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经由濒危降为易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是生物圈中的一员,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
B.大熊猫数量变化不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
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大熊猫的栖息环境
D.大熊猫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下图表示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食物
D.该保存方法与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3、青春期的男生长出了胡须。与此现象有直接关系的物质是( )
A.睾丸
B.心脏
C.雄性激素
D.肾脏
4、蛔虫可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不会被消化液消化,主要原因是其体表有( )
A.外套膜
B.角质层
C.消化腔
D.外胚层
5、“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出自《七律二首·送瘟神》。这里的小虫指的是血吸虫,下列关于血吸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吸虫属于寄生的扁形动物
B.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都特别发达
C.人是血吸虫唯一的寄主
D.血吸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6、小张在长跑比赛中不慎摔倒,发生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骨又重新愈合。骨在愈合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图中的( )
A.①骺端软骨层
B.⑤骨髓
C.④骨质
D.⑥骨膜
7、造成野生动物濒危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动物之间的竞争
B.科技进展太快
C.气候条件的变化
D.生存环境的破坏
8、下面是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白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子代中女性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
D.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个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9、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鸡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说明卵已受精
C.家蚕、蜜蜂、蝗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10、我国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关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B.生命共同体中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C.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是自我调节的结果
11、以下动物中,具有“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这些特征的动物是( )
①青蛙 ②海龟 ③沙蚕 ④蜥蜴 ⑤水蛇 ⑥大鲵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12、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特点不相匹配的是( )
A.水螅——体表有刺细胞
B.涡虫——身体两侧对称
C.蛔虫——消化器官发达
D.缢蛏——运动器官是足
13、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不利的是(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
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4、蟑螂和蚊子、蝗虫、苍蝇并称为四大害虫。一只成熟的雌性蟑螂一次能产14-40个卵,每7-10天就能生一只。按照达尔文进化论,这种现象属于( )
A.生存竞争
B.适者生存
C.遗传变异
D.过度繁殖
15、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了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图),其中松紧带、木板、螺丝分别代表运动系统组成部分中的( )
A.关节、骨、肌肉
B.骨、肌腹、关节
C.肌肉、骨、关节
D.肌腱、关节、骨
16、下列关于病毒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组成
B.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病毒是多细胞的生物
17、白化病是由基因异常导致的先天性遗传病,如图是白化病(基因用A、a表示)的家系图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分析1的基因组成定为Aa
B.3和4夫妇生出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4
C.8的基因组成为aa
D.由图可知,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
18、完成屈肘动作时,相关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情况,正确的是( )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9、一棵未修剪的小杨树有7个侧枝,这棵树的顶芽共有( )
A.1个
B.7个
C.8个
D.不能确定
20、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微生物。下列相关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甲、乙、丙、丁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B.甲、丙是真核生物,乙、丁是原核生物
C.乙、丁进行分裂生殖
D.丙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A ______B ______ C ______ .
22、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_____,提高了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是____;作出假设是____;设计实验是____;完成实验是___ ;得出结论是___;表达、交流是___。(填序号)
(2)探究的第一步是要对事物作详细的___,然后提出问题;第二步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____ ,尝试对问题的答案提出___。
(3)小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____ 。
(4)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
(5)小明在F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
(6)针对你自己的假设,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____。
2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_______;胎生________,牙齿有__________的分化。
25、小王腿部受伤,检查时看到,其出血较红,量少,渗出缓慢,可判定为静脉出血。而小李摔倒后,发现伤口血流呈喷射状,颜色鲜红,可判定为_____________出血,应赶快用手指压住_________(“近心端”或“远心端”)止血,立即去医院救治。
26、人口的增长会对________、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________、________。
27、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 等过程。
28、如下图为水螅的纵剖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水螅的结构简单,身体由( )_________和( )__________内外两层细胞构成,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2)标号①指的是_________,上面分布有很多的_________,这是水熄等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3)水螅生长到一定时期,身体上会长出( )_________用以繁殖新个体。
29、蜘蛛生来就会织网,这种行为是由_________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不是它生来就有的,而是它在后天的生长过程中,通过学习和____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
30、原始生命的“摇篮”是________,关于生命的起源大多数学者赞同________。
31、把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32、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_______.(判断对错)
33、如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2)关节既灵活又牢固,与哪些结构有关___________(填序号)。
(3)人体有很多关节,试着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表示的是根尖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的细胞是构成根尖哪一区域的细胞:A属于____,B属于____,C属于____,D属于____。
(2)细胞伸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属于保护组织的是_____。
(3)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____]_____区的细胞能够不断分裂和[____]_____的细胞不断伸长有关按照根尖由顶端向上的顺序,上图细胞正确的排序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