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甘肃酒泉初三(上)期末试卷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面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初三(1)班李明同学身高的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1.6m

B.16000mm

C.160cm

D.16.00dm

2、挂有钩码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垂直升降的电梯中,随电梯从1楼直接上升到6楼过程中,用照相机对测力计示数进行记录。图1是电梯静止时弹簧测力的示数,则图2所示的示数时,电梯处于(  )

A.静止状态

B.加速上升

C.匀速上升

D.减速上升

3、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甲车厢向乙车厢观望。突然,小明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他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第一次判断是错误的,因为没有选择参照物

B.以小明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对面的列车是运动的

C.“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这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D.发现“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这是以对面的列车为参照物

4、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

5、近日,“某高校老师期末划重点现场堪比新闻发布会”的视频中,大学生纷纷抬头用手机拍照。手机已经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下列关于手机说法错误的是(  )

A.玩手机时,屏幕上出现各种艳丽色彩,这些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B.当手机倍速播放视频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C.有人会在手机黑屏时当成镜子使用,手机屏幕靠近人脸,屏幕成的像会变大

D.用人脸识别技术解锁手机屏幕时,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6、在七中育才学校本学期的物理公开课上,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有关青铜器的知识,甚至自己制作了三星堆“青铜”面具。其实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工匠先将铜料加热,制成铜液,然后将铜液灌进模具,冷却成型,铸造初步完成。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凝华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液化后凝华

D.先熔化后凝固

7、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是为了使钟发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8、如图所示,小明坐在快速行驶的列车里,通过车窗看到车外的树木风驰电掣般向后运动。若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窗

B.铁轨

C.路边的树

D.在列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9、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D.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

10、图中6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  )

A.3g

B.30g

C.3kg

D.300g

11、星光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2、如图所示,这是某些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对波形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音色均不同

B.乙、丙的响度和音调均不同

C.甲、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D.丙、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13、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1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在开幕式开篇就向世界展现本届开幕式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下列自然现象,由液化形成的是(  )

A.立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白露,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霜降,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冬至,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5、下列对八年级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数据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约为2m

B.所用篮球的质量约为50g

C.800m比赛后体温约为45℃

D.100m跑的成绩约为8s

16、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余音未绝”表示波源振动停止,发声仍在继续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可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7、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关于声音传播速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空气(15℃)

空气(25℃)

煤油(25℃)

软木

钢棒

铁棒

声速m/s

340

346

1324

500

3750

5200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D.一般来讲,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1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载重汽车安装了很多车轮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D. 图钉冒的面积做得较大

19、物理学习过程中用到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发声体振动幅度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

A.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B.通过观察树叶的摆动程度反映风力的大小

C.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时,利用真空罩实验,越向外抽气声音越小

D.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20、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时洪亮的《歌唱祖国》音乐响起,观众们欢快的小声哼唱,“洪亮”和“小声”所描述的声音特性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1、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实现了全球首个数字人点火仪式。在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看到数字火炬手“弄潮儿”跨越整个城市上空向主体育馆快速奔跑,如图所示,但实际上“弄潮儿”始终处在屏幕中央。观众认为“弄潮儿”始终处在屏幕中央,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电视屏幕

B.主体育馆

C.现场的观众

D.城市的楼房

22、如图所示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B.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C.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D.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洗热水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40℃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

D.-6℃读作“摄氏零下6度”

24、根据如图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可以发出频率为的声音

B.人能听到大象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

C.人能听到频率为的声音

D.人听觉频率范围比大象听觉频率范围要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_,小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_____

26、减弱噪声有三种方式,平时我们戴耳罩是在______处减弱,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______减弱。

27、如图所示,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 m,则深度为20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______原理。

28、一天,小豪同学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他一听便知是达州青年歌手黄英在唱。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他奶奶称赞黄英的声音很尖,这是指她唱歌时发声的______高。教室里,老师在大声讲课,有的同学在窃窃私语,老师和这些同学声音的______不同。

29、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_____(填“反射”或“折射”)红光。人们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它,这是一种光的_____现象,如将它拿到紫光照射的房间内,看到它是_____色。

30、(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规律制成的。某同学按图(甲)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是__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则液体温度为______℃。

(2)如图,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选填“A”或“B”)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选填“A”或“B”)不正确。按正确方法测出的木块边长为______cm。

31、冰山上的积雪有的 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上天空;有的 _____变成水,汇入江河;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_____成小水滴,有的 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32、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某晶体的熔化图像,其中___________段曲线表示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叫做该晶体的___________

33、纯水的密度是1.0×10³kg/m³,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一杯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 ______,它的体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³kg/m³)

34、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比目镜的焦距_______,显微镜的物镜比目镜的焦距_______(选填)若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像在视野的偏上方,此时应将标本向__________调节才能使像居中。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进行“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调节天平平衡;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总质量m2

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体积V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1

调节天平平衡;

烧杯中盛有被测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1

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体积V

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2

调节天平平衡;

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体积V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3

(1)写出以上三种实验方案密度的表达式:方案一:ρ1=___________;方案二:ρ2=___________;方案三:ρ3=___________

(2)你认为以上三种方案中,方案___________最合理。说明你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从上海始发,终点站湖北武昌的次动车,途中要穿过一条隧道,动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完全穿过长度为的隧道,求:

(1)这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动车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秒?

37、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这颗卫星离地面高度约是3600km.求从地面发射的电波到达卫星并从卫星返回地面的时间约是多少秒?(无线电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38、一底面积为0.02m2、重力为10N的薄壁圆柱形平底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内盛一定量的水现用一根细线系住一密度为2.4×103kg/m3一的实心物体浸入水中,当物体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1.2×10-4m3,如图甲所示;现剪断细线待物体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深度为0.1m,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则:

(1)在甲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2)在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多少Pa?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请在图中画出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和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 )

40、按要求作图:

(1)画出图1中细线对木块A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足球在水平草地上向右减速滚动,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它所受的重力.(力的作用点画在足球的重心)

(3)如图3所示,请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产生弹力的示意图.

(4)如图4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O是它的重心,请在图中做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1、排球离开手后仍在空中继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排球的受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