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河南洛阳初三(上)期末试卷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秋播小麦时,农民需要通过耕、耙土壤,使土壤变得松软,这是为了给小麦种子的萌发提供(  )

A.充足的空气

B.一定的水分

C.适量的无机盐

D.适宜的温度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生物学人类进化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

B.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

C.从化石可以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D.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

3、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数量会(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相对稳定

D.稳定不变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诗句中可以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C.生物能进行繁殖

D.生物能够排出体内废物

5、猕猴桃,内含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和其它活性物质,有“维C之冠”、“果中之王”的美名。品种为红阳的猕猴桃,喜欢向阳的地方生长。这说明下列哪个生态因素对猕猴桃的生长影响较大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6、为了解校园内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宜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A.实验

B.调查

C.抽样检测

D.观察

7、在利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过程中,操作转动转换器的目的是:(  )

A.调节亮度

B.调换放大倍数

C.调节视野的清晰程度

D.移动血细胞在视野中的位置

8、王大爷种的大白菜喜获丰收,使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9、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A和B,按如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相同的软木塞和棉花密闭。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移到光下2~3h然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有无

C.A装置的作用是对照

D.实验结果是叶片B变蓝而叶片A不变蓝

10、“骄阳似火逛双峰,国藩故里观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下列关于荷花这一植物的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荷叶的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属于上皮组织

B.荷花体内的导管、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我们食用的莲子和莲藕都是荷花的生殖器官

D.莲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11、下列有关广东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播种时要给土壤施农家肥,主要是为了给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是为了控制温度,有利于种子提早萌发

D.要适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给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氧气

12、诗句“向阳花木早逢春”说明影响生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A.空气

B.温度

C.光照

D.水分

13、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4、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关于沼泽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沼泽植物占优势

B.能净化水质

C.能蓄洪抗旱

D.动物的种类很少

15、俗话说:“霜降摘柿子”。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16、“代孕”产业链引发了关于法律、道德以及伦理的大讨论。所谓“代孕”,即在提供卵子的母亲内没有十月怀胎这一过程,但代孕所得的孩子依然拥有父母双方的基因。据此可知,“代孕”与正常孕育相比,在代孕母体内进行的过程是(  )

A.受精

B.发育

C.排卵

D.产生精子

17、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

A.反光镜上

B.玻片上

C.目镜上

D.物镜上

18、如图是桃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⑥是子房,能发育成种子

B.桃花是两性花

C.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D.①中的花粉落在④上的过程叫传粉

19、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皮肤就失去了对病菌的阻挡作用,说明皮肤中可能包含的三种组织是(  )

A.保护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保护组织、神经组织、分生组织

C.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肌肉组织

D.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20、如图是农村常见的一种现象,农忙结束后,对秸秆焚烧处理。下列对“焚烧秸秆”的理解,不科学的是(       

A.产生烟尘,影响健康

B.污染空气,破坏环境

C.破坏土壤结构,烧死有益微生物

D.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方式,有利于肥料还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生物圈:_____

22、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

2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工具。

(1)如果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______移动。

(2)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有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___倍。

(3)当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外界光线较弱,这时想看到明亮的视野,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光圈、______________面镜。

(4)在进行显微镜对光时,为了看到明亮的视野,应该使______________组部件成一直线。

A.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B.镜筒、物镜、准焦螺旋

C.物镜、镜筒、载物台  

D.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24、食物中能为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   B. 无机盐   C. 糖类、蛋白质、脂肪   D. 维生素

25、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实验者用橡皮锤快速叩击被实验者膝盖下方的韧带,小腿会突然跳起,这种现象称为膝跳反射。下图是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是  

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膝跳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我们称之为

3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膝跳,膝跳反射现象不会出现,这说明  

 

26、适宜的温度、____________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7、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_____组成;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28、小明的爸爸买了一盆肾蕨,回家后就放到了阳光充足的地方,结果没几日,肾蕨长势越来越差,请你帮助分析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

29、“西湖春*归,春水绿于染”描述了____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这类植物的特点是__

30、细胞利用 将有机物分解成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给 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把下列人体的结构与相应构成的主要组织用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桃的果实是由果皮、果肉、果核和种子四部分组成的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下图甲是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大豆和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_____构成雌蕊(填序号),此桃花授粉后,[____]_____能发育成种子;[____]_____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

2)图乙中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没有[____]_____

34、柿子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瘀等功效.还没熟透的柿子,是青色的.把青柿子放到米缸里,过一段时间柿子就会变成红色.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取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柿子硬果实70个,分成7组,分别置于不透光的盒内,放置于不同的温度下,经过三天的时间,结果如下:

组别

1

2

3

4

5

6

第7组

温度/℃

17

20

23

26

29

32

35

色泽

青色

青黄色

偏黄

有点红

泛橙红

偏红

红色

软硬

偏硬

有点硬

有点软

偏软

很软

 

查阅资料:柿子越红越软就越熟.

(1)该兴趣小组研究什么因素对柿子果实成熟的影响?__

(2)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论是:__

(3)该兴趣小组选取的柿子是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硬果实,这样做有什么好处?__

(4)该兴趣小组做实验时每组用10个柿子而不是1个柿子,目的是为了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