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美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美国领土地跨南北美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美国混血种人所占比重最大,印第安人是原住居民
C.美国的“硅谷”位于旧金山市的东南部
D.美国本土五大湖地区和东北部是新兴工业区,也是乳畜带分布地区
2、下列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特征的描述,与对应的高原组合正确的是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云贵高原
B. 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黄土高原
C. 地势坦荡,东部和中部多草原--内蒙古高原
D.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青藏高原
3、下列地形区中适宜小麦、玉米、棉花种植的是( )
A.东北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省的省会是( )
A.贵阳
B.南宁
C.昆明
D.成都
【2】与我国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的东南亚国家是( )
A.缅甸
B.老挝
C.泰国
D.越南
【3】北回归线横穿云南省南部,说明云南省南部地区位于(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亚寒带
5、在新疆,绿洲主要分布的地方是
A. 盆地中心附近 B. 高山山腰
C. 山前平原和山腰地区 D. 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
6、读东南亚部分区域示意图,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甲处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③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021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下图为“我国第六次(2010年)、第七次(2020年)人口普查基本数据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是( )
A.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
B.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C.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D.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下降
【2】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下列指标,增长率最大的是( )
A.总人口
B.65岁及以上人口
C.15~59岁人口
D.大学文化程度人口
【3】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完善产业结构
B.增加就业机会
C.扩大城市规模
D.增建养老设施
8、南水北调工程主要缓解了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是( )
A. 东北和西北 B. 西北和华北 C. 华北和东北 D. 东北和淮北
9、我国由于疆域广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经度广,所以自南向北、自西向东气候均差异较大。读图“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我国东部沿海四个城市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及其成因
【1】关于我国气候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南方的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mm
B.海南省水稻一年一熟
C.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D.深圳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
【2】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位于最南的是(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3】丙城市可能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考点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疆域辽阔,以大陆性气候为主
B.受季风影响大,季风气候显著
C. 我国位于中纬度;没有热带气候
D.受地形影响,青藏高原终年严寒
【5】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主要形成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3.我国5种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6】①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0、以下关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B. 我国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C.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地震灾害
D. 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从陆地吹向海洋
1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征是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部
B.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少数民族均匀分布于全国各地
D.每个省区分别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12、关于我国人口、民族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B.少数民族中苗族人口最多
C.我国有56个民族 D.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13、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消除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能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C.全线可利用地形自流引水
D.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14、我国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沿海人喜食海鲜,内蒙古、新疆、西藏人喜食牛羊肉,说明影响饮食习惯的主要是( )
A.土壤
B.物产
C.经济水平高低
D.海拔高低
15、若图中深色区域代表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则正确的分布图是( )
A.
B.
C.
D.
16、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节约用水原则的是 ( )
A.经常用水解冻食物
B.洗菜用的水用于浇花
C.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
D.用漫灌方式灌溉小麦
17、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且危害严重,主要是因为( )
A.气候类型多样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域辽阔、幅员广大
D.独特而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
18、同学们,我们正在进行生物地理中考的全市一模考试,此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③④段
D.④①段
19、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非常多,原因是( )
A.澳大利亚的人民环保意识非常强
B.澳大利亚大陆上的动物种类一直很多
C.澳大利亚大陆长期以来独处在南半球的海洋上
D.澳大利亚草原面积广大
20、阅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6-8月降水量(mm) | 12月-次年2月降水量(mm) | 年降水量(mm) |
-3.4 | 23.8 | 429 | 85 | 685 |
【1】该地( )
A.6月22日这一天黑夜比广州长
B.12月22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较广州低
C.为半干旱地区
D.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该地6-8月降水较多,主要原因是( )
A.受夏季风影响
B.纬度较高
C.地形平坦
D.距海较近
【3】该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A.流量季节变化小
B.含沙量小
C.冬季有结冰期
D.有冬、夏两个汛期
2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深受气候的影响,请举3个例子说明:可从衣、食、住、行来说明
例子: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修筑冰屋来御寒。(例子不能当做答案)(6分)
①
②
③
22、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23、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24、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的比喻为“________”。
25、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其中,耕地、林地比重______,草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______。耕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及低缓的______,其中______一线以北地区以______为主,以南地区以______为主。
26、重庆市的简称是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27、存我国,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______大高原________大盆地和__________大平原。
28、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 。
29、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和 半球。
30、填出下列的世界之最:
最大的沙漠________
最高的高原________
最大的盆地________
最低的洼地________
最大的平原________
31、暑假上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团队组织了一次“行万里路,看大美中国”活动,设计了三条研学路线。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条线路,研学期间能欣赏到专门晾制葡萄干荫房风光的是____线;经过地区三大平原的是____线;如果想去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应该走____线;但无论走哪条线,都会发现人口、城镇越来越____(填“密集”或“稀疏”)。
(2)研学期间①、②两地的温差和冬季相比,研学期间温差____(填“较大”或“较小”)。①、②、③三地夏季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食醋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通常以粮食为原料,其中南方地区以大米为主,北方地区以高粱和小米为主。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部分食醋品牌企业分布图”。
(1)图中食食醋品牌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和____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是____(山脉)——淮河一线。
(2)江苏恒顺醋厂所在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盛产水稻,因此恒顺醋的主要原料为____。
(3)江苏恒顺酷厂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____工业基地,该厂将醋运往周边各大超市,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运输。
33、〖挑战自我〗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前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等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5个省(区、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1)五省区中, (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A山脉东侧是 平原,C是我国最大内流河 河,D是 高原。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 山脉的主峰。
(3)E是 江,它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注入 海。
(4)长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图中F、G两处,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 处,主要原因是 。
(5)隋唐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
34、我国是茶树的起源中心,崂山茶是“南茶北引”最早试种的成功范例。青岛市某中学的同学进行了主题探究学习,用“拟人化”的方式进行了成果汇报。图示意中国茶区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成果一 茶树的生长习性
亿万年前,我是一株生长在西南地区的小茶苗,身高不到10厘米,面对遮天蔽日的森林,奋力长高是我存活的唯一办法。我向下长出树干高度两倍的根系,来支持地上部分的生长。6~9月是雨季,降水丰沛,但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我的根系会腐烂。为此,我选择生长在斜华南产区坡,树根安然地度过了漫长的雨季。
(1)据图和成果一,推断茶树生长的习性。
喜热:生长地区主要位于热带和________(填温度带),热量充足。
喜湿:________(冬/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生长地区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怕涝:适合生长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_,有利于排水。
怕晒:生长在比较荫蔽的环境。
成果二 “南茶北引”——崂山茶
20世纪50年代,我从浙江来到青岛崂山太清宫附近,成为崂山茶,“南茶北引”获得成功。崂山大清宫三面环山,冬天朔风不临;面向大海,盛夏酷暑不至,气候温和湿润,多云雾,非常适宜我的生长。与南方地区相比.崂山地区年均温低,使我生长发育慢;我喝着富含矿物质的崂山泉水,这使我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的特点。
(2)据成果二可知,“南茶北引”首先在崂山太清宫附近获得成功,主要受到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因素的作用使其气候特征与南方地区相似。
(3)据成果二分析崂山茶品质独特的自然原因________。
3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2018年4月下旬,习总书记考察了长江沿岸地区,重点了解了湖北的长江航道整治、荆江堤防以及武汉等城市的发展状况。下图为我国长江水系图。
(1)字母B代表的城市位于长江与________(支流)交汇处。
(2)字母E代表的湖泊是________,ABCD四地均为长江干流重要的港口城市,其中D城市名为________。
(3)长江蕴藏巨大水能,集中分布在长江的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有“________”的美称。
(4)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下列说法与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不符的是 。
A.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B.退田还湖增加流域内湖泊面积,提高调蓄洪水能力
C.借助沿江地带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
D.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河湖众多,可发展水稻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