父亲就到集市。
⑮走进封闭式的农贸市场,暖流扑面而来。进门,见一卖牛肉老板,砍下一块牛肉放在电子秤上,说,十三斤二两,多三斤,给三百二,行吧?你想多卖点,那我就多吃点,行。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笑着说。女人接过肉,掏出手机对准木牌上的二维码,说,钱打过去了。
⑯微信支付?卖肉老板抬起头,看了看我,说,现金倒来倒去多麻烦,这多省事,现在我这儿只有六七十岁的老人还用现金了。我环视一下,目及摊位都有二维码。在我的意识里,使用微信支付应是城市,是年轻人,家乡农村也广泛使用,让我感到有点意外。
⑰年近八旬的父亲,身板还很硬朗,给我当向导,边走边向我介绍。市场里共有四排摊位,有肉类区、蔬菜区、杂粮区……吃的,喝的,穿的,市场里应有尽有。卖活鱼和卖活鸡的,还负责杀和收拾,人们图省事,图吃个新鲜,买的人多,拥挤些。整个市场人虽多,流动快,但井然有序,并不拥挤。
⑱我买条活鱼,扫码付完钱,转身抬头,见父亲与两个年龄相仿的老人在唠嗑。父亲说,年货都准备好了?他们说,早就准备好了。又说,市场啥都不缺,手里不缺钱,随吃随买,还新鲜,多了占地方。我不由地看看自己的手,一条鱼和几张挂钱,又看看身边来往的男女老少,不像过去赶集手拎着大包小包的。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保暖服,说说笑笑,一脸轻松。
⑲鞭炮市场,在西面干涸的河床上,有二三百米远。六七家鞭炮摊位一字排开。包装五颜六色的烟花爆竹,增添了节日的色彩和氛围。父亲指着我手中的小鞭,跟卖鞭炮的小伙子说,发展真快,一万响的小鞭,过去想都不敢想。小伙子说,您老保养好身体,好日子在后头呢!
⑳“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回来路上,打开音响,《好日子》的歌声甜脆悦耳。
(选自《人民日报》车承金)
【1】请以赶年集为线索,写出两次赶年集中详写的事情。
【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3】作者写两次赶年集都写到了环境,请分别进行赏析。
(1)到集市时,朝阳背风的好位置都被人占了。
(2)走进封闭式的农贸市场,暖流扑面而来。
【4】本文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9、在我们生活中,有温馨、感动、希望、坚持,也有挣扎、恐惧、泪水、沮丧……这些人或事或情感,沉淀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值得我们永远记住。
要求:①以“这,值得我们记住”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