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宜宾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

1.84

约4902

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2.86

约5071

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

3.34

约5260

2.36

1851年(咸丰元年)

4.32

约5042

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

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猪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无为而治政策的实施

B.宗法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发达

3、为了求富,洋务派开办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4、明政府经略边疆的机构中,明朝政府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是(     

A.宣慰司

B.奴儿干都司

C.元帅府

D.宣政院

5、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议。下表会议内容出自中共(       

内容1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内容2

确定实行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内容3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A.八七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6、1896-1897年,梁启超主持《时务报》期间,撰写并刊发《变法通议》《古议院考》《商战论》等文章,受此影响,谭嗣同等人陆续发表了《中国自强策》等百余篇政论文章。由此可知,当时维新派(     

A.受到知识分子的普遍支持

B.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

C.开始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

D.坚定了民主共和的理想信念

7、战国时期,某政治家提出,“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这一主张出自(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8、宋代以路作为地方最高一级政权,路设四监司,分别是经略安抚司、运转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这四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措施旨在(       

A.解决积贫积弱

B.抑制武将势力

C.提高行政效率

D.强化中央集权

9、下面是胡适于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首白话诗《蝴蝶》,这首诗有利于(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A.发展民主科学

B.宣传自由恋爱

C.推动文学革命

D.摧毁传统文化

10、原始社会看起来简单,它的变化却是多层的,体现在区域分布,生产工具、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管理多方面,每个阶段却有不同,从姜寨聚落遗址到良渚文化遗址反映了 (     

①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变化   ②从事采集和渔猎到刀耕火种的转变   ③从氏族成员平等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转变   ④从氏族组织到部落或部落联盟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图为内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由此可知(     

A.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

B.国家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C.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

D.三线建设战略目标完成

12、同治七年(1868年),江苏巡抚上奏称“自上海与洋人通商以来,福建、广东之鸟船(船首形似鸟嘴的海船),由多而少,由少而无”。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闭关政策的推行

B.对外关税的提高

C.五口通商的影响

D.鸦片贸易的盛行

13、1839年起,林则徐组织人力编译了《四洲志》《华事夷言》《澳门新闻纸》等著作,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据此可以说明当时知识分子(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放弃传统华夷观念

C.主动地开眼看世界

D.确立近代国家意识

14、在宋朝路、州、县三级行政体系中,地方行政权力分工明确,县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使一个统一的行政机构能在不同级别间和谐运行。这说明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       

A.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

B.不利于地方机构行政效率的提高

C.解决了吏治腐败的政治顽疾

D.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有机结合

15、下表所示为部分近现代学者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据此可知,这些学者均认为义和团运动(     

学者

看法

荣孟源

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均粮、抗税、这就是反封建,一般说农民反封建也就如此

丁名楠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义和团主要是反帝,同时也附带反封建

威其章

义和团的“均根济贫”与历代农民起义一样带有反封建剥削的性质

A.运动规模相对较大

B.以打击侵略势力为主

C.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D.与传统农民起义无异

16、下图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耕织图》。宋、元、明、清等朝都以类似的画作将耕与织的具体环节完整呈现出来,颁行地方。历代耕织图的颁行(       

                                                                              《耕织图》

A.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落后状况

B.体现了统治者对小农经济的重视

C.表明了中国古代农业领先于世界

D.寄托了统治者和农民的朴素理想

17、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农村宣传画——《把最好的粮食卖给国家》。该宣传画反映出(     

A.粮食丰收促进城乡经济繁荣

B.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建设

C.计划经济合理分配国家资源

D.农业合作化打击农民生产热情

18、清初的票拟和明朝不同,不是阁臣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采纳的,而是阁臣揣摩皇帝的旨意起草谕旨,不可丝毫专擅。这一变化反映了清初(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中枢机构的异变

C.盛世局面得到保障

D.官僚机构被控制

19、上海工商界一位颇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事后说:“六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此次则仅用经济力量就能稳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上文中“此次”指代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进展顺利

B.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C.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D.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20、1961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社员的自留地由以前规定的占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5%提高到7%。还规定:养猪是共养和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允许社员家庭私养母猪。同时,鼓励社员经营其他小规模的家庭副业。这些政策(     

A.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

B.保证了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C.改变了农业长期薄弱的现状

D.顺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形势

2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下列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事件发生在“全面抗战”阶段的是(     

A.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B.组织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

C.积极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团结抗战

22、19世纪70年代,驻英公使郭嵩焘在日记中写道“工匠数十年前纠众滋哄,减工加价……工匠不允,遂至停机。于是工匠大汹,毁机厂而爇(烧)厂主房屋……动辄称乱以劫持之,亦西洋之一敝俗也。”据此可知,郭嵩焘(       

A.同情英国的工人运动

B.主张制度上向西方学习

C.警惕工运向中国蔓延

D.缺乏对西方的全面了解

23、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体现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24、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除了杂糅儒家大同社会的理念和早期基督教财产公有观念外,还吸收了某些农民起义的主张,如“穿衣吃饭,不分尔我”“有患相救, 有难相死”。这些思想(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性质

B.促进了中西方之间交流

C.有利于稳定天国的政权

D.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6、时间与人物:________年,宋神宗任用________主持变法

27、元朝农学家_______编撰的《_______》,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28、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________达到。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________________技术,是在________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________是必然的

29、原因

(1)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2)强调以“__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0、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以外, 也是雄富冠天下

31、全民族抗战:在________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共同抗战。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32、________签订后,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开展了反割台斗争。

33、社会经济发展

(1)农业

①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________、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________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________繁多,种植广泛。

(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________,使用________劳动进行生产。

(3)商业:进入新的繁荣期。

①美洲等地的________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________和晋商。

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________兴起,逐渐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34、科技成就

(1)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________: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________》,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________编撰《________》,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四、少数民族文字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新石器时代

(1)什么叫新石器时代?

(2)新时期时代的生活概况怎样?

(3)新石器时代的主要代表性遗址有哪些?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两幅图中两项关于汉代和明代都城平面布局制度的特点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7、阅读下列图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两个革命纲领。请回答:

(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38、简答题

(1)分封制内容

(2)宗法制目的

(3)宗法制核心

(4)分别解释三公九卿的职能

 

39、东晋

(1)东晋建立的时间和都城在哪里?

(2)东晋士族崛起的表现有哪些?

(3)东晋的疆域范围到哪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