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中的迷宫示意图及小鼠从迷宫“入口”到“出口”所用时间的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时间 | 2分37秒 | 1分46秒 | 54秒 |
A.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迷宫路线
B.用一只小鼠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C.不同小鼠在第一次走迷宫时所花的时间一定相等
D.若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可能会减少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表明有丰富的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无价值
3、下列各种微生物中,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
B.青霉
C.大肠杆菌
D.蘑菇
4、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红布上,实验者先背对红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5、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数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B.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C.动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D.动物不参与物质循环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这是因为近亲结婚的后代中患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 )
A.红绿色盲
B.肺结核
C.夜盲症
D.佝偻病
7、微生物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儿童误食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会患病
B.醋酸菌、乳酸菌等分别应用于酿醋、制酸奶等食品工业
C.使用苏云金杆菌制成的杀虫剂,可有效防治农业害虫
D.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8、如图,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A.②③
B.①⑤
C.④⑤
D.①⑥
9、桃花水母(如图)有着“活化石”之称,这种古老的稀有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据此可判断,桃花水母属于(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0、染色体、蛋白质和DNA(图中符号代表)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遗传效应的b片段叫基因
B.一个DNA上有很多基因
C.每个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
D.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中,a、b都是成对存在的
11、下列关于生命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进化而来的
B.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C.人类进化历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
D.米勒实验验证了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的可能性
12、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实验中,将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这一做法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叫( )
A.接合
B.接种
C.嫁接
D.种植
13、提取人的血液可进行DNA鉴定。用于检测的DNA最可能来自血液中的( )
A.血浆
B.血小板
C.红细胞
D.白细胞
14、据悉,濒临绝迹的“索氏桃花水母”现身于曲靖市富源县,桃花水母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据此推测,桃花水母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
15、人类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研究从未止步。2023年5月,在《自然》杂志中有文章称,栉(zhi)水母是动物进化树上最早的分支。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②原始生命与地球是同时形成的③形成语言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④栉水母是地球上最早的动物⑤栉水母与人核酸分子的差别小于大猩猩与人核酸分子的差别⑥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6、下列哪项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 )
A.体温恒定
B.体内有膈
C.用肺呼吸
D.有牙齿
17、夏季大雨过后,常会看见很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雨后地面上食物较多,利于寻找食物
B.雨后土壤中氧气不足,爬到地面上利于吸收氧气
C.雨后地面湿滑,利于爬行
D.雨后地面温度适宜,较为舒适
18、下列各组动物中,均用肺呼吸的是( )
A.家兔、鳄鱼
B.缢蛏、鲫鱼
C.蚯蚓、青蛙
D.蜜蜂、鲸鱼
19、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动物“语言”的是( )
A.乌贼释放墨汁
B.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发出不同的叫声
C.孔雀开屏
D.蜜蜂的圆形舞
20、以下有关下图中微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属于单细胞生物
B.图乙属于真核生物
C.图丙细胞中有细胞壁
D.图中所有生物都营寄生生活
21、下图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纵切)、种子的结构(纵剖)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 图甲中的结构[1]是由乙图中的[ ]__________发育来的,也是由丙中的
[ ]__________发育来的;甲图中结构[2]是由乙图中的[ ]________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 ]__________发育来的。
(2)将甲图中[3]的结构取下纵剖,你认为该结构的纵剖面应与图________的结构相似。
(3)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芽结构,可以使[ ]__________不断伸长。
22、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青霉和细菌一样,体内没有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______生活.
24、请将下列动物所属类群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的序号填写在有关动物后面的表格内。
动物名称 | 类群名称 | 主要特征 |
水螅 | _____ | _____ |
蛔虫 | _____ | _____ |
河蚌 | _____ | _____ |
涡虫 | _____ | _____ |
蚯蚓 | _____ | _____ |
蝗虫 | _____ | _____ |
A.扁形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 E.线形动物 F.节肢动物
①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②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③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④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⑤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⑥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25、蘑菇的生活方式是_____,酸奶和泡菜中都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
26、据 CCTV-4 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患,“母子”情深如一家。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猫的行为属于_________,是由_______决定的。而黑猩猩堆叠木箱摘取高处的香蕉是属于__________行为。
27、在一个草原上生活着野兔、狼、牛、羊等生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 _ __,消费者是野兔、牛、羊和____ _ ___。分解者是细菌和_____ ___。
(2)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的数量减少,狼的数量_____ _ ___。春天,雨量充沛,草类增多,此时子的数量增多,狼的数量_____ ____。在一般情况下,三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随后野兔的数量剧增,草场退化。引起野兔剧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_ ____。
28、鸟类的体表被覆 _____,前肢特化成 _____,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 _____,体温 _____。
29、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有力的证据是___。
30、苔藓植物一般只有矮小的_____和又小又薄的_____,没有_____,茎、叶中没有____________。
31、配对题:将所选答案填在相对应的括号内
32、学习行为大大增强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能力。(_____)
33、如图为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所示发育过程均为______发育,但A与B不尽相同,A比B少了______这发育时期。从理论上分析,A、B哪种生物在自然界中数量较多_________。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诗句,体现了“雨”和“蛙”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青蛙是体_____受精,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_____呼吸,用尾游泳。
(3)D中含营养物质最丰富的结构是[ ]______,其次在[ ]______中也有营养物质和水分。
(4)对比A、B、C、D、E和F所示的生殖方式,F属于______生殖,该方式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______紧密结合。
34、如图为某些真菌、细菌的图片,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酵母菌和青霉菌的电镜照片,分析图片。酵母菌与青霉菌相比它是_______的个体(填“单细胞”或“多细胞”)。图中①成长脱落后将成为新的个体,这是酵母菌的________生殖。图中②表示青霉菌的_______,呈现的颜色是______。
(2)上图A、B、C为某些真菌、细菌的模式图,图A中能从营养物质中吸收有机物的结构是[ ]_______。
(3)B与AC的细胞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B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_,只有[ ]______。
(4)与植物细胞相比,图A、B、C三类生物细胞中都没有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