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种物质,C可供给呼吸,AB常温时都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和物质B的组成元素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物质B可能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C.C→B可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D一定是氧化汞
2、属于氧化物的是
A.空气
B.氧气
C.蒸馏水
D.氢氧化钙
3、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4、市面上销售的一种工艺品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炭雕须特别注意防火
B.炭雕无色透明
C.炭雕在常温下不易变质
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有害气体
5、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蒸发皿
6、用工业酒精兑酒饮用会造成中毒是由于
A.工业酒精太浓
B.工业酒精有消毒杀菌作用,也会伤及人体
C.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使人失明,乃至死亡
D.工业酒精可作溶剂,会使人体组织受到破坏
7、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中,是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铁锅
B.铜丝电缆
C.锤头
D.水龙头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烟雾
C.铁和稀硫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9、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稀盐酸
10、“见微知著,见著知微”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氧气——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
B.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增大
C.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铁片、铁粉呈现不同颜色——构成两种物质的原子不同
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微粒的角度对“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12、地壳中元素分布如下图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B.
C.
D.
13、荧光灯内的涂层用到了钨酸钙(CaWO4),元素周期表中钨元素的信息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钨原子的质子数为74
B.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g
C.CaWO4属于单质
D.CaWO4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
14、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中标有钙、钠和锌等含量。如图是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牛奶营养成分表中的“锌”指的是单质锌
B.X可表示为Mn
C.锌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
D.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可作电池电极
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1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为2:1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7、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30 | 10 | 5 | 5 |
反应后的质量/g | 2 | 4 | m | 39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m=5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3:1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18、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方案 | ||||
结论 |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
A.A
B.B
C.C
D.D
19、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2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固体逐渐溶解;吸收热量
B.硫酸铁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浓硫酸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2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完全燃烧,且产物一定有二氧化碳
B.水是常用的灭火剂,其原理是通过蒸发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发生森林火灾时,消防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隔绝空气
D.有效控制燃烧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
22、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容易导致甲状腺肿大的是
A.Fe
B.I
C.Ca
D.Zn
23、绿原酸(化学式为)是一种中药的提取物。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9
C.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D.绿原酸是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2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1~13号属于金属元素,14~18号属于非金属元素
B.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为Mg+2
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D.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5、《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6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
C.水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3
26、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关于CO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都具有还原性
C.用途:CO可以用来灭火,CO2可以用作气体肥料
D.危害:过多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7、计算
(1)已知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1个水分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____。
(2)已知镁、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4、27、56,则相同质量的镁、铝、铁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填“镁”或“铝”或“铁”)
(3)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电解水实验中,若正极产生气体的分子个数为6.02×1023个,则负极产生气体的分子个数为_______。
(4)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nkg,且一个A原子中有a个质子,则一个A原子中的中子数约是_______。(用a、m、n表示)
2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指出,75%的医用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75%的医用酒精是指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请回答以下与酒精有关的问题:
(1)给手机消毒时,用医用酒精擦拭后很快就干了,其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专家指出,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严禁明火或高温,否则会引发燃爆。从燃烧的条件上讲,明火或高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失火后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75%的医用酒精来消毒,是利用了酒精的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9、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化学功不可没!
(1)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填名称)。请选出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__(填序号)。
①大力推厂使用煤 ➁露天焚烧秸秆
③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④多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
(2)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其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采用的燃料是浓氢 助燃剂是液氧 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H2被认为是理想的燃料,下列对氢能源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热值高 B.产物无污染 C.来源广,成本低 D.不易爆炸
3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导致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氮气体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______。
(3)用燃气灶烹调食品时,应该用其________(选填外焰或内焰或焰心)来加热。
(4)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作用。
31、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和延展性。
(2)我国生产和使用铁器历史悠久,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金属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
(4)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
32、每100克巧克力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营养成分 | 钙 | 铁 | 磷 | 维生素B |
含量 | 50mg | 4mg | 120mg | 0.2mg |
(1)表格中“钙”、“铁、”“磷”指的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2)已知维生素B3的化学式为C6H5N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维生素B3中碳元素和氮元素质量比为______,246g维生素B3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33、请从4种物质中,选择正确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碳酸钙 ②氢氧化钾 ③聚乙烯塑料 ④石蕊试液
(1)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属于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4)属于碱的是_______。
34、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___。(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操作①为_______
(2) 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无水MgCl2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金属制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请回答:
(1)如图,铝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_,如图中所示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______。(填符号)
(2)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制取金属镁,同时产生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6、(3分)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青花瓷瓶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
(2)钢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37、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红磷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瓶内水量约占集气瓶空气体积的_______。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还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测出氧气的含量远远低于实际值,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
38、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林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她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若实验时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5)实验室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39、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请回答以下问题:
(1)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全空白处的实验步骤:
a.组装仪器,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如图所示,在集气瓶中加入50ml水,并夹紧止水夹;
c.取过量红磷放入燃烧匙,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迅速塞紧胶塞;
d.待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记录此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3)同学们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30ml,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上图所示,下列物质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木炭 B.铁丝 C.镁条
40、小明周末放假回家告诉爸爸学习有关化肥的知识了,爸爸拿出家里的几种化肥分别是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决定考考他:
(1)各取上述四种化肥进行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它化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给农作物施用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铵态氮肥也不能跟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应使用上述化肥中的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