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达州初一(上)期末试卷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

A.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小散居、大杂居

D.部分聚居

2、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其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保定腹地,现有开发程度较低,能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制约京津冀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光照 C.荒漠化 D.水资源

3、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东岸

B.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岛

C.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D.我国自北向南依次濒临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4、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 松花江   B. 长江   C. 额尔齐斯河   D. 塔里木河。

 

5、受新冠疫情影响,武汉大学开启了“樱花直播”,以上创举要归功于我国大力发展了   

A.机械工业

B.冶金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航空航天工业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穿过该线的是(  )

A. 1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      B. 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800mm等降水量线

7、下列河流中,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松花江

B.珠江

C.额尔齐斯河

D.淮河

8、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  )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 长白山—武夷山

9、下面四幅示意图能够解释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原因的是(  )

A.

B.

C.

D.

10、我国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主要的民族是 ( )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高山族、壮族、汉族、傣族

C.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 D.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11、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修建的,原因是( )

A.资源贫乏,缺少水泥 B.多地震,以减轻地震造成的伤亡

C.气温较低,便于防寒 D.日本多木材,且质地优良

 

12、湄公河的上游在我国叫做(  )

A.澜沧江   B.金沙江   C.怒江   D.长江

 

13、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B.同一地区,不同的自然灾害不会连续发生

C.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D.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14、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15、某电视台要拍摄一部“中国万里行”的风光纪录片,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该摄制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到达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 ( )

A. 辽宁、广东   B. 辽宁、海南   C. 黑龙江、广西   D. 海南、黑龙江

16、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

A.高纬度地区 B.低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中高纬度地区

17、以下词语中,不是表示直辖市的是(     

A.“渝”战愈勇

B.“粤”来越好

C.“沪”你周全

D.“津”字招牌

18、下图是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量变化和年均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70年来,我国人口总数的变化特点是(     

A.呈增加趋势

B.先增加,再减少

C.保持不变

D.持续减少

【2】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D.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

19、在一月份,我国淮河一秦岭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的等温线是

A8

B.0

C.

D.16

 

20、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 休渔期间继续捕捞

B. 加强海洋执法力度

C. 防止海洋污染

D. 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中游_________高原地区的_________保持工作。

2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是(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

 

23、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表格。

地理区域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________

________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________

________

青藏地区同其他三个地区

________

________

24、我国陆地面积________万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三位.陆地国界线长________万多千米,与________个国家接壤.

25、改革开放以后,沿海、沿江地区工业迅速发展,一些老工业中心成长壮大,新工业中心不断涌现,并形成了______、辽中南、京津唐、_____等工业基地。_____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_____;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工业中心较少,分布_______

26、亚洲是 人种的故乡,但在 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2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家乡的土地上可以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地耕种和收获,说明土地资源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属于___________资源。

(2)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与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大致以800 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为界。我国东部种植业的南北差异明显:旱地主要种植_________,水田主要种植__________等粮食作物。

(3)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从气候上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区(干湿区),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

28、我国山脉分布有什么特点?    

29、我国首个国家级_____产业开发区一一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30、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称为   ,周期为365.25天.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某校“指南针”社团进行了一次长江漂流的网上模拟活动。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区域的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其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

(2)图中A、B两山脉中位于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山脉(填字母),A是________山脉, B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____

(3)C、D两处相比较,漂流比较平稳的是______处,最适合建水电站的是____处。(填字母)

(4)“指南针”社团成员小明在模拟漂流后,画出了沿途四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______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1)、“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3)。

(1)读图3可知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匹配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北方____,南方地少水多。

(2)读图1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目的地是____(填地形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读图2可知中线工程调水的最大优势是____

(3)现有一列载满货物的列车从起点城市北京沿图中铁路南下,该列车运载的货物可能是____(填苹果或菠萝),该列车的终点城市是____

33、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

(2)读"夏季风示意图"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太平洋和南面的___洋,盛行的是偏_____(南或北)风,气流特点是____

(3)我国是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季节。

②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递减。

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 灾害。

(4)我们学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其冬季的气候特点_____

34、左下图是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右下图是我国部分贫困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D是____(山脉),该山脉以南的地形区是____

(2)左图中E是____(山脉),该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

(3)左图中F是____(山脉),该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

(4)左图中C山脉以南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上;山脉B、C、E中,是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

(5)2019年是我国精准脱贫攻坚年,读右图,我国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山区或平原),请你从地理角度为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提两点建设性意见____

35、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它发源于____山脉。

(2)图中甲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的____(山脉),乙是____平原。

(3)A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起到了很好地减淤、防洪、防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泥沙在下游的沉积。

(4)图中B是黄河最大的支流____

(5)①~②之间河段是黄河的中游,其中②是____,是中、下游的分界城市。中游河段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6)写出一个可能发生凌汛的省份____(写简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