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遂宁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犹豫、反对、抵制,认为文章是“砍旗”、“丢刀子”,是“方向性错误”。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毛泽东思想影响深远

B.封建观念根深蒂固

C.党中央思想尚未统一

D.思想解放阻力重重

2、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则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英国发动对华侵略的正当性

B.是为了实现对华的资本输出

C.英国标榜所谓人权的虚伪性

D.中国民众是抵抗侵略的主力

3、1917年,胡适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提出:“不模仿古人”“不用典故”“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八项主张;并指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胡适的这一主张旨在(     

A.通过文学改革助力国家革新

B.推动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

C.强调文学应反映大众的生活

D.促进国人文学素养的提高

4、下列口号或主张,属于《海国图志》主旨思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5、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陈公博当年写的游记《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中用隐晦的语言记述了这次会议,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A.游记和回忆录史料价值不高

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要多元互证

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6、780年“炎建议做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一调整(     

A.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和下限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7、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称为夷、蛮、戎、狄。春秋战国之交,曾以蛮国自居的楚国、被中国诸侯看作戎、狄的秦国已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萌芽

B.不同民族差异消除

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逐步增强

D.大一统趋势的加强

8、在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每一个奴婢都是鲜活的,她们虽然身份卑微,但拥有高尚的心灵和纯洁的灵魂,贾宝玉也无视“主仆之分”,常与他们打成一片,这类情节在明清小说中比比皆是。这反映出当时

A.程朱理学受到强烈批判

B.经世致用思想广泛传播

C.君主专制统治受到冲击

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9、“版面平整,着墨好,印刷较为清晰;制版速度慢;雕错修改很难,需挖补。”下列技术符合该评价的是(     

A.司南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

10、以下图片来自某班级的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据此判断这篇推文的主题应该是(     

2006年河北农民自铸的“告别田赋鼎”

2019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工业机床部件

2021年中国空间站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模型

2023年积水潭医院的3D打印骨科技术

A.医疗技术的进步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C.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11、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各族都述说、记录祖先的起源故事,形成纷杂的古帝王、英雄传说。在各民族的竞争与融合中,这些故事、传说彼此串联起来,到汉代后,逐渐形成共同的历史记忆,入主汉地的各少数民族往往自称是炎黄之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形成统一基本格局

B.儒学正统地位正式确立

C.西周的政治秩序被破坏

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12、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     

A.使中国社会性质根本改变

B.拒绝了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推翻了腐朽清政府的统治

13、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这说明中国(       

A.开始结束屈辱外交

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注重睦邻友好关系

D.已经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14、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等早期著作中以“托古改制”的手法提出了向西方学习、行君主立宪的主张。而根据内廷档案《故宫藏光绪二十四年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的记载,戊戌年康有为上呈给光绪的两本变法参考《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非但不主张限制君权,反而鼓励光绪师法俄日,大张君权。由此可以得出(       

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B.历史研究需对多项史料进行对比互证

C.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了解客观史实

D.通过文献研究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15、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便将其于许,建立许国。其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16、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曾致信彭德怀强调:“今日我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剧,在这种拿手剧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这一指示(     

A.认可了国民党是正面防御战

B.否定了日军侵华力量强大

C.基于对战局的客观准确认识

D.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为作者观点提供最主要依据的是辛亥革命(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结束了封建帝制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18、据统计,西汉210年间有宰相45位,而唐代290年间则有370位宰相,多出西汉七八倍。且唐代三省权力的总和,还不如一个汉朝的宰相。相较于西汉,唐代(     

A.中朝宰相的权力被削弱

B.政府分工更精细效率更高

C.科举选官官员人数增多

D.相权被削弱皇权得到加强

19、由于八旗和绿营的溃败,咸丰帝于1853年下令各省在籍官员举办团练,组织地方武装。曾国藩组建湘军,实行由将官招募勇丁的制度: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的崛起(       

A.开启清朝军队近代化历程

B.极大提升清军整体战斗力

C.引起晚清权力结构的变化

D.源于抵抗外敌入侵的需要

20、“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歌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一·二八事变

21、1950年11月,陈云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对支出用‘削萝卜’的办法,对收入用‘挤牛奶’的办法”,“削萝卜”就是尽量削减一切可以削减的支出,“挤牛奶”就是尽力增加可能增加的财政收入。这一举措的实施(       

A.满足“国防第一”的需求

B.保证“一五”计划的完成

C.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体现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22、下列是西周相关制度的规定,其目的是(     

身份

列鼎制度

乐舞规模

天子

九鼎

64人

诸侯

七鼎

48人

卿大夫

五鼎

32人

三鼎(或一鼎)

16人

A.提高乐舞水平

B.维护等级秩序

C.解决分裂隐患

D.巩固专制统治

23、1937年7月,针对下图事件,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这一背景下(       

A.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

B.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C.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D.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4、1992年,邓小平曾说:“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此评论(     

A.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坚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C.统一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D.维护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6、原因

(1)根本原因(内因):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3)直接原因: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4)个人因素:洪秀全创立________,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27、(1)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________

(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开展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8、农业新品种引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____________在中国推广种植;

29、1925年,国民政府在________成立,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________的势力,________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30、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________的斗争加剧,特别是1925年3月________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31、清政府中的守旧势力以种种理由阻止变法的开展。9月21日,________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32、元朝时,形成我国________族的前身——回回

33、____________开始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体制,__________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______________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强化了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重要影响。

34、(1)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宗法制,宗法制继承原则是________

(2)秦朝在中央实行________,三公是指________、太尉和________;汉武帝将左右亲信近臣组成________;宋代设________分宰相的行政权、设________分宰相的军权、设________分宰相财权。

(3)元代在地方实行________,同时设立________,管辖________________、青海部分地区。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________,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________,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简答题

(1)分封制内容

(2)宗法制目的

(3)宗法制核心

(4)分别解释三公九卿的职能

 

36、如何评价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37、   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统治阶级内部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后来康有为明确指出:“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生产更多的机器,成为近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所学,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是什么?

(2)对材料中“有识之士”的举措做简要的评价。

(3)甲午战争以后至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的发展,简述其原因。(至少列举3个要点,共6分)

(4)民国建立后至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试概括列举其发展迅速的原因(至少4个要点)。

(5)民族工业在艰难中起步,在夹缝中生存,不断萧条,呈现出曲折发展的态势。试结合晚清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概述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至少列举4个要点)。

(6)纵观民族工业艰难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8、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一五”建设的时间及其特点。.

(2)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在东北的原因。

39、思考点2

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