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湖南怀化初二(上)期末试卷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杭州亚运会期间,“弘扬亚运精神,共创文明城市”“办绿色环保亚运会,做文明有礼杭州人”等标语在街道上随处可见。下列行为符合标语主题的是(     

A.玲玲在比赛现场大声指责运动员的失误

B.君君穿奇装异服到现场为运动员们加油

C.丽丽很热情地为观看比赛的外地人指路

D.彤彤在公交车上假装没看见站着的老人

2、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自媒体”乱象、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内容、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9方面问题进行整治。开展“清朗”行动(     

A.有助于传播网络正能量

B.能够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

C.违背了发展网络多元文化的宗旨

D.有效地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则,如“禁止乘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严禁酒后驾车”“一米线”规则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因为(     

A.我国法律严谨细致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D.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4、“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启示我们对待未来(       

A.不需要有理想,只需要实干

B.不要光想不干,要敢想敢干,突破道德、法律的制约

C.要有理想,用踏踏实实的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D.坚信有理想就能创造美好未来

5、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求助。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手段是(     

A.协商

B.调解

C.诉讼

D.仲裁

6、2021年1月22日,昆明市某校门口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劫持人质案件。面对凶残的歹徒,被劫持少年全程没哭,一度摆手跟警察说“不要过来”,他还主动同歹徒讲话,稳定歹徒的情绪……这都堪称“教科书式”自救。这启示我们(       

A.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

B.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自救

C.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增强法治观念

D.面对违法犯罪时,要机智灵活地与其斗争

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平均年龄77岁的“银发知播”群体借助互联网将他们毕生所学授予他人,传播知识与文化,传递科学精神,被评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他们的事迹说明了(       

①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意味着尽己所能,牺牲个人一切利益

③社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奉献社会不是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的实际行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下列语句与道德品质对应正确的是(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尊重他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明有礼

D.敬人者,人恒敬之——欣赏他人

9、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水法加强了检查力度。下侧法律条文告诉我们(     

第六十八条   生产、销售或者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A.规则都要靠强制力运行

B.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

D.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0、初中生小茜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看新闻并对新闻进行分析。她对以下新闻的解读正确的是(     

A.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执法时,发现某口腔诊所未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对其作出警告处罚。——口腔诊所所受处罚,属于刑事处罚

B.我国公民黄某为获得丰厚报酬,故意向某国泄露我国机密,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有期徒刑属于主刑,黄某不可能被判驱逐出境

C.邻居向小陈借了20万元,拒不归还,小陈多次索要无果,最终将邻居告上法庭。——该诉讼为刑事诉讼,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D.一名外卖员从高架桥上跳水救人,导致胸椎骨折。——被救者应承担民事责任,向外卖员赔偿损失;我们中学生应不计后果,见义勇为

11、如果让你对下边漫画中的学生进行劝说。你会说(     

①沉迷网络游戏会影响学习和生活②沉迷网络会损害身心健康

③要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做网络的主人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关于漫画《期盼》认识正确的是(     

A.国家利益反映着所有人的共同需求

B.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不会损害人民利益

C.只有牺牲个人利益,国家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D.人民利益只有上升到国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维护

13、初中生小闽在回家路上偶遇同学被欺凌,为保证自身安全,小闽并未上前喝止,而是立即发短信向“12110”报警,并暗中监视霸凌者的动向。由此可见,小闽(     

①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②既见义勇为,又见义“智”为

③鲁莽行事,安全意识较低④胆小懦弱,遇事缺乏勇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人们可以借助ChatGPT去收集整合信息、撰写文案。前不久,“美国89%的学生用ChatGPT写作业”一度冲上热搜,掀起人们对学术诚信、知识产权问题的热议。此外,目前ChatGPT的功能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数据仅更新至2021年、中文版的内容不够齐全、无法保证信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等,也会带来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我们应(     )。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③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④顺其自然,推动网络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能体现“换位思考”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传播网络正能量是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的表现。下列不属于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是(       

A.积极参与网络公益行动

B.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

C.转发所有网络求助信息

D.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17、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网传“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某学校有学生失踪,并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经当地公安机关查证,该信息为谣言,涉嫌造谣的违法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并关闭了其造谣的相关网络平台。面对网络谣言,青少年应该(     

①尊重事实,遵守法律②顺手转发,不管后果

③冷静判断,学会查证④不经思索,一味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煮饭做菜、收拾房间、多彩扎染、家庭种植、插秧、种红薯、割稻子……某地区组织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特色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亲身体验,收获成长。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有利于(     

①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②延展生活空间,开阔眼界视野

③体会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                      ④掌握劳动技能,促进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时代楷模”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为帮助困难家庭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8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张桂梅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原因在于她(     

A.无私奉献,不言代价与回报

B.为获得个人荣誉而全心投入

C.确保所有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D.为履行公民义务而勇担责任

20、“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在生活中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②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③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2021年夏,河南多地遭遇水灾、疫情。在“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八年级某班聚焦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等问题,组织了“做慈善·献爱心”活动。小敏捐出了500元压岁钱,小辉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志愿服务⋯⋯小羽则认为:“我没有小敏那么多钱,也不想浪费周末时间,再说我跟那些有困难的人又不认识,为什么要献爱心?”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羽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天下午放学路上,中学生小刚、小金两人发现几名染着“红毛”的社会青年在勒索一名低年级学生,小刚示意小金:“快走,我们不要多管闲事。”小金说:“太气人了,我们去跟‘红毛’拼了吧。”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刚、小金两人的言行进行辨别与分析。

23、在中国的传统餐桌礼仪中,互相夹菜等习俗,常常被认为是热情待客的表现。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多地颁布地方法规或发布倡议书,呼吁市民和餐饮机构使用“公筷公勺”。2020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浙江衢州则针对商家多次未配备公筷公勺,开出了全国首张罚单。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为什么我国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7分

 

25、简答题

常常看到八年级(1)班同学有以下行为:在公交车上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帮忙放置行李;在十字路口帮助老人过马路;耐心为迷路的人指引方向;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进农村,向农民伯伯虚心请教农作物种植技术;帮助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向生活困难的人献出爱心……

八(1)班同学的上述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请你向全校发出倡议,学习八(1)班同学的行为(写出倡议要点)。

26、请你帮忙10

李壮是个很热心、豪爽的男孩,平时不论谁找他帮忙,他总是一口答应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答应的事情往往不能兑现,事后也不给对方解释清楚。渐渐地,大家有事再也不愿意找他了,甚至有的同学还有意疏远他。李壮非常委屈,

觉得大家都不理解他。

1你觉得李壮的问题在哪里?2

2请你出主意帮助他解决。8

 

27、李林的父亲李为民是一位教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后面对记者的采访,李为民激动地说:“第一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我很激动,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李林想知道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都有哪些职权,请你告诉他。

28、材料一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王某出差多日回家进小区时,因不遵守防疫规定被小区防疫管理人员拦截,王某气愤地说:“我回自己的家,你们凭什么不让我进去,我就要 进去。”说完甚至动手打管理人员,影响社区防疫,后王某被巡查的执法人员带走。

材料二   一位教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给她的学生们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我 最亲爱的孩子们,我们都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在家不出门,就是保护自己,就是保卫我们的家 园,就是在为国家战胜疫情作贡献。作为明天的你们,请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为实现自身价 值,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读书!孩子们,加油!”

(1)请你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材料一中王某的言行进行评析。

(2)材料二中的教师在信中启示学生要履行什么义务?你准备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